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
方案中需要建立反馈和调整机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秀的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1
活动形式:猜谜语、聚餐
材料准备:粽叶(或芦苇叶)、用彩纸打印好的谜语和诗歌等句子、五彩线、气球若干、气球枪三把、奖品若干种(园方自行决定);
服装准备:用绿色纸或粽叶折成的小粽子若干个,缝制或挂在自己的身上
音乐准备:《过端午》、《包粽子》、《步步高》
参与人员: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一:粽叶大藏宝
活动准备:
1、谜语、诗词纸条——教师事先挑选一些谜语、诗词等,打印在彩纸上,并在每个谜语、诗词的下方详细地写上一个奖品所藏的地点(如:奖品在__教室__地方),然后根据每个谜语、诗词内容的多少将彩纸剪裁成独立的纸条,最后把所有的纸条分别放入用粽叶折成的粽子里,用五彩线缠好即可。
2、射击气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或用一张超大号的大纸板),做一个上面写有“粽叶大藏宝”字样的版块。在版块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下面挂上一个粽子,版块前用桌子隔出射击的距离。
活动规则:
1、每个幼儿有两次射击机会。如果一次都没射中者,教师可适当调整桌子的距离,或者请家长配合帮助。
2、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参加的幼儿一个气球做鼓励。
活动过程:
1、播放《过端午》做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用气球枪打气球。
2、每打中一个气球就可以摘下气球下面相对应的粽子,并根据纸条上的要求,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来诵读或是猜谜语。
3、读的好或是答对者,就可以按照纸条下的方式去找藏在各地方的宝藏做为奖品了。
活动二:吃粽子,吃五黄
活动准备:
1、已煮好的粽子、盘子筷子若干、白糖、饮料、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雄黄酒)。
2、教师事先把“五黄”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准备好,放在各个班级处。
活动过程:
1、播放《包粽子》做为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品尝粽子和“五黄”。
2、在家长和幼儿吃粽子时,老师可以讲解端午节吃“五黄”的寓意。
活动三:厨艺大比拼
活动准备:
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通知家长每个家庭准备好自己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菜的类别不限(菜可以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来做)。请家长提前给自己的菜写上小标签(标签上写有菜名和参加家庭)。
活动过程:
1、播放《步步高》做为背景音乐,教师把班级的桌椅放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把所有菜放在桌上。
2、此活动可以和“吃粽子,吃五黄”一起进行。
3、在请家长分享之前,教师组织带菜的家长和幼儿分别介绍一下自己所带菜的菜名。
活动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时至今日仍然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知名诗人都流传下来很多诗词、谚语、儿歌和谜语,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这个游戏通过这种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从语言文化方面来了解我国端午节的另外一方面内涵。在端午节时,除了能吃到每个人所包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粽子,还可以品尝到每位家庭成员的拿手菜。既让自助餐的花样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每个家庭各显身手,让幼儿和家长在节日的气氛中有玩有吃,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使本次活动的气氛更加轻松自在。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2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大班集合(第一部分)中午的节日活动即将结束、因为今年两个节日间隔时间短,6月1日之后只有两天的活动,所以端午小长假开始、布置节日环境,“端午庆典”等活动只能在两天内完成,时间比较紧张、即便如此,在父母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端午节活动依然丰富多彩、
情况总结:
本次主题活动是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之一,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它源于儿童对生活中熟悉事物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不断调整、修改和设计、整个活动建立在儿童参与和适当引导的基础上、活动让孩子们回忆并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孩子理解和加强对端午节的认识、而且孩子的学习场所已经扩展到了家庭(比如让孩子回家包饺子,向妈妈奶奶学习怎么做鸡蛋等等、),说明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尊重孩子个体学习方式的意识、
我们的主要活动如下:
1.饭前饭后和午睡前,给孩子讲端午节的故事,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学儿歌、同样,在饭前饭后和午睡前,教孩子们读三首流行的、朗朗上口的儿歌《端午节》、孩子们非常喜欢这首儿歌,很快就学会了、
3.装饰做小粽子,用来装饰环境、
4.做鸡蛋、孩子们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用彩纸在蛋宝宝的身上剪出、粘贴、画出美丽的图案、从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
5.考虑到6月1日家长刚来园,本次端午节庆祝活动不邀请家长参加、而是让家长把家里的粽子、鸡蛋等端午节习俗记录下来,发给老师,然后在幼儿园分享、
6.孩子们从家里带端午食品来分享、
7.了解各种鸡蛋和蛋制品、
♂傅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家长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周希彤、田野、妈妈印制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和蛋制品的图片,让我们的主题墙变得美丽而丰富;迟俊超的妈妈带来了关于端午节起源和习俗的资料;王玄浩的孩子可谓全家总动员:奶奶凌晨4点起床包鸡蛋饺子、
幼儿园的端午节(下)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最初的爱国心,丰富他们的人生体验,今年端午节纳瑞松幼儿园推出了“快乐端午汤圆飘香”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浓厚的亲子氛围中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尽力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意义、如下所示:
活动:
20__年6月19日
主题:
端午节快乐,粽子飘香、
活动目标:
1.要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一种特殊的食物——粽子,它有许多形状和味道、
4.愿意参加包饺子、做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快乐活动安排: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艺(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验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亲自动手的乐趣、3.端午节快乐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给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表达父母和孩子的深情,进而培养爱的感情(爱父母,爱祖国)、附:
端午节习俗
(1)挂钟馗:钟馗捉鬼,是端午节的习俗、每个家庭都会喜欢钟馗、
挂在门上可以辟邪,保佑家人、
(2)菖蒲:艾草和菖蒲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灭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净化环境,驱虫和驱除瘟疫、
(3)赛龙舟:当屈原纵身跳入湖中时,许多人划船赶上去救他、他们争先恐后,却没能把屈原扶起来、后来,每年5月5日,他们划龙舟来纪念这一事件、
(4)吃粽子:屈原死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吃他的尸体,就用粽子叶包糯米,扔到河里喂鱼、
(5)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把它放在米酒里做成雄黄酒,小孩子不能喝,就把手指蘸在雄黄酒里,在额头上写“王”字、
(6)穿香囊:端午节期间,孩子们要穿香囊、香囊里有很多香辛料,闻起来很香、这些香包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它们可以挂在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他们看起来很棒!
(7)彩绳:人们在端午节时在手上编织彩色的带子,非常漂亮和吉祥、
(8)竖蛋画蛋:人们说:“端午节的时候,能竖蛋的人今年会有好运、
屈原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楚人,说起屈原、他非常能干,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信任他,但是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地,楚王不相信他了,叫他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不准回来、然而,屈原仍然非常担心他的国家,他每天都睡不好觉、当屈原听说楚国和秦国发生了战争、
走吧、人们听说了,就划着船去救他,用竹叶和糯米包粽子扔到河里,这样鱼就饱了,又不伤屈原、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划船救屈原成了龙舟赛,竹筒里的米用柴叶包着粽子、
相关手工制作的插画龙舟
益智饺子
纸饺子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3
活动要求:
1.引导幼儿模拟构造龙舟,学习结构物体的基本特征与某些细微部分的建构方法。
2.引导幼儿欣赏和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准备花片、积塑、各种玩具。
2.组织幼儿参观龙舟的画展。
活动过程:
1.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椐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2.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3.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4.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5.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建构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尤其是花片、积塑。在拼插物体造型时,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拼插龙舟时,特别是龙舟的龙头拼插的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我重点引导幼儿如何拼插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儿拼插好龙舟后自己坐在龙舟上划龙舟玩的很开心。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4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39;传说等。
二、中、大班年龄段节庆活动目标:
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中、大班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
2、童谣《拍手歌》
3、观看赛龙舟
4、美丽的龙舟
5、龙舟竞赛
6、我爱吃粽子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
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
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5
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过程:
1、幼儿观赏各班的奶奶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的粽子的技艺。
2、幼儿游戏:《快乐运粽子》
人数: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3、亲子游戏:《赛龙舟》
人数:4对(父或母与幼儿合作)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4、表演:请各班的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5、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
小班父亲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体验浓浓的亲情,激发幼儿爱的情感,从小培养他们懂得饮水思源,尊重、感激别人的劳动,知道回报、关爱他人。
2、有重点地指导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父亲的责任和工作3、知道父亲节的由来。1910年,美国最先提出庆祝"父亲节"的倡议,并从1934年开始,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日本从1950年左右开始,将"父亲节"正式定为国民的节日。
活动内容:
1、各班在父亲节前一周可搜集幼儿和爸爸的合影或是只搜集幼儿爸爸的照片或是爸爸小时候的照片等,并举行“照片展”“比谁帅”。
2、鼓励幼儿回家帮助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水、拿报、洗脚等。
3、开展系列的教育活动:父亲节的由来、社会《爸爸的手》、歌曲《我的好爸爸》调查爸爸、采访爸爸、说一说爸爸、夸一夸爸爸、画一画爸爸。
4、年级组或班级可根据班级情况开展亲子活动:角色反串、《小脚踩大脚》、《骑大马》等。
5、为爸爸制作手工礼物,亲手送给爸爸;为爸爸演唱《感恩的心》,用舞蹈表达对爸爸的爱。亲子游戏环节:
1、梳头玩法:每组请三到四名长发的女孩子和爸爸,请爸爸为女儿梳头扎辫子,要求梳得光滑干净,扎牢就行。
2、袋鼠玩法:每组请幼儿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不能碰幼儿,快速跑到对面终点,速度最快者为胜利。
3、我给爸爸穿鞋子玩法:每组请10名爸爸和幼儿参加,首先让幼儿认识爸爸的鞋子,然后让爸爸将鞋子脱下后放入圆圈内,老师将鞋子打乱,游戏开始,幼儿从圆圈内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并帮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来示意为胜利者。
4、击鼓传花玩法:鼓声停,花传到谁手里,幼儿说一句祝福的话或表演一个节目,爸爸介绍自己的工作说一件家里的趣事。
5、《小脚踩大脚》游戏规则:宝宝的小脚踩在爸爸的脚上一起向前走,宝宝的脚不能落地,分组进行比赛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6、《骑大马》游戏规则: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分组进行比赛。
7、《蒙眼找宝宝》:用毛巾把家长的眼睛蒙住,幼儿站在家长的对面不能发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征找到自己的宝宝。
新儿歌《爸爸好》
爸爸好爸爸好爸爸的力气真不小
做得多说得少脏活累活他全包了
爸爸好爸爸好爸爸的肚量真不小挣得多花得少剩菜剩饭他全包了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学习包粽子,进一步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3、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每个小朋友带30个粽叶,带一点绑绳(尽量用草绳或麻绳等环保材料),伙房准备质量上乘的糯米和红枣(不能再用黑米,很难煮)。
活动过程:
1、教师向幼儿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亲子一起包粽子,体验劳动的乐趣。
3、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4、离园时带一个粽子回家让大人品尝,体验成功与分享的快乐。
活动时间:本周午上午。
温馨提示:各位教师和伙房工作人员,尽量早做准备,9点以前包完,保证午餐按时进行。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7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邀请会包粽子的父母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父母,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父母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父母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8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
(一)知识分享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39;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三)动手操作
各班开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编制五彩线等活动。
(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张贴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五)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等活动。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简单篇9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节庆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挂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三、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屈原的故事(语言)
2、童谣《拍手歌》(语言)
3、观看赛龙舟(社会)
4、美丽的龙舟(艺术)
5、龙舟竞赛(健康)
6、我爱吃粽子(科学)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六、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活动二:童谣《拍手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①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②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4、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
活动三:观看赛龙舟(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