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500字精选5篇
《影像中国70年》用“革故鼎新”“探索前行”“春风化雨”“沧桑巨变”“时代新景”五个篇章、300余张珍贵照片,从市民衣、食、住、行、娱等几个维度还原了重庆各个重要时期、重要节点的社会民生发展状况,展现了70年间重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以及正在强起来的宏大故事。那么关于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500精选.欢迎阅读!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1】
为全面、生动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记录全国人民在奔向小康道路上的精彩瞬间,由中国出版协会人民出版社工作委员会策划,全国各省区市人民出版社共同编写出版《影像中国70年》丛书。丛书主要从“大民生”的角度,选取与民生相关的生活、生产、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环境等领域,以图文形式反映70年来普通百姓生活变化的细节,展现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进步。
《影像中国70年(西藏卷)》共计200幅图片,50000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时为经,以事为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西藏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制度取得巨大进步,真实展现“西藏成就”的宏伟画面,动态还原西藏在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图景,深刻总结在不同时代发展的历史经验,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刻阐述西藏所经过的时代、历史方位的时代风貌,以文学性表达和影像直观的方式,让人身临其境般深刻感受到西藏的进步发展成就。
该分卷图片丰富,脉络清晰,体系完备,以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藏篇章而奋斗为主题、主线,以影像形式记录西藏革命和建设的真实故事和奋斗场景,见证西藏伟大变迁的辉煌历程。
《影像中国70年(西藏卷)》旨在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立传, 为西藏的各族人民群众立传,为西藏的发展稳定立传。挖掘真实的影像记忆宝藏,让人们深刻感受西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唤起历史的感知,在新时代召唤下,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继往开来,开创西藏更加美好的明天。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2】
9月16日,“辉煌7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影展”开幕式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学院画廊举行。为期近三周的展览用近300幅摄影作品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民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以生动的影像阅读,呈现了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吴玺大使致辞,新西兰政界、商界、文化界、华人华侨、留学生等各界代表近300人出席。
吴大使在致辞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也向世界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会成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杰出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中新友好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8月20日,习近平主席专门考察了路易·艾黎创办的山丹培黎学校。吴大使还强调,中新关系长期走在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前列。建交47年来,中新两国的友谊向世界表明,只要各国平等相待,将彼此的发展视为机遇而不是挑战,就能找到共同利益汇合点,超越分歧、共同发展。此次摄影展精选近300幅中新两国摄影师优秀作品,以“人民面孔·人民记忆”、“新西兰人·看见中国”、“中新友谊·硕果累累”、“共商共建·共创未来”四大版块,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历史,反映了中国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变迁,展现了新中国的辉煌历程。
展览选择摄影这一媒介呈现中国的历史和当下,以摄影最为世人所推崇的纪实属性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跨越70年历史的照片为新西兰各界观众提供了阅读中国的多重角度和侧面,那些由新西兰摄影家们拍摄的年代久远的历史照片,更是激发起当地民众的阅读兴趣,从照片所记录下来的细微之处感知中国70年来的巨变。该展览不但以新西兰受众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积极地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现状,从公众艺术、摄影及传播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学术价值。这些照片见证了中国的进步,同时也见证了摄影艺术70年来的发展。通过照片可见近年来中国摄影表现题材不断拓展、摄影师的视野和表达更加国际化,从单纯、直接的表达方式转向国际化语境……摄影已然成为讲述中国故事、跨越语言的藩篱与世界人民交流,加强友谊、增进理解的重要手段。摄影作为载体在公共艺术欣赏、大众传播及对外话语研究等领域的价值也被积极的关注。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3】
2018年,英国前首相特丽莎·梅首次访华,将BBC拍摄的纪录片《蓝色星球2》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央视纪录频道导演王建国(笔名夏蒙)告诉我们说:“一个市价不到20英镑的纪录片光盘能成为国礼,这里面的意义不容小看。对一个国家来说,纪录片有时就是一张名片,一些纪录片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度。”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鼓励各行各业的人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一名从事文艺事业的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国认为,要讲好中国故事,除了文字和声音外,影像是不可或缺的载体。而以真实为属性的纪录片,注定了与一般艺术作品的不同。“特别是那些珍贵的历史影像,真实地展现了近百年来祖国的山河岁月与沧海桑田的巨变,也记录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历程,不仅能让一代代国人从中汲取到精神能量,对国家来说,也是形象的历史、生动的广告、有力的宣传。”
1949年,经中苏两国领导人亲自批准,中国与苏联合作拍摄了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这两部纪录片1950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在中国和苏联以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映后引起强烈反响。它向人们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勇敢无畏的斗争迎得解放并开始意气风发地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历程。这两部纪录片的艺术水准是很高的,智能手机普及后,有人将其做成手机版,令更多年轻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两部经典之作。
如果说像《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呈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和奋斗精神,那么,《新闻简报》则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为国人奉上一道生动的新闻大餐。“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这是流传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句半开玩笑的顺口溜,由此也可见当时“新闻简报”的重要,相当于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地位。《新闻简报》用电影胶片记录和传播着人们急需的新闻大餐,虽然每期只有短短10分钟,却让当时的中国人直观地了解了许多国家大事。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新闻简报》才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30年的时光里,《新闻简报》构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记录多元的国家影像新闻杂志,很多内容见证了新中国从创立到改革开放前这段艰难曲折的岁月。”王建国点评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对纪录片拍摄十分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都对纪录片拍摄作出过具体指示。中央新影厂、北京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等单位都拍摄制作过一批高质量的纪录片。《我们的祖国》《中国民族大团结》《杏花春雨江南》《颐和园》等———这些纪录片为我们留下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比珍贵的历史影像:站在北京城墙上可以望见连绵的西山;从上海外滩东望,是一片冒着黑烟的工厂和低矮简陋的房屋;长江上的点点白帆,舟山群岛樯橹相望……
“今天在长江上航行着现代化的集装箱舰队,上海浦东也成为世界商业重镇,将这些情景做一番对比,可以真切感受到一个国家前进的坚实步伐,也足以说明我们国家用70年就走过了西方几百年的路程。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我们的记录又将成为历史。”王建国说,直到今天,每当看到前辈电影工作者拍摄的祖国风光,听到那个时代解说员带点口音的解说,还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4】
“在书里不仅能看到重庆的发展,还能找到自己曾经的生活痕迹。”正在举行的重庆女性影像展策展人戴伶说,重庆的历史与文化有很多的解读方式,借助影像来理解的方式最为直观,《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中既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场景图,也能看到新千年第一位幸运儿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降生的现场图。“书中一位解放军战士与他‘爱车’的合影,也让我联想到当年在文工团工作的日子。”
“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周勇表示,在《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编写过程中,作者团队始终坚持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力求所选图片能真正反映重庆人民70年来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影像中国70年·重庆卷》将国家与重庆历史相结合,这是我们构筑当代重庆史研究框架和讲好重庆故事的尝试。”重庆市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黄晓东说。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蔡斐则表示:这本书是一部影像历史的新作,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5】
该书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编,该集团楚天书局具体编写,得到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政研室、省政府政研室相关负责人和专家指导,以及湖北省档案馆等多部门协助。书中图片由湖北日报多部门协作收集,多部门合力编写,精心打磨而成。全书分为三个板块,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选取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经济社会各层面各领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北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印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恢弘历史。
该书图片选取时间从1949年6月5日武汉人民盛大集会庆祝武汉解放,到2019年6月27日张富清同志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精彩的图文中,读者可以深切感受湖北发展的脉搏,触摸荆楚跨越的足迹。业内专家认为,该书是构筑当代湖北史研究框架和讲好新湖北故事的一次很好尝试。
《影像中国70年》丛书由中国出版协会人民出版社工作委员会策划,共28卷,分为中央卷和地方卷,《湖北卷》是其中之一。
重温《影像中国70年》读后感心得500精选5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