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将来的发展方向,讨论了转变党的策略方针的必要性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1
“十一”国庆节,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老兵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领袖嘱托、追寻红色足迹。 奔赴高阳镇仁义村“永远东方红”展览馆、阳泉曲镇碾头村“马佩勋”
追寻孝义红色足迹、感受孝义红色情怀。在高阳镇仁义村“永远东方红”展览馆、阳泉曲镇碾头村“马佩勋”事迹展馆、八路军115师驻地纪念馆、兑九峪战役展览馆等多个不同主题展馆参观中,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本本书籍,都记录了先辈们当年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党我军的峥嵘岁月。据碾头村红色教育基地负责人马生平介绍,马佩勋是孝义第一位红军战士,长期在晋西、陕甘一带从事革命活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陕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建国后为党的工运、司法、政协、统战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一生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忠诚、责任、担当,是孝义人民的骄傲,更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大家看的非常仔细、神情肃穆、不时长久驻足、认真听取讲解,学习党史、革命史,缅怀革命先烈。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跟随解说重温着当年的一幕幕,无不惊叹当年革命先辈们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通过承载着红色历史的老照片、蕴意深刻的历史文物,回顾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在兑九峪战役展览馆前,面对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以雷锋为榜样,努力践行初心和使命!就像雷锋同志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我们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事迹展馆、八路军115师驻地纪念馆、兑九峪战役展览馆、丽锦山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一次学习就是一场教育,一场教育就是一次思想政治洗礼。1936年红军集中优势兵力,重挫阻击晋军,扫清东进抗日道路的重要一役,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红军东征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当时,红军投入了能调动的所有主力,最高军事首长毛泽东和总指挥彭德怀登上郭家掌附近的金斗山亲自指挥了这场战役。一张张见证战火、情景再现的历史照片,大家无不为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而英勇献身的壮举而感动。
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2
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东城故乡村。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胜利结束长征到达陕北。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指出党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方针是: 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为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红一方面军行动部署的基础应放在打通抗日路线和巩固扩大现有苏区两个任务上。为此,中共中央决定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实行东征,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
抗日先锋军下辖红一军团、 红十五军团、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红三十军。抗日先锋军的战略意图是经过山西进行筹粮筹款,在大量消灭阻拦红军抗日的阎锡山晋绥军基础上。实现扩大红军,巩固陕北苏区,进而开赴河北、绥远前线,推动全国救亡运动发展,准备直接对日作战。
1936年2月18日,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 政治委员毛泽东下达发布东征作战命令,并于同日出席红一方面军团以下干部会议,毛泽东作关于东征红军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中明确据出,这次东征有三个任务:一是到外线打击卖国贼阎锡山,借以粉碎敌人对陕甘边区新的“围剿”;二是配合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和全国反内战高潮;三是壮大自己的力量,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
2月20日20时,红一方面军渡河作战开始。红军将士从北起绥德沟口,南至清涧河口100余里长的黄河沿岸渡河,于拂晓时分突破黄河天险和阎锡山部队防线进入吕梁。在石楼留村,毛泽东写下了《沁园春.雪》这一不朽名篇。 东征红军连续取得了中阳关上、隰县蓬门、孝义兑九峪3个战役的胜利,重挫了阻扰红军东征抗日的阎锡山军队。之后兵分三路,由红十五军团组成左路军向北挺进文水、交城,直逼太原近郊的晋祠,而后又转向晋西北,一直打到岢岚、岚县;由红一军团组成右路军南下晋南侯马;总部特务团为中路军与敌周旋于吕梁山区,毛泽东率红军总部随中路军行动。
中共中央在基本上完成了预期战略目的和任务后,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存抗日实力,决定回师陕北。 1936年4月28日,毛泽东、彭德怀向各军团下达了红军西渡黄河的命令。5月5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5月20日,毛泽东等率红军总部回到瓦窑堡。东征胜利结束。经过两个多月的东征,红军的力量有所扩大。红军在山西的十多个县开展群众工作,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建立起一些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区,为后来开辟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红军东征纪念馆分为序厅和4个展室,序厅正中是刚刚渡过黄河的毛泽东在吕梁山上的巨幅浮雕。两侧分别是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和陆定一谱写的《红军东征歌》。序厅由西而东,展览内容依次是民族危亡、战略抉择,东渡黄河、转战晋西,唤醒民众、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全民救国,展厅内共陈列着珍贵的历史图片567张,文件图表298份,实物展品328件,再现了红军东征的历史壮举。 纪念馆展厅后是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纪念碑,碑的正面镶嵌着江泽民题写的碑名,背面镌刻着记载红军东征历史壮举的碑文。
红军东征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今天的景点就给大家介绍完了,有喜欢旅游的小伙伴可以去玩玩哦!
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3
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桃红坡镇大麦郊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占地20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为依山错台式三进四合院窑洞式建筑,共有大小窑洞及房屋44间。1936年2月20日,红军主力分两路突破山西中阳南三交和石楼辛关渡的碉堡封锁线强渡黄河,迅速进入晋西地区,横扫三交、石楼、中阳的敌军。随即在大麦郊镇设立东征军总指挥部,毛泽东、周恩来等曾在此指挥作战。
省联社刘主任一行走进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他指出,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和未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革命斗争史诗,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红军精神、铭记红色使命,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作为农信社的一员,要不断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本职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奋力开创农信事业的新篇章。
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4
参观红军纪念馆
今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因为我要去参观红军纪念馆。
听说这次还要和另一个学校的雏鹰假日小队一起活动,这座红军纪念馆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能参观红军纪念馆全都是张毅宁妈妈帮忙联系的。
我一进红军纪念馆,首先看到的是日本投降的复原图。
我想,日本人真坏,打了我们那么长的时间,到这个时候才投降。
接着,我们看了两台从总统府搬来的蒋介石用的电话。
以前从电视上看他们都是摇手柄,在由接线员接电话。
可我怎么也找不到手柄,阿姨说:“这个不用摇手柄,直接说喂,帮我接什么什么地方就可以了。
”我想,这个电话可真高级呀!然后我们参观了红军在树底下做的秘道和红军战士用的小马灯。
哦!对了,还有小茅屋。
我还看了蒋介石和夫人所用的一件奢侈品——沙发。
当我们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比较崭新的,只不过上面落了一层灰,味道比较难闻。
最后,我们还看了一个军事记录超短片。
我们坐在超豪华的座椅上,带上立体眼镜,感受到了我国飞机、大炮的威力,我想:“我们的中国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弱者了!已经和各国站在了一起。
”现在再有人欺负我们,我们一定会让世界知道,中国人是不好惹的!
红军东征教育心得体会5
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要把这次学习作为新起点,要学有所用,最重要的是在工作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提高学以致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投入今后的工作中。
红色精神是由“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构成,具体内容就是我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些不仅是一种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以苦为乐、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更是一种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拼搏进取精神。
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要立足岗位实际,不断开拓创新。
作为基层的一名员工,结合自己岗位的实际,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国际国内形势、还同时要面对相当困乏的物质生活,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及形势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围绕在他们周边的共产党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全国人的民早日当家作主,过上美好生活,以及如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怀揣乐观向上、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去改变环境、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正是因为共产党人怀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
而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并在工作生活中不断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磨砺自己,继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奋勇前行的精神,让人生无悔。
同时也认识到在当今这样快速发展的社会过程中,我们更需要以“红色精神”来引领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以此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发扬我们的红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