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纪录片《中国战疫纪》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
面对汹汹疫情,一群群医疗战士前赴后继。他们不畏风险,逆向而行,意志坚定却又心怀温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纪录片《中国战疫纪》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战疫纪》观后感【篇一】
自湖北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所有人都十分担心害怕,人心惶惶。
中央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封锁武汉,将病人隔离,并及时展开研究,制造疫苗。
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连夜赶到武汉,勘察疫情。为了使病毒不再传播,中央政府立刻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将这些方法传播出去。
仅仅过了几天的时间,整个中国仿佛“空空如也”,偶尔见到几个人,也都是面无表情,默不作声,戴着专用的防护口罩,各行其事。
过年了,自然也会有很多从外地赶回来吃团圆饭的人。为了不使病毒扩散,政府在各个高速路口设置防疫岗,各村镇、小区也纷纷行动起来,对来往的人员检测体温、登记造册,全国人民也都积极配合,完成检查。
过完了年,按照惯例,大家都要相互来往,访亲问友,走街串巷,街道上摆上各种各样热闹红火的小摊儿。可是,今年大家都谨听医生的话,少出门,勤洗手,带口罩。于是这街面上也就变得冷冷清清,毫无生气。
各地的知名人士也在这关键时刻纷纷献出帮助,捐赠物资,其他国家、海外华侨也献出援手,支持中国。无数爱心被送往一线,全国人民都在竭尽所能帮助疫区,永远在那些心地善良的白衣天使身后,支持他们,相信他们。
在这场防疫战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抗“敌”。我相信,无论这场战争多么困难,多么艰苦,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我们彼此信任,始终坚定着心中的希望,相信中国一定会创造奇迹的。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中国战疫纪》观后感【篇二】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疫情牵动国人的心。朋友见面、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几乎三句不离最新疫情的进展。讨论的背后是人们对疫情的关注,也是对自身、家人健康的担忧。自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散布谣言营造恐怖氛围,利用消费者焦虑哄抬物价获取暴利,不仅加剧了人们的焦虑,更影响社会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无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中国战疫纪》观后感【篇三】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转眼间庚子鼠年来临了。本该是举国上下阖家欢乐的时刻,然而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感染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疫情之下,人间有爱。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无私奉献、临危不惧的英雄,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
春晚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节目是《爱是桥梁》,尽管这个节目的准备时间很仓促,都没有赶上正规的彩排。正因为时间的紧迫,才更展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决心。在镜头里,当我们看见记者采访一位女护士时,她说,虽然自己也会担心和惶恐,但是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啊,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着年夜饭,并看着春晚时,一群白衣天使放弃与家人的团聚,除夕夜晚赶到武汉,他们走近病患身边,与新型冠状病毒作着顽强的斗争。
为了防控疫情,全民皆休。他曾建议说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但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他就是钟南山教授。为了遏止病情的蔓延,钟南山院士总是忙忙碌碌。当提到武汉时,他坚定的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这让我为之震撼。在疫情面前,不只终南山教授,还有更多人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公安,有军队与医护人员,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来保护我们的安全与健康。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让我们感到灾难并没有那么可怕。同时,各行各业也行动起来了,有的加班加点,有的捐款捐物,有的站岗执勤,有的运输物资。在我们为这些英雄点赞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注意饮食。我相信,我们可以打赢这场战斗。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过不去的坎。我相信,在无数英雄的共同努力下,疫情能早日得到控制。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中国战疫纪》观后感【篇四】
当前,疫情还在进一步控制。人们的一个谈论重点也是各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安全防护提醒、对医务人员的敬意等,甚至连新春祝福都有意识地变成了“做好防护,保护身体”。这个新春,在疫情的氛围下,很多人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很多人无法与家人团聚,很多人以实际行动做着防范与自我防范工作。人们的期盼就是,众志成城,早日战胜疫情。
疫情在新春时节肆虐,让抗击疫情发展有了更大的艰巨性。考虑到人员流动性大、聚集程度高、扩散频率大,对抗击工作产生了不小压力。看着各地增加的病例数量,人们在揪心之余,同样在思考:如何能从自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努力?如何从治理做起,为抗击疫情筑牢防线?如何从周边做起,为抗击疫情注入力量?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不仅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分内之事。唯有每个人绷紧那根弦,才能以努力狙击病毒。
必须看到,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是病毒不过春节。越是阖家团聚的时候,越容易放松警惕,也越有可能让病毒有机可乘。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歇歇脚、喘口气,而是一刻不松、一步不停,对病毒步步紧逼,才能让健康节节胜利。这个年,是团结的年,不是单纯的“合家欢”,而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不安的病毒,以团结的意志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以团结的精神最终让其乐融融的新春氛围回归常态。可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团结战”。战,则胜;不战,则败。合,则利;不合,则伤。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属性,不能有个别得失之分、利益之别、属地之界。抗击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医疗卫生战线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医护工作者换上防护服,义无反顾地走进病区;武汉采取应急措施,留下阻击疫情的决心;厂家加紧生产口罩等医疗用品,承诺不加价、不断货,驰而不息地运往各地……从政府到个人,从救治前线到支撑后方,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起来、誓死坚守起来,才能以自我之强大压制住病毒,全社会的“免疫系统”需要在恢复中增强抵抗能力。
不隐瞒,才能擦亮防护的眼睛;不侥幸,才能筑牢抗击的堤坝;不懈怠,才能屏住奋战的气息。重视,重视,再重视!行动,行动,再行动!科学,科学,更科学!在这个新春,抗击这场疫情,没有人是孤军奋战,惟其14亿中国人民勇毅、同心,才能势不可挡、战无不胜。
《中国战疫纪》观后感【篇五】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动起来的春节被视为祥和、欢乐的时节。
然而,这个春节,真的不一样。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在持续,全国人民为此揪心。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与心态,过好这个春节,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春节的流动、拜年的走动、庙会的人头攒动,这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过年方式,在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时,“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走动起来还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难看透其中的得失,既为人也为己。事实上,不走动也能过好年。技术发达了,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都不失为一种时尚,那些以往通过面对面完成的新春祝福,借助云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边,过年礼仪一样也缺不了。
此时,“动”的脚步莫若“静”的心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是真正的大无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宜静不宜动,什么自驾跨城回家、什么一定上门拜年、什么提前安排好的聚会等等,都不妨在冷静且理性地审视下做个宅男宅女,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现在,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此时,“动”的冲动莫若“静”的责任。正视才能重视。充分认识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的难度、充分认识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年与抗疫的辩证关系。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动起来,或是响起村里大喇叭,“各过各的节,没事别瞎串”;或是群发提示信息,“春节在家发微信,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顺口溜,“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这样的“动”不是冲动,这样的“动”既是行动又是保护,因为此刻,每个人的“静心”“静态”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对防病防疫尽的一份责任。
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也一定会战胜病魔、战胜疫情,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
2020纪录片《中国战疫纪》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精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