学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2021《发条橙》读书笔记范文

| 陈惠21147

读完《发条橙》这本书,我的大脑中浮现出一幅奇妙的景象——一个又一个的上了发条的橙子扭动着,汁液飞溅,腐臭甜腻的味道四散。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发条橙》读后感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2021《发条橙》读书笔记范文

《发条橙》读后感1

发条橙讲述一个大恶人干尽坏事后被队友出卖,落入监狱,后来通过新方法改造后使得他一干坏事或听音乐便浑身难受,像孙悟空听紧箍咒的感觉,后来被人利用,放使他难受的歌让他受不了跳楼,没死,却出奇不再对坏事恶心了。但最后觉得创造比破坏有意义,最后从良。

书本想表达的是,人若只能行善,或只能行恶有时比既能做好事又能做坏事还要坏,即便他大多数时候想做坏事,强调了一个人的自由意志。作者:只能行善,或只能行恶的人,就成了发条橙——也就是说,他的表面是有机物,似乎具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恶魔或无所不能的国家(它日益取代了前两者)来摆弄。彻底善和彻底恶一样没人性,重要的是道德选择权,恶必须与善共存,以便道德选择权的行驶。

我想,正是如此,道德才成为了道德——一种提倡而非强制的存在,并且道德标准总是在变化。实际上,是人们了解到恶不可能被根除,善不可能彻底。所以不必事事立法强迫人们遵守,实际上人是有这个能力的,特别是独裁专政的时候。若真如此,则要么人人揭竿而起反"暴秦",要么人人成为发条橙。所以世界是默许恶的存在的,尽管不提倡,但又不能根除它,否则这个社会又形成了一个如同《1984》里描写的社会,电屏无处不在,每个人都不是真正能交心的朋友,随时会被捅一刀,哪怕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不能说这是不存在的,历史轮回,不仅历史上发生过,现在竟也出现了这样的"小社会"——磁暴步兵杨永信,打着戒网瘾旗号,统治着"作恶的少年",使用用电击"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各种精神洗脑,其网戒中心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集中营".比监狱还残酷。或许是他也读过《发条橙》,他用的方法和里面男主被治疗所用的方法几乎一样,至少原理相同。从那里出来的少年大都变成一个个发条橙——毕恭毕敬,完全被控制,再也不敢碰电脑甚至作恶,几乎绝对的善,全力表演,或是如男主那样受不了作出极端行为。读这书的时候恰是杨永信曝光的时候,让我不禁想到他。

对自己要求再严格的人也会犯错,圣人也会。但教育的潜移默化使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时候选择善,偶尔作小恶——子曰: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试问几个人能完全彻底做到?我同意善恶共存,善占绝大多数的社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而乌托邦,天堂,或地狱,是不可能实现的,否则,他就不叫乌托邦,天堂,或地狱了。

《发条橙》读后感2

说实话,我不是很理解当今人们阅读的解读肤浅化,写暴力,你就只能看到暴力,写色情,你就只能看到色情。

事实上,《发条橙》中的暴力因素是完全为作品主题服务的。作者把这个未成年的男孩塑造成了一个超级坏蛋,并且并不打算为他申诉:他父母善良,受优秀教育,个人又聪明,还热爱听古典音乐,他的暴力因子是埋在他骨子里的',而非外界的潜移默化。这好像是在向我们强调,这个人就是个坏蛋,是他天性如此,或者是因为他年轻造成的毁坏愿望无处发泄。(在这里我认为后者有辩护之嫌,作者似乎对青少年的犯罪显得太宽容。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精神状况正处于空虚之际吧,这不能归咎在孩子身上。)这就为后来的哲学思考拓宽了更深的意义——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几乎没有原谅理由的极恶下,将它强行改造成善就是对的吗?

如果一上来就写主人公被改造的过程,他被审判的过程,而不去渲染他的暴力、他的大恶,我想作品的深刻性会大打折扣,正如作者所说,最宽容的读者都会不满。正是前面的描述让我们意识到亚历克斯是多么的无所不为,多么坏的一个超级恶棍,他的思想又有多么无可救药。而这,让选择变得更加困难。他是个坏蛋,是否能违背他的意愿让他成为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人?

也就是,极大违背了自由意志的体制,即使能保证安定、和谐,这样的体制到底有意义吗?我们面对着一个极其荒诞的选择: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我们是杀了他,还是将他改造成“被迫”无害的合法公民?是否后者比前者更为过分呢?伯吉斯则向传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使是罪犯,政府也不能干预他们思想的自由,道德选择的权利比被对社会稳定有利的善良更重要。

我们不禁想:我们是否可以用恶对待别人的方式来对待恶人?我们凭什么有这样的权力?善的意义何在?如果没有选择的前提,善是否就毫无意义?用辩证的范畴思考,正是恶使善成为善,没有恶的存在,善也不再是善。这二者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我与作者的观点是一样的。

《发条橙》读后感3

看完伯吉斯《发条橙》小说再去看库布里克同名电影的没有不被电影震撼的。相比于小说纯靠故事情节推动剧情而言,拍摄于1971年的电影呈现了一种诡异的未来主义风格,阴冷的色调搭配大红大绿,大胆而狂野的性与暴力场面结合贝多芬的古典音乐,导演对节奏张弛有度的把控。这些都让电影成为影史的经典,其影响力远超小说本身,连作者伯吉斯也自嘲似的承认这本书“拒绝被遗忘,主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同名电影。”

小说的主题在前言中作者已经表述的很明白了。书中,牧师在恶棍男主角亚历克斯(Alex)接受治疗时有过这样的发问:选择恶与被迫选择善,哪个才是上帝的本意?对于这一问题,《时代》周刊的评论非常到位:

本书也许看似一本惊悚的小书,但伯吉斯用英语写了一部珍品—一部哲理小说。这一点也许会被忽视,因为小说主人公说的都是纳查奇语,以便给予他应有的特殊身份—半人半非人。这个‘垮掉的一代’的斯塔夫罗金的朝圣之路是一篇严肃而成功的道德随笔。伯吉斯直截了当地认为作为恶人的亚历克斯比作为一个善良的僵尸的亚历克斯更像是一个人。机械社会的发条决不能冒充道德选择的有机生命。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无意义的。

电影版的结尾处,亚历克斯原本经过治疗后被调节得厌恶暴力的条件反射失效,重新做回恶棍,在一群穿着赛马服、小心翼翼地鼓掌的人的围观下跟一个赤身女子在雪中扭斗。最后,电影在画外音"I'm cured, all right"(“我真的痊愈了”)传来时戛然而止。这个结尾便成了小说与电影间的龃龉所在,也是伯吉斯“非常乐意与它断绝关系”的理由之一。因为伯吉斯原书里给亚历克斯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也就是书中第二十一章的内容:

简单说,我的恶棍小主人公长大了,遂厌倦了暴力,承认人的能量用于创造胜过用于破坏。无谓的暴力是青春的特权,因为青少年能量充沛,却没有从事建设性活动的才能。其精力必须通过砸电话亭、撬火车铁轨、偷窃并破坏汽车来发泄,当然,摧毁人命是更令人满意的活动啦。然而,总有一天,暴力要被看做年少气盛的产物,令人生厌,是愚昧无知者的急智。小说中的小流氓幡然醒悟,人生应该有所为—结婚生子、使世界这甜橙在上帝的手中转动,甚至有所建树—比如说作曲。毕竟,莫扎特和门德尔松在十几岁的纳查奇,即青少年时代就创作了不朽的乐曲,而我的所有人物却在冲杀和抽送中取乐。这位长大的青年颇为羞愧地回顾着自己肆意破坏的过去,他需要有迥然不同的未来。

当然,库布里克的电影里之所以没有最后一章内容,不一定是因为有心这么做,而是因为他参考的美国版《发条橙》就只有二十章——1962年《发条橙》在美国出版时,出版商坚持要删掉书中最后一章,作者伯吉斯由于需要这笔预付金,不情愿的答应了这一要求。

《发条橙》读后感4

先说,我是没看过电影的。对“发条橙”的印象最早来源于大学时代,某个“奇怪”的学弟用电影的封面做微信头像。来龙去脉很模糊了,但由于他的“奇怪”,使我对发条橙产生了兴趣,在心里种草,觉得等有时间,一定要看看。

这一等就是十年。

现在读完《发条橙》的给我的震撼并不大,里面有各种反乌托邦作品的影子,只是作者加入了一些自由的无政府主义者的反面细分,讨论了政治的虚无,功利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都不是生活的出路,和我刚读完的《公正》里面康德、罗尔斯的“有基于理性的选择权时,才是完整的人”的观点相呼应;也让我想起《第三帝国的到来》里那脆与当时的社会混乱之影射,算是对上个月读的内容内化有帮助,从这方面讲,读这本小说恰如其时。

但为何不是更早读呢,嗯?

2009年,新闻学专业的我,当时正在激情满满地搞着“校园电视台”。创台的提议是院系老师提出的,想播报一下学校新闻、丰富同学校园生活。创始人学长挑中了当时看起来很活跃的我,电视台按照校方建议取名叫:“萌芽”。但到了第二年我接管之后,萌芽开始走向了歧路——与校方逐渐脱轨。内容逐渐天马行空、不关注校方所谓的挡症和学术,更关注电影音乐和校园八卦,甚至录制了类似《康熙来了》那种“底线”略低的综艺节目,以至于多次被学校禁播。现在回想起来,我整个人从态度到行为上都是典型的反叛少年,那时候,反叛是一种迷人的事情。

学弟2010年入学,比我小一届。带着热情加入“萌芽”,我能发现他略显木讷的表情背后有着不同的思考,难以名状,只是觉得气质符合我台,就收了进来。上学期间不能说有多亲近,但多少和谐。

毕业后学弟来到深圳实习,我推荐进了我们栏目,他还是那个内向、不善于表达的他,而我已经自诩深谙职场了,那个阶段看他,倒没多么喜欢了,只是觉得他是个不适应社会、不善于处理职场关系的“问题青年”,还在单独吃饭的时候对着他大讲特讲他应该如何转变、如何适应这个“正常”的社会,那是2014年左右的事情了。

今天读完发条橙,第一时间就是打开了学弟的朋友圈,并不意外地发现,他是朋友圈里为数不多称得上有趣的人,热爱旅行、摄影、文学影音,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不是异类,他才是那个情感丰富、认真生活、探寻意义的正常人,是那个不远被早早拧上发条的橙子,看上去没有其他橙子表皮光亮合群,是因为他把力气用来摆脱发条,而不是保养橙皮罢了。比较起来,我青春里的叛逆就像无根野草,不知道在反叛什么,没有理论基础亦无诉求,单纯想酷而已,相形见绌了。

《发条橙》读后感5

在书店里不规则摞起的层层书海中,我为《发条橙》温和的封面所吸引,潜意识以为这是一本用温和清新的笔调讲述心灵故事以启迪人生的励志小说,因此翻开第一页书中乍然出现的粗暴语言和暴力情节令我大惑不解,更加好奇书名的由来。直到书的末尾,我方才明白“发条橙”的含义与作者的用心。像鲜橙一般新鲜多汁、色彩鲜亮,刻画的是充满活力与缤纷生活的青少年群体,而这样一个个灵动的个体在某种社会环境下,却似被机械地拧上了发条,不由自己得被一种强大的外界力量所操纵,让拥有自我意志力的人们心生无力感,这种隐喻形象且深刻。

书籍分了两个时间段看完,前半部分,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述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场景,让我对这类暴力有了真实且深入的了解。主人公小艾利克斯酷爱暴力、同时也热爱音乐,白日学校里的课业、社会中按部就班的生活令他感到无趣、烦闷,并嗤之以鼻,夜晚方是他的时刻。他同他的伙伴们们偷盗抢劫、欺凌弱者,从暴力中感到乐趣与意义。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我不太能理解,似乎施暴带来的乐趣远远漫过了心中的道德感,久而久之道德感便被驱逐到了意识中的一个角落,再不抛头露面。

终于一天,艾利克斯犯罪入狱,但他并没有如人所想的在狱中忏悔、接受改造,而是变本加厉、对暴力欺凌更加不屑,他认为这才是生活原貌。于是在作者笔下,他将要接受一种治疗改造,短短两周的时间将会使他脱胎换骨、如沐新生。我们的主人公此时沉浸在两周治疗结束后即将获得自由、继续作恶报复的快乐想象中。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治疗让治疗教导师心中都负疚不已?

在后半部分的阅读中,我得以窥见这种治疗手法的真貌。它甚至比额叶切除手术更残忍,主人公被强制观看了两周的极端暴力电影,通过感官刺激直接引起人体健康组织对逆向破坏的深度反应,通过对暴力感的强烈神经反射引发的身体极度不适,使人不能自主选择善恶,只能屈从于身体反应。这种方式摧毁了艾利克斯的道德选择权,如果说切除额叶使人丧失性格、丧失意识如同行尸走肉,那么这种疗法便是使人在清醒意识之下忍受折磨与痛苦、从而强迫行为和意识屈从于身体,更无人道可言。尽管他们从此将不再犯罪,但与此同时也被剥夺了正常生活甚至存活的能力。一旦他的意识里产生冲动与感情,条件反射便会导致他痛苦,他也只能忍受欺凌、直至结束生命。

这应该便是如作者所述,文章中延伸出的国家暴力对个人暴力的介入,前者似乎更为机械残酷且不可逆转。

    相关文章

    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