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心得体会 >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 冰倩21147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结果和归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1

每天敲的字不少,但很久没有来博客了,我很想快点写些东西和你们分享,每天的工作还是很愉快的,让我学到不少新闻业务上的东西。

记者的工作除了采访写稿还得抢版面,这点很容易,只需要你是勤快的。每天都要自己去安排新闻点,比如我现在跟的是高校版,那么我在武汉每个高校BBS里都会注册帐号,一遍观察高校的新鲜事,做时事新闻的记者这点必不可少的,必须保持自我清醒状态,了解自己版块的风吹草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需要做什么,我记得我以前写过这样的经验,在此就不冗述。

其实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写稿经验,由于省报记者压力更大,迫使稿子质量决定了记者的生活质量,这样一来,写稿的经验可能会比较有价值。

首先,在采访充分,掌握的背景资料都充分后,我们要做的是了解历来类似的新闻其他报纸们的做法。比如对同一个招聘会,(最近高校版的做这块的也比较多)我们可以看看《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的同仁们都怎么做的,如果,他们做的是关于招聘会的现场大致情况,还围绕大学生就业心态或者职业倾向,采写了一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我们就不能这么做了。我们可以根据当下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来估计一下用人单位会不会借此招聘做公司内部的人员结构调整,猜测他们会不会减少招用普工,加大对销售人员的招聘规模等。再通过一些具体真实的数据或者事实将自己要表达的中心表达出来。

所谓时事新闻,就是不能带记者自己的观点嘛,可是每篇稿子都要有记者独特的思想。记者要牵着牛鼻子走,至于往哪个方向走很重要,这往往也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也要求记者的思维一定要活跃不可拘谨,要求变,不能和别人的想法趋同。假设那个招聘会记者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走的话,还不如不写,或者写招聘会上的小花絮如"学生竟把会场入口大门玻璃挤破"都比嚼别人嚼过的饭有味道。

其次,需要记者有人文关怀,懂得人情世故,这个并不和"记者需客观报道,不得掺杂个人感情"相冲突。做人也一样,部分场合绝对刚正不阿的人也并不是时时都受好评,记者要懂"人情世故"的意思也就是要记者做稿子的时候通情达理,防止读者审美疲劳,我们记者不可终日一副面孔,始终严肃理性和始终感性动人都一样不是好东西。高考作文还分文体,新闻稿也是五花八门的,比如最近写一个老教授过世的稿子,主要描述老教授生前的好人好事,就不得一副宣读文件的表情去写这稿子,应以情感为重,其事迹确实感人至深更需投入感情,带动大家,让文章的感染了影响到读者的行为是。

而对于学术上有争议的观点则必把自身置之度外,以旁观人的态度,毫无倾向的精确表述争议所在,比如今天写的稿子,关于刘道玉(前武大校长)先生提出来的整顿高校十条意见,并不是每一条都是绝对的,如废除自学考试制度这条,争议,虽然我自己明白自学考试现状是如何的"乱"但在采访的时候还是会照顾到反方的声音,完全将他们的话整理出来,自己丝毫不可发表见解,毕竟咱不是专家,也不必要去负这个责。写这个稿子之前就该考虑到稿子出来一般会比较学术化,一般的老百姓读起来会枯燥无味,因此,文章前面介绍自考状况这个部分,就多用简单易懂的自考学生或者自考辅导班老师的经历来说明问题,这样避开了学术词汇,且可读性大大加强,必会是吃香的稿子。

最后,像这种时事新闻,标题所占的分量可谓重中之重。我们不是提倡标题党,但我们追求的就是那个效果,我的经验就是只没说错,就大胆放开了去写,百姓关系什么就拿什么做文章,新闻面对的人群关注什么就放大什么,这也是记者的主观能动性,老实的记者总是不讨好的,只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标题是准确无误的,并且它不具备伤天害理_反组织的内容都可以大胆的写出来,这个纯粹关系到个人的阅历和知识储备了。我们不是党报,不需要委屈自己中规中矩。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2

今天下午社团活动的时候新闻中心和报社的两名记者来到我校采访我社团的活动,刚开始他们进入我社团,我社团的学生正在画科幻画,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我们,拍摄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于我和学生进行了单独采访,记者问了我很多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记者的敬业态度让我钦佩。

回想这10多年的工作,组建社团已经13年了,想想刚开始建立社团的初衷,那时自己刚上班,有很强的工作热情,一上班就组建了美术社团,那时候叫美术小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得到了两个奖项,当县里电教站的领导在全镇大会上表扬我的时候,我觉得很荣耀,当时学校并没有要求每天都活动,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我加班加点,那时的现状是学生们从没有过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上过美术课,有的同学几乎没有怎么画过画,而且本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什么叫"科幻画"都不知道,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比赛,争强好胜的我为了改变现状只有加班加点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其实我并没有想特别的多,我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画出美丽的作品,那就够了,就像我总是教导我学生时说的话一样,"无论参加什么比赛,只要你画出了自己认为很棒的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追求结果,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积累了经验。比赛过后一切还要从零开始。"我也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从零开始,加油!后来小组改成了社团起名叫"新蕾画院",我除了休了半年的产假没有活动外,我的社团活动从没有停止过,我的工作热情我发现也是一如既往,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爱社团的学生就如同爱我自己的孩子,那是发自内心的,当她们调皮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当她们说一些很贴心的话的时候我也经常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上学期赵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也让我记忆尤新,他送给我两个字:"坚持!"是啊!说起来容易,我现在30多岁我发现和20多岁的时候的我相比无论从精力方面,还是身体方面我现在都相差太多太多。尤其是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经常出一些问题,这7年来我好像每年都要去看病,身体真的是大不如前。不过我还是要"坚持",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有的时候我也发感慨: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呢?也许这也是我的一生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这10多年学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他人觉得很多,不过说实话我从没有在意过,只要我尽力了就行了!我就满足了!

记者对我说要采访我学生的时候,我说:"可以啊!"。我到社团临时叫了几个学生,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怎么说的时候,我和她们说:"哥哥问什么说什么,平时我们都怎么做的就怎么说。"学生说没有心理准备,我说不用准备只要说心里话就好。记者问了很多问题,比如:问了她们长大后的理想?问什么参加美术社团?问什么能够每天放学后花时间画画?问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的?问了画科幻画的好处?喜不喜欢画?还详细的问了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构思。是怎样想的,怎么创意的。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心里的话是那样的感人至深,我发现这些年我对她们的影响会是那么大,说没有成就感是假的。我心里满满的是感动。当她们分析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时候,我发现她们想的是那么的周到。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3

这学期前前后后也采访了许多人,涉及的面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没能采访到真正的“高层”人物还是比较遗憾。从刚开始的紧张羞涩,渐渐地到驾轻就熟,对于刚开始接触的人物采访我自己还是有着较多的感受。

采访对象的选择

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我认为是能否造就一篇优秀人物采访的关键所在。小组作业时,我们的选题是“父亲节”。这个选题,对于采访对象的要求其实比较简单——成年男性。但是成年男性这么多,如何挑选更适合这个选题的人物呢?

刚开始因为小组分工并不完善,大家对于采访对象的挑选更偏向于自己的片面理解。我也就找到了某位男教师开始了采访,结果就是采访十分顺利,老师十分配合,但写出来的稿子没什么新意。而小组其他成员的稿子内容则更加吸引人。有人选择了有3个孩子的南区水果店老板,有人则选择了离家在外与父母妻儿相隔千里的学校保安。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显然他们的更具有代表性与“新意”,而我的选择出发点停留在了任务的完成度上而非质量之上。青年教师也许更适合采访,他们的语言能力会使采访更顺利,但在这个选题之下,显然其他的选择更能表现主题使选题的新意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今后的采访,挑选一个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才能更好地将主题体现。采访也不能一味求稳,追求一些新意或许才能获得更好的内容。

采访的背景准备

完成一次好的人物采访,我认为不仅要对采访的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对于整个话题的背景也应该要有相当完备的背景知识。不然或许就会遭遇我所遇到过的尴尬。

学期后半段有幸来到解放日报体育部做关于世界杯的专题报道。我主要负责电话采访一些足球教练纪录他们对于某一场比赛的看法。我自以为对采访对象十分了解(大多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知名教练与体育评论员),但实际采访中却是漏洞百出。

首先,语言上遭遇了危机。由于一些主教练来自上海讲着一口地道的上海方言,对于我来说理解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即使后来用普通话对话也时常在一些关键语句上因为口音问题而不能正确理解意思。记得一次采访一位沪上教练,因为前期没有心理准备,电话采访时才发现采访对象的语调“惊人”的低。低沉的语调使很多话变得含糊不清,那次的采访最终也因此失败。

除了采访对象的准备外,背景知识的准备也必须充足。还是在实习期间,一次采访圈外人士预测比赛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由于前一场比赛我自己也没有看,而采访对象对于足球也不够专业,就出现了采访过程两个人无话可说的境地。

两次失败的经验也提醒我做好采访前背景了解的重要性。对于采访对象,适当了解他的身份有助于更顺利的进行采访;对于采访选题的背景,完备地做好先前功课才能在采访中更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

采访稿的撰写

刚开始接触采访稿的撰写,我也犯下了不少毛病。由于不能熟练地掌握采访稿,我的第一篇采访稿被小组成员批为过于客观,缺乏适当的文学性修饰。当然,对于一篇采访稿尊重采访者话语的客观性是最重要的,但是将话语转变为文字又不能少了文学的修饰,不然采访稿就会显得索然无味缺乏可读性。

而实习时,我的一篇采访稿也被老师批评了。由于我对于采访对象的话题有着自己很多的见解,于是在文章中有意无意的加入了我的意见倾向。这也就造成了一些话语方式与采访对象身份不符的现象。

在采访稿的撰写之中,如何将事实的客观性与文字的文学性更好地结合显然是我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从采访者的角度出发,尊重受访者的意图,而在文字上则需要部分润色,这看似简单的道理却也需要不断的实践作为基础吧。

采访的策略选择

对于不同的采访对象我认为应该是选择不同的采访策略。策略的内涵即是选择不同的话语方式、不同的语言氛围以及不同的话语量。比如采访“下层”受访人时,我大都会比较主动,尽量将语言氛围变得轻松使受访者能够较为自然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采访中我也会适当的掌握主动权,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受访者整理自己的思路与看法。

而对于“中高层”受访者,我一般不会过于主动,而是将采访的掌控权交予对方,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表达展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两种不同的策略,也是基于两类受访者不同的社会身份、教育水平等因素。相对而言,“中下层”受访者可能受到文化水平的影响相对怯于表达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同时表达中也可能会因多种因素造成表意不清等问题;而“中上层”受访者相对文化水平较高,对于特定问题相对有更多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仍然选择给予对方过多的引导势必将使受访者感到唠叨琐碎。所以在这样的考虑下,针对不同的受访者采取不同的采访策略既能使采访顺利的进行也能建立更好的互动环境。

这个学期开始全面的接触采访与写作,实地采访与电话采访都做了不少,但是我感觉还是远远不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也告诉我,采访只有做了多了才能有感觉,文字、语言上面才能有进步。或许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反复强调的实践的重要性的很好体现吧。

同时,在采访中我也发现自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可能会因对方身份的不同而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对于普通的农民工或许我更能放得开,而面对运动员或者知名教授则会显得拘谨。起初,我也是总因为紧张而使采访不那么顺利,但随着采访次数增加自己也变得自信,并且能够做到与受访者一定量的有效互动,不再只是那个被动的记录者,开始成为了互动者。而这样自信的由来,既来自战胜自我胆怯心理的一次次实践,也源于对受访者、采访背景的充分准备。

在采访的实践中我也发现了信息提取方面急需提高。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受访者特别健谈,于是便需要将他的大篇幅内容微缩到小篇幅;有时候则会遇到受访者迟迟不能点到问题的内核而游离与提问之外。第一个问题考验的是自己的文字压缩能力,第二个问题则考验的是记者的提问技巧。在采访中,我也发现,问题的设计往往赶不上实际中的变化,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设计问题显得尤为关键。而设计的串联点就是和受访者的良性互动,通过互动将自己的观点传递,同时将自己的疑问抛出将受访者引入自己的设计之中。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所想要的采访内容。

这学期的采访与写作课使我受益良多,汲取了许多采访的理论知识。而实践中,一次次的采访经历则让我明白了理论与现实结合的重要性。既不能脱离理论而自成一套也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而无视实践中的变化。

现在只是一个起点,希望这样的总结与体会能够给我今后的采访以提醒,也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采访实践又能给予这份体悟以更多的内涵。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4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其次,我觉得业余通讯员在采访时不要一味赶热闹。

我说的不要一味赶热闹采访而不是不发稿,大多时候还是要研究你所要投稿的报刊宣传方向,及时提供适合该报的对口稿件。但是,不热闹的事件也应该作为业余通讯员采访的对象,一时报纸发不了,就当作对自己的一次练笔。

例如我采访的发表在《商洛日报》周末版的《熨斗滩上骄傲的孟家山》是半年前就采写好的,当时却没有发表的机会。记得为了这个壹千来字的稿子,我到当事人家去了很多次,由于我是业余通讯员,采访对象很不配合,几次都以很忙推了。我坚持几次和他谈我的想法,他才答应接受采访,提供了相关的资料,把这个稿子写成了却放了半年,等到商洛报宣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及时将这个稿子投出去,三天后就发了,我再回去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起这个事情,由于这个事件是关于革命英烈的,我感觉稿子发表后对身边的人的教育意义很大,感觉蛮骄傲的。

第三,我觉得业余通讯员的采访要从身边熟悉的人事出发,不要为了发稿勉强写自己不熟悉和没有把握的人事,这样避免做无用功,可以提高上稿率。

例如,我在商洛日报报道我们镇安二中《蒲公英行动》的连续稿件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从学校学习民间工艺启动入手,连续报道了《民间工艺进校园》、《最后的蜡花手艺》、《镇安二中的学生版画》、《镇安香包好精彩》以及总结性稿件《镇安二中民间手工作品陕北参展获好评》等一系列我所熟悉事件。

第四,我觉得采访自己身边的人要比采访不熟悉的人更要讲方式。

其实我们业余通讯员能够采访的更多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如果一本正经的采访身边的人,可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我在处理这个的时候是让被采访人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和他聊天,把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藏在聊天的话题之中。

例如我采访我们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稿件《愉快、阳光的生活和学习》,就是我看他到我办公室聊天时乘机也上去把话题超我想要的方面引。等他发现我的意图时却是我把稿子都写好了拿给他看得时候了。这样采写的稿件是必须给当事人看的,请求他提出意见再最终定稿。

第五、要善于多角度的发现新闻主题。

我谈一个我失败的经历,记得去年世界爱牙日的那天,我先看见永乐医院口腔科的人在宣传发放世界爱牙日的资料,我就想去拍摄几个镜头,可惜只有几个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群众去咨询,我就觉得没有意思,路过了三次都没有拍摄成,就放弃了。这是我受自己思考习惯的影响,以往拍摄这种主题都是群众很热闹的参与的,现在是这样一个场面当然没有什么新闻可言。事后我又认真地想想我错过了一个好新闻很可惜的,其实我可以以爱牙宣传何以受冷落为主题拍摄采访这个新闻的,结果我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个主题,说明我的新闻敏感性不高,视觉单一,这在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第六、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要善于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

同一新闻事件往往表现的形式由各个侧面,每一侧面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也有可能不同,我们就要有一定的新闻整合能力。例如我拍摄《镇安板栗好红火》时,三副摄影照片一幅发生在县河,一幅发生在西关,还有一幅发生在县医院门口。虽然地点不同,但他们的主题是相同的,我们要靠自己的思考把这些发生在不同地点的同一新闻事件真实的记录下来,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新闻整合能力。

第七、要善于拓宽自己的新闻信息渠道。

我利用我们教师开会的机会和其他学校老师交流,交朋友,把自己的爱好和想法讲给他们听,时间长了,他们就会给我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我报道西口中学的《西口中学的回族女童班》、《名师回报母校----助力山区新课改》、《西口回族班学生用上多媒体》和《西口柿子又获丰收》等稿件都是当地老师通过网络发给我的,有时候他们提供给我一个素材,我在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和他交流怎样拍摄照片和处理文字,时间长了,给我提供新闻线索的老师也写起了新闻,和我成了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5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我们小组组织的人物访谈活动。在分好小组并参加了访谈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采访的材料,收集被采访者的信息,整理采访提纲,我们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力求准备得最充分。

几天后,我们与本组的采访对象取得了联系,并初步确定了采访时间。并最终于周六,见到学长之后,他对我们相当热情,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畅顺,这也深刻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使他是学长,我们把他当朋友,这样我们的谈话显得没有拘束。

从与学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容易,特别是找好工作。我们要有一定的能力和看清行业的发展状况,不能眼高手低。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自身素养,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对自己以后的路又一个好的规划。在学校里,我们要把每天过好,该考研就好好准备,不想考研就多关注就业形势和提高自己专业课的知识。

其次我认识到了一些基础技能的重要性,比如英语、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等等。还有我们所学的基础专业课,像机械设计和数控技术,原来这些都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希望以后自己在工作中不要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吧。同时我们还要多在大学期间积累社会经验或者多争取一些锻炼机会,比如社团和学生会,也许在以后找工作的过程中都能不知觉中体现出优势。

说起来自己算是个很不服输的男生,有过许多想法,高考失利后不甘于专科文凭,考了专升本。现在在本科里,又不甘于一个本科文凭。经过这次采访之后我认识到了文凭的重要性。当然找工作不像想象中那样简单,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能取得成功。考研也一样,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到最后,其中的苦闷肯定是很多,但再苦也就一年,用一年的苦换一辈子的甜,我认为是值得的。在这次寻访校友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有很多的感触。我学会了如何和陌生人拉近距离,学会了如何鼓励自己更好的完成计划,我一定要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而且我对于自己所学的机械专业以及个人发展的前景也有了一些明确的认识,有了学长的指点,对于以后的路,相信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方向。对于我而言,学长取得的骄人的成绩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今后奋斗的方向,我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认真备考,积极做好准备,端正态度努力复习,不怕吃苦,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

同时,这次与学长的交谈中,我也越发感受到校友间诚挚的情谊,即使素昧平生,只因我们是同一个学校,身上同样有着朴实无华、坚韧顽强、勤勤恳恳的精神,学长便对我们坦诚相待、关怀备至。

学习应该讲究方法和计划性。有计划的学习比盲目的学习要事半功倍的多,更容易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复习时注意交流,要避免因一个问题而过多纠结,掌握好复习的方法;不懂就要要多与同学交流,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和对不同问题的意见,将更有助于拓宽思路。


新闻采访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新闻专业实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新闻中心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新媒体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新闻宣传培训心得感悟范文五篇

学习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五篇

500字精选关于风采的心得范文5篇

演讲感悟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沟通技巧心得体会范文10篇

新春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相关文章

    29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