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后备干部制度是长久以来我国坚持进行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培养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传统性战略性举措。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感谢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对我们党外后备干部一贯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会议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畅谈工作心得、相互学习提高的交流平台,几位部长的亲自出席更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激励。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党外后备干部代表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与各位同仁学习交流,同时,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
我于 年来到县XX局工作,工作分工为主要协助办公室主任协调办公室日常工作和负责县XX局团委工作。办公室工作从来都是又多又杂,兼有秘书、宣传、信息、调研、督办、信访、档案、协调、后勤等一大摊工作,加之还有团委的不少工作,林林总总加起来我的工作量不小。但在局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局机关同事的照顾和帮助下,我始终恪守“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局办公室格言,高标准规范行为,严要求开展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局办公室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于 年到 年连续评为全县办公室系统优质服务竞赛先进集体。
特别是去年 月,我有幸成为全县副科级后备干部大家庭中的一员。在高兴之余,我深深体会到,进入后备干部行列意味着组织对我的要求更高、领导对我的期望更远、自己的工作责任更大。为此,我一方面积极主动学习,努力在思想认识上取得新提高,不仅按时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培训,还主动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学;另一方面更加严格要求,力争在工作能力上取得新提升,不仅保持一贯坚持的良好工作作风,更时刻把自己放在更高层面来要求、把工作放在更高标准来对待。局领导也多次找我谈心,在对我的进步肯定的同时,给我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期望。严出成果,律促成才。我切实感受到,成为后备干部以来,虽然自己还存在诸如看书看张皮、看报看个题,大事情专心致志、小事情放任自流,8小时之内严阵以待、8小时之外约束不严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在组织的教育培养、领导同事的关心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自己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已经在一点一点的不断提升。
今天,县委组织部、统战部组织召开党外干部座谈会议,不仅反映了组织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的一贯关注和关心,更体现了组织和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作为一名后备干部,如何才能不辜负组织信任和领导期望,在新形势下找准工作定位,在岗位上做出更新更好的工作成绩,下面,我结合自身实际,谈几点体会,同时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做一个头脑清醒的人。生活的目的不同,人生的质量与境界也会不同。作为一名党外后备干部,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定准人生的坐标,树立远大的志向,决不能仅仅把将来一定要当个什么样的官、担任什么样的领导职务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尺,而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担负起组织和单位交给的工作,如何履行好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的义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头脑,始终保持蓬勃进取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不同的工作中甘于奉献。
二是要做一个勤奋学习的人。成长的力量源泉在于学习。能够成为一名后备干部,充分说明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已经迈开坚实的一步,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头,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时段,今后应该更加注重加强学习。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我们更应该先行一步,树立“不学则退”的紧迫感、树立“本领恐慌”意识,把加强学习的环境要求转化为自身提高的内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向书本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周围同志学习,同时要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转化为顺利开展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三是要做一个务实创新的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认为,作为一个后备干部,我们一方面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把实干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兢兢业业工作,扎扎实实干事,真正做到想干事、能做大事、会办难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我们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不断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敢想敢干、敢作敢为,全力投身到本单位、本系统工作实践和事业发展中去,为全县“两型社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四是要做一个清廉自守的人。也许有人认为,就后备干部谈反腐倡廉为时尚早。其实不然,祸患常积于忽微,没有人生来就是腐败的,从当今部分干部腐败年轻化现象可以看出,加强政治品德修养也是年轻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成就事业之基。作为一名后备干部,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很多,今后的路还很长,我们一定要把好关口,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严格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不但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更要对组织负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努力交出干事创业和清正廉洁两份合格的答卷。
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篇2
同志们: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从今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管后备干部推荐考察工作。10月16日,县委组织部召开了县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动员会议,县委、组织部部长林雅莲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召开县管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大会,下面,我根据县委组织部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动员会议的有关精神,作个动员讲话,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县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是我县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实际行动,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步骤。我们要充分认识这次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一)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是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我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步骤。《干部任用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从后备干部中选拔”。这一规定,明确了后备干部工作与领导班子建设的关系,意味着要做好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首先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县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20xx年上半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县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建立了500名左右的县管后备干部库。通过创新教育载体、拓宽锻炼途径、实施动态管理,一批县管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在去年县、乡(镇)两级换届和今年的干部调整中,先后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选人数不足、门类不够齐全、结构不够合理。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必须尽快搞好我县党政人才资源的储备工作,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优秀县管后备干部队伍。因此,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是贯彻落实《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推进我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际步骤。
(二)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是适应领导干部交替规律和新形势新任务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的交替是个正常的过程,如果一批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顶上的话,那么,不但干部工作会出现“断层”,而且整个中心工作的开展都会受到影响。同时,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政府行政职能的不断转变,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担当新任务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那么,象山的发展同样也会受到影响。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我县领导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苗头已经显现,我县调研员占县管干部总数的15.8%,但35岁以下年轻干部只占县管领导总数的14.3%。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也比较严重,熟悉工业经济、村镇规划、城建交通、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因此,我们必须抓紧建设一支年龄梯次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的县管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确保干部调整工作正常进行。
(三)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是激发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许多干部的成长历程表明:一个干部的成长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推动,两者互相作用,缺一不可。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纳入选人用人的视野,对其本人来说,可能会把组织的信任和期望转化为勤奋工作的动力,更加主动地去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攻坚克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自己的领导才能,用更出色的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回报人民。近三年来,县委组织部先后选派县管后备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县规模以上企业、信访、政法部门挂职锻炼,促进后备干部的素质在多岗位实践中全面提高,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同样,对其身边的干部来说,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县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的具体内容
1、推荐目标。根据我县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这次推荐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县县管后备干部总量保持在500名左右,其中正职后备干部150名左右,副职后备干部350名左右,近期可使用的县管后备干部要保持在150名左右。女干部数量不少于总数的20%,非中共党员干部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0%。县管后备干部队伍要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梯次结构。
2、推荐门类。根据这次推荐工作的总体目标,我们将分党群、政法人武、工业(综合)经济、农业经济、社会事业、城建交通和其它等七大门类,开展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基本符合当前乃至今后几年我县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专业结构需要。
3、推荐条件。被推荐的县管后备干部除了应当基本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以下资格条件:
(1)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现职副职领导干部。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中层正职也可列为正职后备干部。
(2)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中层正职(含镇乡街道主持工作的中层干部)和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县规模以上企业副经理(副厂长)以上人员、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和县级部门(镇乡街道)中层副职中特别优秀且发展潜力大的干部、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干部、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也可列为县管副职后备干部。
(3)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
4、推荐程序。这次推荐工作分民主推荐、资格审核、组织考察三个阶段进行。民主推荐采用会议推荐、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我们今天是第一阶段,即民主推荐。等下有四张表格要发给大家。县管领导干部填写《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县管正职后备干部表》和《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县管副职后备干部表》,其他同志填写《县管正职后备干部民主推荐表》和《县管副职后备干部民主推荐表》。填写后,分别装入专用信封,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统一回收统计。
三、搞好县管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的要求
推荐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工作,事关全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局,大家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认真做好推荐工作。为此,我想对大家提三点要求:
第一、要坚持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推荐县管后备干部,要全面贯彻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好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决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和本位主义等各种模糊认识和陈旧观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推荐上来。这次后备干部推荐条件放开,是为了拓展视野,但仍要以35周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推荐时要注意推荐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年轻干部。
第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推荐工作。《干部任用条例》颁布执行以来,干部选拔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民主推荐是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是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对选准用好干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今天参加推荐会议的同志要出于公心、以对党、对组织、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地向党组织推荐后备干部,这也是衡量一个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干部培养重视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三、要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确保公开推荐工作的顺利进行。民主推荐干部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民主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要十分珍惜。推荐时,大家要独立思考,按照推荐的对象、条件和要求,认真填写推荐表。县管领导干部一般要推荐5名以上后备干部人选。组织人事干部要及时做好有关材料的报送工作,被推荐的同志,要主动配合组织部门的工作。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推荐工作是一次正常的后备干部储备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不是干部调动、班子调整。我们始终要把稳定放在第一位,切不可因这次推荐出现人心浮动的情况。最后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确保县委交给我们的推荐县管后备干部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篇3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参加这次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学习,给我的最深感受是,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知识的积聚、视野的开阔和情感的升华。
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是因为我们在这次培训中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个条例”及党的一些基础知识理论和形势、任务的学习,澄清了过去我们在思想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对党的性质、宗旨、路线、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内心对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党允许做的,什么是党不允许做的,有了明确的界线标准。特别是通过学习观看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更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思想,净化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说这是一次知识的积聚,是因为我们在这次培训中学习了平时工作生活中很难学到和掌握的东西。这次学习不但有书本知识的讲解,理论知识的阐述,还有实践经验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把我们平时掌握的,一些零碎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串线,在我们头脑中搭起了一个知识的框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汇聚到了一起,便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说这是一次视野的开阔,是因为我们在这次学习中更深入的了解了市情、省情、国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通过外出学习考察,不论是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还是切身感受到的,都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创新和发展上的活力,从内心有一种跳出山门看世界的感叹,也激发了我们努力工作,加快发展,报效家乡的决心和信心。
说这是一次情感的升华,是因为我们通过这次学习结识了朋友,增进了友谊。通过这次学习,平时我们一些接触不到的朋友相识在这里,三个月的朝夕相处,我们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到相知,我们付出了真心,得到了真情。特别是辛辛苦苦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关心支持我们各界朋友,为我们创造了这次难得机遇的部领导,更是我们毕生的财富。
这次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任务并没有到此为止,我们回去后,一定把这次培训班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努力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给伊春林区的建设,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辛勤耕耘的老师和对我们寄予殷切希望的领导!
看过后备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