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定一个课题,我们两位学员与两位指导师共同钻研教材、讨论教法学法、备学生、备作者、文章背景;接着自己具体设计教学方案试教,指导师点评、指出不足,自己再消化;再观看指导师的示范课,下面小编带来的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1)
随着新的一年来到,回想起去年,有的事值得纪念,有的事还需要改进。
值得纪念的是数学进步后,我终于得到第一次的前五名。以前我常粗心大意,为了赶快把数学补习班的功课完成,常没看清楚题目就随便下笔,当然数学就一天一天退步,也因为数学分数越来越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还好老师给我一个学习规划的建议,除了上课很仔细地听老师解说,回家后我按时完成老师规定的数学功课,遇到不会的题目赶快问妈妈。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的数学渐渐进步,这次的月考因为细心及仔细验算,还考了100分呢!虽然我的数学成绩还不是很稳定,但我已不再害怕数学,有时候算数学还觉得很有趣呢!
需要改进的是每次被处罚都会抱怨,尤其是事情随便乱做而被妈妈责骂。但是自己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如果当时不随便做就不会被处罚了。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面对新的一年,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认真的把事情做好。
面对新的一年除了要改掉原本的坏习惯,还要增加好习惯,要孝顺父母,言而有信,不可以信口开河,对自己承诺的事负责,让新的一年更美好。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2)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学习计划的辅导
在整个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要开设几门课程,每周、每日学习的内容都不同,各主要学科都要布置课外练习,如果没有学习计划,就会手忙脚乱,杂乱无章,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让小学生明白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计划的内容,掌握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
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长期计划以一学期为宜,从总体上对各学科的学习作出全面的安排。短期计划以一周为宜,对本周内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保障措施和作息时间作出详细具体的安排。
学习计划要具体、明确、切实可行,同时又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保证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执行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根据实际适当调整,目的在于使学习计划更加切合实际,更为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二、预习方法的辅导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的方法是对第二天要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三、听课方法的辅导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如果小学生不会听课,听不懂,学不会,就会增加课后复习的困难和压力,造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长期积累,可能导致厌学心理,既不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心理健康。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听。要求小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充分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含义,如节奏的快慢、声音的高低等。
(2)注意看。要求小学生全神贯注地注视教师板书的内容,对教师用彩色粉笔标记的部分、用电化教具突出演示的部分尤其要仔细观察,认真领会和重点记忆。
(3)多动脑。要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要边听、边看、边思考,要与教师讲课的进程保持同步,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4)主动练。在课堂上要鼓励小学生大胆发言,勤学多练,从而加深理解,提高听课效果。
(5)做笔记。对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难点都要简明扼要地写在笔记上,以备课后复习。
(6)善归纳。对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要抓住纲目,归纳要点,力求当堂理解。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四、复习方法的辅导
复习是指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学习的过程。复习包括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两种。课后复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和巩固当天学到的知识。系统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周、月、学期或学年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复习,目的在于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的体系。系统复习本质上是对前段学习的知识进行相对集中的再加工的过程。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课后复习:
(1)回顾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及其过程,目的在于弄清哪些完全理解了,哪些没有理解,使进一步的复习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复习课本,目的在于深化;
(3)整理笔记,对课堂记得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和修正,使之更加系统、完整,便于复习;
(4)对课本中不懂、不会的难点问题,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力求弄懂弄通,实在弄不明白的,问教师或与同学研究解决。
系统复习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比如循环复习法,是指学过一个单元之后即及时复习,然后再学下一单元,学完第二单元之后,再把这两个单元综合起来系统复习,以此类推,循环至终。分配复习法,指学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之后在时间上每隔一定时期回过头来再复习,只是在时间间隔上逐渐拉长。比如上一单元讲过的内容及时复习,一周后再复习,两周后再回头简略地复习,一个月或一季度后再复习。事实表明,分配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当然集中复习也有其优势,比如在期末总复习时,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对学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五、写作业方法的辅导
写作业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觉、有目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智力活动过程。通过写作业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结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掌握写作业的正确方法。
(1)先复习后写作业,即在认真复习、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2)仔细审题,即了解题意,明确习题的目的要求,弄清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做到心中有数。
(3)认真表述,即思路清晰,表述确切,书写规范,答案准确,干净利落。
(4)细心检查,即根据习题的目的要求,逐字逐句地检查、验证,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同时,对教师的批改、批语要认真思考,从而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
此外,尚有课外阅读方法的辅导及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辅导,均须认真研究,具体指导。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3)
国家教育部总督学柳斌说过:“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的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只重视应试的学校是呆板沉滞的令人窒息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何等重要!那么,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呢?
一、让阅读成为需要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多年语文教学我最大的感悟是: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
1、立身以读书为本——读书与做人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征服了全世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被哈利的人格魅力折服,正直、正义、勇敢、坚韧不跋,向我们阐述一个人性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2、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与心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少年阅读有很多研究,他对阅读与学习能力的关系阐述得很多也很清晰。他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显出力不从心。
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让孩子的智力状况和学习能力更好,缺乏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得很平淡。
3、此日中流自在行——读书与写作
家长长期以来都有一个困惑:如何能写出好的文章。
其实,提高写作能力真正的“捷径”是阅读,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但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急功近利的心态让许多家长想让孩子在短时间内学会写作文——这是不可能的了。写作需要优美的文辞、细腻的情感、深刻的体验。孩子的年龄那么小,他从哪里获得优美的文辞,从哪里寻找细腻,从哪里体会深刻。
好的作品中本身就蕴含含着丰富的人生体验,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书读得多了,写作技能自然会形成——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而时下,电影、电视网络等深受大众喜欢的传媒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孩子们中间,迷恋电视节目者有之,迷恋电脑游戏者有之,迷恋上网聊天者有之,喜欢阅读的却寥寥无几。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时,孩子们才能变被动的读为主动的读。
二、让阅读成为爱好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才能在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进行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
1、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国外,如果孩子不喜欢阅读,人们不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而把原因归结为家长和老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没有发现他喜欢和感兴趣的阅读材料。由此,我们定会想到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氛围。
(1)、成立“小小图书角”,倡导阅读。为了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我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个假期买两本新书。利用寒暑假,自己先读好。每学期开学后,开展“献两本我喜欢的书给你给他”的活动,把自己的好书介绍给别人。这样每学期班级就有了近百本书,组成了班级“小小图书角”。于是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借回家看。这样形成了人人都看课外书的良好氛围。?
(2)、利用图书室,广泛阅读。图书馆不仅是供应图书的地方,也是学校的文化中心。它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我经常利用黑板报、墙报等阵地,及时作新书介绍和推荐,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览课上亲自带学生进图书室畅游书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读书氛围,并保持阅览室的宁静、明净,让学生在这样洋溢馨香的地方尽情采撷知识的花蜜。
(3)、拓宽学生读书空间。我们又把读书活动引向家庭。许多家长经常带孩子上书店,给孩子选购书籍,有些家长还在家里为孩子安排了读书的小书桌、放书的小书橱。有些家长还放弃休息娱乐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边读边议,互相讨论。
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悦读”,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利用榜样的力量
美国某一校长,曾做过这样一个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呆在教室里,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早已行动起来,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劲头十足地读起来。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 心理学表明,孩子是具有向师性的,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偶像,经常给孩子们讲名人的读书故事,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除此之外,身边榜样的力量也不可小瞧。经常表扬班里爱读书的孩子,让学生探讨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收获,也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利用课文作先导
教材中编排的许多文章都出自名著或和名著相关,我们就可以一次以为契机,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水浒传》;学了《伊索寓言三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伊索寓言》;学了《一本那孩子必读的书》,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是杨红樱系列的其它作品;学了《之间儿童多处行》,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阅读《繁星春水》。
4、体验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肯定获得成功感后,他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从而使他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断获取课外阅读的成就感呢?
①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全家共读一本书、诗文朗诵比赛、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辩论会、阅读沙龙等。有时,为发挥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我们还可结合语文教学开展主题综合阅读活动,如本学期,我就以“友情”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阅读了《蓝鲸的眼睛》、《夏洛的网》、《青铜葵花》等书籍,还阅读了大量的诗歌、美文,孩子们还排练了一些短剧,收到了课外阅读活动的综合效果。
②重视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可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等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对学生广泛阅读手册要经常检查,并将学生课外阅读结果,纳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书》中,使学生的阅读成果及时显性化,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与赞赏,从而形成推进学生积极阅读的合力。即使是一些读书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如评出“广泛阅读金、银、铜奖”“阅读进步奖”“阅读小博士”等奖项,并举行隆重仪式,颁发获奖证书,最好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书签、书籍等,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快感体验。
三、让阅读成为习惯
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学生才会在课外主动地,有选择地去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加以鉴别,以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在形成和保持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悉心指导,学会选择。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是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读物来阅读,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老师,教会孩子选择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自己有用的信息。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第二,,适当“强制”,知行合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换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大约需要21天的坚持时间。可见,学生知道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具备了一定的鉴别和选择能力,但未必就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还有必要在学生日常的课外阅读指导中,通过一定的“强制”,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谓“强制”,在这里是指给学生规定相应的课外阅读任务,通过一些必要的手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监督。这种“强制”,在小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尚未完全形成之前,是十分有效的。通过适当来自于教师或家长的外部强制,逐步使学生过渡到自我“强制”,即强制自己按照良好的课外阅读态度、方法去阅读。这样,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从而达到自动化的程序,以至于某一天没有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没有获取到新的信息,倒觉得别扭、不舒服。
第三、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在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不允许有一次违反,不允许学生有一次后退。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毫不放松。再次,教师要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非一日之功。只要我们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学生将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受益终身。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4)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通过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快速作文能力是作文能力加速度的体现。从本年级学生的习作可以看出,我班三年级学生的作文,选材新颖,立意深刻,构思精巧,语言生动,达到了快速作文训练能力的要求。
一、抓快求好,扎实训练,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增强“快速”意识,养成“快速”习惯。从我做起,快中求好,好中求快。通过快速指导,每篇大作文指导时间均较短时间内完成,每次小练笔的指导控制在几分钟以内。快速讲评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以后,快速浏览,找出上、中、差的典型,巧点拨、多表扬、少批改,讲评后引导学生再次修改。时间一般也控制在几分钟内。
(二)从学生抓起,强化时间观念。首先训练快速思维。步骤:粗看题目要求,弄懂写什么;细看题目,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材,分清主次;列提纲,标出详略;其次训练快速表达。根据审题列好的提纲边想边写,要求书写认真、工整、快速,不打草稿,一气呵成。再其次训练快速修改。要求细读,改错字,正标点,斟词酌句。
二、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有了积极性,学生的写作就不难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增强。在今年的快速作文训练中,我十分重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提前审题,提前准备。在每次大作文前,让学生提前审题,提前明确作文要求。这样做,学生不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了心理压力,而且还有更多的好处:①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可以有意识地吸取典范文章的写作思路、表达方法和语言词汇。②观察时间充足,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可以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③学生有时间选择作文的材料。有时作文,如果学生没有经历,就可以用这一段时间去经历、去创造、去体验,如做家务等。
(二)吸收材料,交流信息。学生的生活丰富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及时交流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渐渐地学生的信息量加大了,美丑善恶明辨了,喜怒哀乐蕴涵了,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学生会更加注重观察生活,作文时无米下炊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三)调动学生的情趣、激情,以情感变化为线索串联全篇。在指导作文时,不仅要注重中心明确,更要帮助学生确立鲜明的情感。是喜、是悲,是赞美,还是批评痛恨,不能含糊,要用喜怒哀乐的情绪串联具体的事实。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倾诉中得到美的享受,成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指导学生写日记,就要鼓励他们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日记就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朋友。
(四)注重加工,鼓励发表,体尝成功的喜悦。要求学生作文要多写,但更注重修改、加工,使其成为成功之作。更注重鼓励、组织学生向报社投稿,真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体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写作的信心就更足,积极性就更高了。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让学生愿意写,喜欢写,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条件。
三、多看课外书
尤其是“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系列书籍,是提高学生快速作文能力的基础,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文,但要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冲破教科书的局限,带领学生走进书海,使学生对大量的图书感到新奇、兴奋,随之产生阅读的欲望。保证健康丰富的书源。我们建立了班级“快乐书屋”这样学生能读的书可以说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并且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就是每天中午有十多分钟的阅读。保证阅读质量,利用故事会、读书笔记汇报会、佳句佳文朗读欣赏等。
(二)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组织学生观看校内花草树木,以及周边的一些标牌,把学生的“情”与校内的“景”互相交融,写成文章。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鼓励学生写出对校园之美的语句。
总的来说,快速作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5)
一、自觉预习习惯 1、了解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2、准备好上课所需的书、本、文具及资料 3、运用工具书帮助预习 4、把遇到的不懂之处和难点标记下来
二、仔细观察习惯 1、有意识地运用视、听、味、嗅、触等感觉器官来观察事物 2、观察全面、清楚、找出特点及特征
三、认真听讲习惯 1、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2、听清楚所讲内容 3、边听边想、理解内容 4、能记下有关要点
四、乐于交流习惯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耐心地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言 3、说话清楚、完整、简洁明了 4、吸引他人发言的长处,补充和纠正自己的观点
五、勤于阅读习惯1、集中注意力认真阅读 2、边读边思考,理解阅读内容 3、反复阅读,并使用圈划等方法理解题意,正确解题。
六、独立作业习惯1、先复习后作业 2、做作业时一心一意,不兼做其它的事情 3、独立作业不抄袭 4、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 5、做完作业及时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七、乐于动手习惯 1、经常使用学具帮助学习 2、通过作图、演示等来帮助自己学习 3、敢于动手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的尝试4、借助课外作业进行学习,如:有些同学口算能力不是很好,通过类似于“小数保卫战”“余数战争”“分数练习游戏“等(各大应用市场搜索下载)进行口算练习。
八、及时笔记习惯 1、听课时把听到的内容及时记下来 2、经常归纳、比较运算方法
九、及时积累习惯1、意识的积累 2、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十、善用时间习惯 1、有制定作息时间的习惯 2、遵守作息时间表附部分儿歌乐于交流好朋友,拉拉手课内课外爱交流。别人发言耐心听,取长补短排忧愁。说话简明有完整,大家听了点点头。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6)
时间就像那无情的流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我也在中学度过了充实而欢乐的一个学期。
一个学期来,我学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感激教师对我的培养!趣味的有理数、多姿多彩的图形、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各种描述方法、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向我展现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认识了新自我、懂得了过有情趣、安全、健康的生活、还了解了中华礼貌的起源、统一国家的建立和政权分立、地球与地图、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生物圈和生物、细胞和病毒等等,真是十分丰富。而最令我高兴的是我最终学会了学习英语的方法,可是我不能骄傲,因为我的英语成绩还不是十分好,可是,我会继续努力,直到满意为止!当然,有高兴的事也必定会有不高兴的事了。而最令我不高兴的事就是我对语文学的不是很好,也许是我阅读的太少了吧。不明白为什么的,凡是一到了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很自然的就会“变得”爱说话、爱玩小动作,当我集中精神的听的时候,听着听着,就“不由自主的讲起话来,等我停止讲话的时候,教师要讲的资料都已经讲完了。还有很多知识我掌握得不牢固。可是,我绝不会放弃语文,因为以往有人说过:“越搞不懂的地方就要越靠近它。”所以,我会继续努力,为求做的更好!我要在下个学期“来临”前,把所有不懂的地方弄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生活上争取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个学期的“来临”。
教师们都提过,初中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也是一个转折点,能否升上好的高中就要看你在这个阶段中学得好不好,知识掌握得牢不牢。所以我必须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加油!
小学生学习情况总结(精选篇7)
根据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统一安排,并结合工作实际,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学习教育活动,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是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制定和实施活动方案,多措并举,现特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中小学生守则》学习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各班主任牵头,明确责任,分管到人,集体合作,共同完成此次学习活动。
二、活动开展阶段:
(一)、宣传发动,通过班主任例会布置相关任务,要求每个班认真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使学生加深对其的了解,并结合时代特点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并提前订制《中小学生守则》,做到每班一份。
(二)、具体实施
1、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统一学习新版守则,并在班级内部进行学习交流,让学生谈感悟谈收获,理解其深刻内涵。新《守则》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学校良好校风、学风、教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新《守则》既保留了旧版中仍具有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又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召开了班主任会议,与全体班主任学习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明确新《中小学生守则》精神及宣传学习的重要性,向全体班主任传达宣传学习的具体操作要求、活动步骤。以班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围绕对《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的理解,班级之间开展黑板报比赛,学校开展征文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3、利用升国旗时间进行教育,让优秀学生代表畅谈学习新版守则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了解如何根据时代变迁,进行学生角色的转化和应对。对新《中小学生守则》进行了解读,提高了全校师生对新《中小学生守则》的认识,指出了贯彻和执行新《守则》的意义。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日常行为习惯进行的新的总结反思,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宣传《中小学生守则》,全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通过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新《中学生守则》,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领会。校园呈现出新景象,纪律明显好转。减少了迟到、早退和乱扔垃圾的现象,学生留长发的不良习惯得到了纠正,杜绝了乱踏花木、乱扔垃圾的现象,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
总之,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将《中学生守则》作为养成教育一项常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让文明之风常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