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

| 新华0

教案按照教学过程的步骤编排,让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教学流程,有利于教学的有序进行。这里分享一些高一语文教案怎么下载,供大家写高一语文教案怎么参考。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事实上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抒情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荷塘互相映衬的美丽图景。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的美文,也是历年来高中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这篇文章,我紧紧扣住单元学习重点,即“整体感知,揣摩语言”,设计了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理清线索;第二课时是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美;第三课时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学习本文体会本文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荷塘月色的幽美,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2.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四、说教法:

本文属于散文鉴赏单元,侧重教会学生鉴赏的方法。所谓鉴赏,马克思曾解释为“按人的方式来理解的受动,是人的一种自我享受。”教师应用恰当的教法挖掘、唤醒、鼓舞学生领悟文章的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心中景、意中画,使鉴赏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本文准备采用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理由是: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重点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职业中专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知识领悟力也较低,所以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法;进入中专阶段,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本文语言优美,从培养学生语感的角度,本文采用朗读式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1、情感体会法有感情朗读,只有体会感情,才能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也只有充分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才说明已充分地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感情朗读中的“感情体会”和“感情朗读”的双重功能。

2、自我体验法汉语言具有模糊性特点,有些语句由于生活阅历、理解水平、认识能力的不同,因而对语义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也存在差异。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把握学法的能力。

3、披文入情通过解读语言文字来感知作品中呈现的物象,进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采用多媒体展示历代文人笔下有关荷花与月色的诗句(例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荷花,说到荷花,我们还会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而描写月色的诗句有: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还有缠绵的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配插图伴随民族轻音乐,如《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以此来营造氛围,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听觉上的触动,用美的感染法让他们初步欣赏美、感知美。(此处充分利用多媒体声画结合特点,营造唯美的氛围,给学生以感染力)。

第一环节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文句,借助工具书解释词义(完善预习笔记)。(2)标出段落序号,找出文章哪些部分写景,哪些部分写情。(3)小组讨论一下,把握课文内容,并简要复述课文。(4)找出你喜欢的抒情句子,好好品味,想象文章是怎样的一种抒情格调。在其中教师要注意只是大概把握,要把握得准确,但对有创意的见解要给以鼓励。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深层理解课文更有帮助。依据教师的自读要求,阅读文章。自读后回答明确。

第二环节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4-5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范读。播放范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感受的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4-5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回答,老师补充:

写了月下荷塘(逐步展示课件内容)

静态:叶:田田、亭亭

花:零星点缀

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

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形象

过如明珠--洁白

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

如美人--纤尘不染

动态:花:花香,如歌声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2、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出示课件)

(1)正面:以流水作比

(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

(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3、讨论第6节

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思路,自己试着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此时教师可以进行简短的小结,让学生认真体味本文通过写景营造的优美意境。

4、品味语言

借助图片形象直观地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品味文章的语言。

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肯定为主,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体会,还要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较快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1)比喻和拟人

例如:

①第4小节写静态荷花的三个比喻

效果:这一比喻与作者的心境、期盼、追求相吻合,营造出一种纯美的非现实的境界。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效果: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写荷叶荷花“像笼着轻纱的梦”,表现了月下荷叶荷花轻飘柔美的姿容,通过写叶和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

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效果:拟人的写法赋予荷花生命力和情感,写出荷花的神韵。

小结:比喻句加强了描写对象的具体性、形象性,使我们在遐思中获得了无尽的美感享受。

拟人句更添景物灵秀动人的气质。

(2)通感的运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出示课件)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3)动词和叠词的使用

小结:动词使用精当生动,富于表现力

叠词运用的效果:

①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情态美,色彩美;

②增加了语言的音韵美:文气舒展,音节和谐;

③深入细致地表现了思想感情。

小结:(出示课件)

1、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静态美、动态美。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和之美的差别。3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在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基础上,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1、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讨论一: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2、谈体会

明确问题答案后,让学生结合时代特征品评作者在特殊境遇中表现出的高尚情操,谈自己学习的体会。再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之美,体味作品的语言之妙,领会作者的情感之雅。

3、做练习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背诵第4段,并把学生分成小组比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布置作业

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这种作业类型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形成比较缜密的思维。

《荷塘月色》是一篇非常经典的现代散文,通过反复诵读,把握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品味作品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可以让学生真正在情感和文字上进行一次美的旅行,得到精神上的教益和愉悦,从而完成散文鉴赏课的美育功能。

附板书设计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优雅朦胧静美高洁—————————————巧用修辞

月下荷塘

静态:叶:田田、亭亭叠字

花:零星点缀

开着的--袅娜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拟人

如明珠--洁白如星星--绿叶白花如美人--纤尘不染比喻

动态:花:花香,如歌声通感

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

塘上月色

月光:直写如流水(静静泻)

雾笼着轻纱的梦比喻

叶子和花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影:如名曲通感

荷塘四周(荷塘月色)

四面的树

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阴阴的树色烟雾

灯光渴睡人的眼比喻

联系现实------高贵品格

情--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又失宁静---淡淡喜悦淡淡哀愁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2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认识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变”“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顺畅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复诵读,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写景的内容和层次。

4、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并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讨论法

情境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播放海市蜃楼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行字﹑词﹑句解释大比赛;以采访的形式体味山市之奇.)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3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骈散兼行,音韵流畅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详略适宜的写作特点。

3.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和代古讽今的作用,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奇特的夸张。

4.理解并归纳“一、爱、取、族、焉、而、天”等词语的用法。

5.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运用想象,夸张等多种手法具体描写阿房宫这一艺术形象,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加强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2.理解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秦代时,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原来的宫廷狭小,就在谓南营造新宫,面积庞大,隔离天日,到秦之都没有完工。直到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一把火将它烧毁,据说大火足足烧了三个月不灭。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现在只剩下夯工和台基,它就是阿房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

二、解题

1.文体

“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是介于散文和诗歌中间的一种体裁。《文心凋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是赋的内容;铺采摛文,指铺的手法。

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时注重铺陈和夸张;结尾多发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多个阶段。本文属于文赋。

2.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遥逸终政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三、整体把握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熟悉课文。

3.学生对照书下注释疏通例文,划出疑难。

四、指导学生自读1、2段

(一)第1段:

1.第一层:“六五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写了阿房宫的背景。

重点词:

兀:形——动,被砍光。

一:名——动,统一。

学生背诵。

2.第二层:覆压三百余里。

写阿房宫的面积。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规模气势。

重点词;北构而西折:北、西名——状

直走咸阳:趋向。

学生背诵。

4.第四层;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写阿房宫的楼阁廊檐。

重点词:

钩心斗争:古今异义。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状,像蜂房,像水涡。

学生背诵。

5.第五层:长桥卧波……不知西东。

写长桥复道。

重点词:

未云何龙:云、龙、名——动,出现之出现龙。

不霁何虹:虹名——动,出现彩虹。

学生背诵。

6.第六层:歌台暖响……而气候不齐。

写歌台和舞榭。

重点词:

气候:环境气氛。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阿房宫的兴建背景,面积,规模,楼阁廊檐,宫内的长桥复道,歌台舞榭等方面描写了阿房宫规模的壮丽。

(二)第2段

1.第1层:妃嫔媵嫱……为秦宫人。

写宫人的来历。

重点词:

辇名——历乘车。

学生背诵。

2.第二层:明星荧荧……焚椒兰也。

写宫女众多。

重点词:

绿云:绿即青,不用青,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梳晓鬟也:晓梳鬟也。

学生背诵。

3.第三层:雷霆飞惊……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写宫人的命运。

重点词:

缦之:长久地。

而望幸焉:宠幸。

学生背诵。

4.第四层:燕赵之收藏……亦不其惜。

写宫内奢侈的生活。

重点词:

鼎铛玉石,金块缕砾:把宝鼎当作铁锅,把宝石当作石头,把金子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瓦砾。

学生背诵。

总结:本段从宫人的情况和宫人的生活来写阿房宫内奢侈的生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1、2段。

2.预习3、4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指导学生自读三、四段

1.重点词:

(1)秦爱纷奢:豪华

(2)直栏横槛:栏杆

(3)可怜焦土:可怜,可惜;焦土:名——动。变成焦土。

(4)族:灭族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动——意动,以……为鉴。

2.段落大意:

第3段:写秦始皇的荒淫导致秦国灭亡。

第4段:总结历史教训,希望当世统治者引以为戒。

3.总结:

第3段用“嗟乎”紧承上两段的铺陈,转入对秦之历史教训的议论,并领起后文一叹再叹的笔调。使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揭露了秦王朝的奢侈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最后写民众的反抗,迅猛异常,摧枯拉朽。

第4段讽劝后人引以为戒,是前一段的扩展。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自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委婉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的覆辙。

三、借古讽今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借古讽今,借回领历史来向当地统治者进行讽喻,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提醒唐敬宗不要为自己享乐而劳民伤财,最终落得亡秦的下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3、4段。

2.完成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设计

阿房宫赋

杜牧

一、解题:

1.赋

2.背景

二、分析

第1、2段:铺陈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4

[教学目标]

一、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即历史性和文学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历史真实,即她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认识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同时又要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据此,确定重点如下: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以及别人对她的评价。

2.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二、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三、介绍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183;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四、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在阅读课文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后,面对荣誉和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状态。

六、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全文按自然分节,共5大段。请同学们概括出每段的内容要点。

提示概括要点的方法:

(1)找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2)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全段围绕其阐述的内容加以概括。

讨论、归纳:

第1段:荣誉给居里夫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成为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

(有一关健句:第17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荣誉降临大人物身上,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当荣誉降临到居里夫妇身上时,千百万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可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们事业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实验室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居里夫妇的生活,成了时髦酒馆里的谈话资料”,他们的工作情景也被编成讽刺剧在剧院里上演。这一切严重干扰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沉思和宁静”,所以作者说荣誉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与人们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荣誉面前,居里夫妇并没有“以新的姿态出现”,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实验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镭的丢失延缓了工作使得“两个人都很沮丧”。他们只是希望人们能为制镭工作提供帮助。

第2段:荣誉不仅没有给工作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让他们十分痛苦。(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自然段。“他们的荣誉越大,他们的不安越甚。”)

在极大的荣誉面前,居里夫妇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两个物理学家的确是失掉了内心的平静”,各种来信费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时间。她在信中说:“永远是嘈杂不堪,人们正在尽力阻碍我们工作。……不接受任何访问——但是人们仍旧打搅我;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而工作所需的实验室和盼望巳久的经费却迟迟不来。

第3、4段:居里夫妇的天性使得他们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

(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句话。“除了热心工作和恐怕荒废时间之外,还有别的原因使居里夫妇厌恶荣誉。”)

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随便;对待科学,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们穿着随便,住渔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装束像农村妇女,会赤足坐在门口石级上抖掉鞋里的沙子,这一切让追踪的美国人目瞪口呆,因为这与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实在相差太远,而当他自作聪明地想“利用这个机会问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时,居里夫人脸色严肃地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不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她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七、进一步探讨:居里夫人拒绝荣誉的&39;原因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你认为语言最生动、感情烈、含义最深邃的语句加以说明。

提示:①拒绝荣誉的原因:居里夫人具有崇高的信念和品格,她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她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为了荣誉,则得到荣誉之后,她一生追求的工作和内心的平静都被破坏了,所以她要拒绝的是荣誉带来的烦恼和不安。

②具体例子可见教参第53页。

③鼓励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八、补充阅读,进一步认识居里夫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要求:阅读《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见课本第23、24页)

讨论、归纳:

在《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说,蚕在短暂的一生中,“那样自愿地、坚持地工作着,真正地感动了我”。她以蚕自比,要在短促而脆弱的生命中,永远耐心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不问原因,不问结果。这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见教参第62页。

九、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

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开的采访报道,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2.饱含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

作为传主的女儿,作者对母亲伟大而艰辛的人生经历充满敬爱和感叹,这使得她在记述中饱含个人感情,这字里行间的浓烈情感需要我们仔细体味。例如:“玛丽只用一句话——一句她常常当作箴言说的话,一句比一部书更能表现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话——结束了这次会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的确最能代表她的科学精神,作者给这句话加上了两个修饰语,说明居里夫人就是坚持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科学职守,这是一个献身科学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饱含感情地说,就是一部书——就像自己倾心而写就的这本《居里夫人传》——都不如这句话能够这样深刻准确地昭示一个科学巨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生。

此外,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出于对母亲的同情和爱护,作者有时把人们善意的敬仰和热爱曲解为可笑的行为,对当时的采访报道也不乏讽刺意味。例如文中说:“这千百万人把他们的热心献给居里夫妇,却要换回极大的补偿!这两个学者已经赠给他们的利益(这种发现在知识上的价值,它治疗一种可怕的病症的力量)还不能满足他们。”对人们的热心和崇敬一概下这样的判断是有失公允的,这一点也应客观认识。

十、全文总结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引用了大量真实材料,记述了居里夫妇在面对荣誉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状态,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学精神。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5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度”“洯”,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6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了解史怀哲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引导学生具备博爱的品质,尊重他人他物的生命。

三、引导学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尊重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介绍作者)

二、学生自读了解作者在文中传达的人道主义思想。(自读——讨论——总结)

三、课文解析

1、作者传达的思想:尊重生命(生命:有生存意志的、有价值的事物)

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导讨论:从尊重生命的角度谈谈你对佛家语:“扫地不伤蝼蚁命”和夏天人们无情灭蚊杀蝇行为的看法。

2、作者认为应当如何做到尊重生命?

行善——爱护并促进生命,使其体现价值。(学生举例:扶正被践踏的小树)

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怀着牺牲的精神提受难的人服务。(学生举例:捐款)

互相信任,和平共存。(学生举例:和谈避免战争)

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学生举例:斡旋化解民族纷争)

3、小结:尊重个体生命——尊重群体生命——尊重全宇宙的生命

四、拓展延伸(学生讨论——老师总结)

1、关注社会

清华大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

初二学生杀母事件

关于取消死刑的提议

结论:提升思想认识,加强法制观念,具备博爱品质,尊重他人生存权。

2、关注个体

上海交大硕士生跳楼自杀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全世界自杀人数的统计数字

活着需要勇气?死去需要勇气?

结论:磨砺自我性格,增强承受能力,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强面对生活。

课后小结:本文教学效果相当好,能让作者的思想融入生活,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我的呼吁》原文阅读

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这种伦理否定这些分别,因为评判生物当中何者较有普遍妥当性所根据的标准,是以人类对于生物亲疏远近的观感为出发点的。这标准是纯主观的,我们谁能确知他种生物本身有什么意义?对全世界又有何意义?这种分别必然产生一种见解,以为世上真有无价值的生物存在,我们能随意破坏或者伤害它们。由于环境的关系,昆虫或原生动物往往被认为没有价值。但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意识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环绕我们周围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这种对生命的全然肯定是一种精神工作,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才能一改以往的生活态度,而开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价值。同时,获得这种想法的人会觉得需要对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态度,就像对自己一样。这时候,我们便进入另一种迥然不同的人生经验。

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这是道德上绝对需要考虑的原则。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和全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连。平时我都尽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觉,而怀着善的信念,时时依据事实和我的经验去从事真理的研究。

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虽然如此,我仍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单纯而持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为。一个人在世间所作的善行,会影响他人的心理和思想。我们最愚昧的错误就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思的至理名言;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尊重生命的信念要求我们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防治大众疫病的奋斗是永远需要的。我们对旧日殖民地的民众所给予的善良帮助,并不是什么慈善事业而是赎罪,因为从我们最初发现航线,到达他们的海岸以来,我们已经在他们身上犯下了许多罪恶。所以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从事这些工作时应带着感谢和奉献的心情。我相信必定有不少人挺身出来,怀着牺牲的精神替这些受难的人服务。

可是,今天我们还深陷在战争的危机里。我们正面临着两种冒险之间的选择。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另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前者不可能为将来带来繁荣,但是后者可以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幸福。我们必须选择后者。也许有人会以为他们可以利用原子装备来吓退对方,可是在战争危机如此高升的时刻,这种假设毫不值得重视。

今后,我们的目标是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不再以战争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求和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敢表白我的信心,当我们能从理论的观点来拒绝战争的时候,我们必定能以谈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战争到底是非人道的。我确信,现代人的理性必能创造出伦理的观点,因此今天我将这个真理向世人宣布,希望它不会只被当作虚假的文字看待,以致实际上根本就被置于一旁。

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的事情。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的名言;若是能够,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这不但是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希望他们能互相勉励,尽一切可能维持和平,使人道主义和尊重生命的理想,有充分的时间发展,并且发挥作用。

《我的呼吁》基础测试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伤害(sāng)依据(jǜ)铭记(míng)挺身而出(tǐng)

B.伦理(lún)经纶(lún)普遍(biàn)一叶扁舟(piān)

C.误解(jiě)平庸(rōng)昆虫(kūn)不可动摇(yáo)

D.价值(zí)生命(shēng)环绕(rào)置于一旁(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避免偏辟恶化呕吐

B.勉励历害牺牲虚假

C.领袖联袂和平吓退

D.宣布寒喧维持安定

3.选出关联词语填入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希望掌握国家命运的领袖们,能致力避免一切会使现况恶化、危险化的事情。希望他们铭记使徒保罗③的名言:__________能够,总要尽力__________众人和睦。这不但是对个人之间的关系而言,__________对民族之间的关系而言。

A.若是与也是B.若也也

C.若是跟是D.若与也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项()

A.在今天的会议上,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南辕北辙,又怎能达成协议呢。

B.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C.我们呼唤企盼人才,但作为个人自身,恃才傲物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做不可能跟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也将影响自身才能的发挥。

D.王老师一走进教室,我们都不谋而合的站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春光厂试验成功的万匹马力柴油机,具有性能好、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

B.如何迅速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一个中学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C.省反腐领导小组的有关同志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D.本届大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为主,其他行业的也有,但不多。

6.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参考答案

一、1.B2.C3.A4.C5.A

6.A(B中“至少”与后文“以上”重复;C中“并非是”的“是”多余;D中“向”应为“跟”)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7

【教学目的】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教学重点】

一、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诵读的准备指导

二、诵读和领悟互相推进

三、总结陶潜的隐士情怀教学幻灯片

【学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明确诵读要求——读出语调;读出语气;读出语速;读出语顿;读出语意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以课下题注为准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课堂教学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

(齐答:陶潜)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听停顿的特点——三字句2、1顿;四字句2、2顿;五字句2、3顿;六字句3、3顿或1、2、1、2顿。

三、研习课文

(一)、读悟第1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指名朗读本段。

思考: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设问: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二)、读悟第2段

齐读本段。

讨论: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有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有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设问: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明确:表达了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

(三)、读悟第3段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思考:本段中,陶潜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明确:(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四)、读悟第4段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五、布置作业

设计说明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重视诵读”。依据以上两点,特确定两个教学目标——诵读和领悟。

为了便于研习课文,课前必须作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布置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其中包括诵读指导、疏通课文。

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诵读和领悟互为推进,同时在感悟课文某一点内容的时候,适当地引用陶潜的其他诗句,以达到以此篇带动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反过来,对陶潜整个诗文的感知又能加深对课文内涵的领悟。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法中,群策群力,归纳提炼;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2、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注重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及从正反两方反复论证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教案 导语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那么,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古人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好文章。

二、介绍荀子

明确荀子的生卒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重点介绍荀子散文的特点和文学地位,说明本文出处。

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于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而《劝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点、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解题

从“劝”字入手,在比较古今词义不同的同时,明确“劝”在此处应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

四、学习课文

1、讲解第一自然段:

提问:本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⑴是全文的文眼。

⑵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

词语:已。

2、讲解第二自然段:

⑴请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⑵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

明确:

蓝→青,水→冰,木→轮,(金)钝→利。

以上四组都说明一个道理:蓝、水、木在外力作用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对人而言,这个外作用力就是学习。君子因其博学而且经常反省,才能达到智慧清明、行无过错的境界。

⑶分解比喻句的含义,分析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教师举例示范,用图示法引导学生分析,目的在于教会方法。然后两三个人一组用此方法解决其他句子的问题。此方法以训练思维推理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第二段为例作分析。本段用了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为此作者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五种事物进行设喻、论证。“青出于蓝”,是讲靛青从蓝草中取出,但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寒于水”,是说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比水更冷。这两个比喻句可以归纳扩展,得出:客观事物(如蓝、水)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如青),有所提高(如冰)。又结合本文所论中心事情是学习,联想一下,可得出同样道理:人只要不断学习,就会改变,就能提高。这一分析推理的过程用图示可表示为:(略)“輮木为轮”的比喻,说的是直木经过加热可以做成车轮;“木受绳则直”,木头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金就砺则利”,金属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这三个比喻说明客观事物(如直木、木头、金)经过人工改造(如车柔、绳、砺),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如为轮、直、利)。根据同样道理推论: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可见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这一分析过程,同样可以用图示表示:(略)以上的推理过程其实是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分析的目的是寻找规律,教给学生具体方法,启迪思维。

⑷总结本段中心思想:

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⑸词语:

輮、槁暴、受、就、中。

3、讲解第三自然段:

⑴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请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善假于物”的?

明确:从四个方面说明,即: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最后一句是对以上四种情况的归纳总结,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⑷词语:

致、绝、假。

四、课后作业

背诵前面学过的几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⑴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⑵“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⑶“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词语:

跬、镂、一、焉。

三、总结全文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明确:本文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四、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说理透彻的特点

五、完成习题

1、课后思考练习题。

2、基训上的习题。

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读懂原文,积累相关文言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在此基础上,将背诵全文。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9

阿房宫赋【三】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并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二、作者简介及题解

1、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着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小李杜”。

2、题解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始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七十余万,开采了大量的石料,砍伐了大批木材。可是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3、背景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本文表面上写秦因营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敬宗李湛,不可淫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三、赋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2、学生大声地自读。

3、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课上对照注解疏通全文,将疑点划出,以备质疑、释疑。

4、本文各段写了什么内容?

1节: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叙)。

2节: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叙)。

3节:结果--失掉民心,迅速灭亡(议)。

4节:借鉴--爱民保国,免踏覆辙(议)。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1、讲解第一段。

(1)补充解释

1、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

3、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

4、盘盘焉 焉:……的样子。

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

6、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

7、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8、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9、而气候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2)分析内容。

1、前四个3字句: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

2、第二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3、第三四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

4、第五句:由实写楼阁、廊檐到虚写长桥复道。

5、第六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

2、分析第二段。

(1)补充解释:

1、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2、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3、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为秦宫人 为:成为。

5、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

6、雷霆乍惊 乍:突然。

7、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9、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10、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2)分析内容:

1、第一句:照应“六王毕,四海一”。

2、第三句:写宫人梳妆打扮,着力表现其明艳动人。

3、第四五句:写宫人的凄惨生活,揭示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4、第六七句: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被践踏。

5、小结: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3、分析第三段。

(1)补充注释: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2、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

3、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4、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5、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6、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7、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2)分析课文:

1、前四句:对比人心事理,质问秦统治者的贪婪与残暴。

2、第五句:比喻、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 第六七句:写“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4、小结:由描写转入本段的议论抒情,逐渐显示文章旨意。

4、分析第四段。

(1)补充注释: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4、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

5、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2)分析内容:

1、第二句: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2、第四句: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3、第五句: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意味深长。

4、小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二、总结全文

1、揭示主题: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

2、写作特色: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0

病梅馆记【二】

《病梅馆记》是一篇精彩的小品文。文章以文人画士不爱健康自然的梅花,而偏爱梅花的病态,以至用人工矫揉造作的办法摧残梅花为例,形象地揭露和批判了清王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及其压制、摧残人才的罪恶,表达了作者要求个性解放,改革社会政治,冲破黑暗统治的强烈愿望。文章第一段,揭示产生病梅的根源。起笔先简要叙述梅的产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然后笔锋一转论述产生病梅的根源。第一层,举出有些人对梅的审美标准:“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第二层,病梅馆记,以揭示产生病梅的社会根源。第三层,写文人画士的帮凶们摧残梅花的恶劣行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江南之梅皆病”也就无可避免了。“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一句感叹,道出了作者的无尽愤慨,也为下文“誓疗之”蓄足了情势。第二段,写作者疗梅的行动和决心,写尽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压制人才、束缚思想的不满和愤慨,表达了对解放思想、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第三段,写作者辟馆疗梅的苦心。这一段,作者慨叹自己暇日不多,闲田不多,疗梅的力量有限,也就是慨叹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受扼杀的黑暗的政局。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充分表现了他坚持战斗的意志。

本文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表面处处写梅,实则处处以梅喻人,以梅议政,本体与喻体之间非常贴切。句句讲梅花,句句有言外之旨,在平易的生活小事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包含着作者的积极追求和战斗精神。

教学中可通过介绍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诵渎,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感情强烈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龚自珍及其散文的风格特色。

2.理解“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矢、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20个词语的含义,归纳“使、病、解、本、穷”等词语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做到准确翻译。

2.培养准确把握文意,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德育目标

1.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的政治热情。

2.学习作者勇于实践的自我牺牲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掌握文言句式“以……为……”及省略句,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教学难点

1.结合清代历史背景,体会作者积极要求改革,大力疾呼重视人才的政治热情。

2.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形象思维及比较阅读的方法,整体把握和理解课文。

2.师生共同质疑解决疑难,达到准确翻译。

3.组织课堂讨论,理解文章寓意,进行延伸阅读,强化知识要点。

教具准备

1.自制人物挂图,范进、孔乙己肖像画。

2.多媒体投影。

3.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

4.准备一两盆梅花盆景或照片。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1.了解龚自珍及其作品。

2.读背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把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一)

教师:同学们,我有两张人物肖像画,大家谁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出示范进、孔乙己人物肖像画)

学生纷纷回答:范进、孔乙己

教师:哪位同学能模仿一下他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和语言?

学生表演:范进拍手大叫“我中了”;孔乙己手按碟子:“多乎哉?不多也。”(其他细节也可)

教师:同学们,谁来谈谈作者描绘这两个人物的意图?或者说,这两个典型的动作和他们各自的“名言”体现了什么?

学生明确: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教师:是的,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病,千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撰文给予揭露、抨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向科举制度宣战的檄文--《病梅馆记》。

导语设计(二)

清代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有一首诗几乎人人能背诵,这就是《己亥杂诗》。大家能不能齐声背一背这首诗?

龚自珍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痛和呐喊?因为迫切要求改良的龚自珍对政治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者禁锢思想、扼杀人才的现实极其不满。正如他在《乙丙之际着议第九》里所说:“才士与才民出,则百不才督之、缚之以至于戮之。”“戮其能忧心,能愤心,能思虑心,能作为心,能有廉耻心,能无渣滓心。”一句话,就是扼杀忧国忧民之心,扼杀礼义廉耻之心,扼杀改革发展之心。针对这种现实,龚自珍写了一篇艺术性很强的小品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病梅馆记》。

(板书:病梅馆记)

二、解题

1.背景简介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强化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以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残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龚自珍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他既对清王朝的专制主义极度不满,也渴望能涌现出大批力矫时弊、拯救中国的人才。因此,他的进步思想就表现在对封建王朝黑暗腐败的揭露和批评,及坚持理想和追求个性解放的要求中。

2.作者简介(出示多媒体投影)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清代着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光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要求抵抗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文学上主张“更法”“改图”,把诗看成批评社会历史的工具。他的诗文反映了鸦片战争前夕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充满爱国热情,具有渴望变革,追求理想的精神。诗风瑰丽清奇,有“龚派”之称。散文奥博纵横,气势充沛,笔力遒劲;亦工词。龚自珍是近代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文学界是首开近代风气的人物。他的作品在当时和以后都有重大影响。

着有《定盦全集》。

三、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全文一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龙蟠(pán) 欹(qī)枝 斫(zhuó)直

D.鬻(yù)梅 遏(è)止 孤癖(pǐ)

C.诟(gòu)骂 稚(zhì)枝 广贮(zhù)

D.抖擞(sǒu) 恃(sì)倚 喑(àn)哑

参考答案:

D(恃shì;喑yīn)

3.学生先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课文,然后学生讨论疑难之处。

出示投影: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则无景 景:景致

B.斫其正,养其旁条 斫:用刀斧砍

C.毁其盆,悉埋于地 悉:全

D.安得使予多暇日 安:平安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②以天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病。

④既泣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A.②⑤ B.①④ C.③④ D.④⑤

(3)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以”的词性和意思相同的句子 ( )

A.梅以曲为美 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C.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D.以其智力为也

E.有以文入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参考答案:

(1)D(“安”应释为“怎样”)

(2)A(①③名词用作动词,④为动用法)

(3)AC(A句中的“以”与“为”组成“以……为……”的格式,“为”后是形容词,“以”是动词,“拿”的意思。B句中“以”前表动作,“以”后表这种动作行为的目的,这种格式中的“以”是连词。C句格式与A句相同,只是“为”后是名词。D句是“以……+动词”的格式,“以”后一般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这种格式中的“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E句格式同D句,“以”也是介词,但意思是“把”)

4.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读出情感、气势。

教师指导:“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是一组排比句,读时要一气呵成。“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锄其直,遏其生气”要读出悲愤之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要加重语气。最后一段要读出深沉感慨的语气。

四、口译课文,疏通文意

1.投影显示口译要求。

①口译时,实词“曲、直、欹、正、疏、密、绳、斫、删、夭、遏、棕缚、纵、顺、毁、解、贮、诟、厉、祸、烈”必须落实。

②省略句要根据语境补出省略成分。

2.学生口译,教师指导,要做到口译准确。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翻译。

①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又不可以使天下的人,砍掉笔直的,删掉繁密的,锄掉端正的,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那些倾斜、稀疏、弯曲等畸形的梅树,并不是那些整天忙忙碌碌地只求挣钱花的农民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所能做到的。

③纵之顺之,毁其盆,悉理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放开它们,使它们顺着(天性生长),毁掉那些盆子,(把梅)全都种到地里,解掉它们棕绳的束缚,以五年为期限,一定要恢复它们(的生机),保全它们(自然的形态)。

3.学生讨论概括文章大意。(见下面板书)

揭病梅之根源

病梅馆记 写疗梅之行动

表疗梅之决心

显疗梅之意志

4.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品味文章之意蕴。

五、学生自由谈整体感受

明确:①文章写疗梅,其实是挽救人才。②文章表现了作者的一腔愤激之情。③对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人才的抨击。

(解说:对学生所谈感受,不必强求一致,应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为下节课的深入探究作准备)

六、课堂小结

经过讨论发言,同学们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文章的主题意义,但你们是否注意到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且受诟厉”却终不改“疗梅”之志,并发出“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的呼唤,这又说明了什么?希望同学们结合课后作业思考。

七、布置作业

分发资料,完成资料上的要求。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1

一、基础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蚯蚓秋老虎裘皮服装挥斥方遒

B.佝偻狗腿子勾心斗角苟延残喘

C.末了没奈何莫名其妙含情脉脉

D.踟蹰脂肪酸知书达理执迷不悟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B.王回深父C.后之视今,由今之视昔D.而卒莫消长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徐来,水波不兴徐:慢慢地。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故:缘故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深巷寒犬,吠声如豹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5.下列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此余之所得也

B.不能喻之于怀

C.亦将有感于斯文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二、精段选读(15分,每小题3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怡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因:因为。

B.虽世殊事异。殊:不同。

C.临文嗟悼。临:面对。

D.录其所述。录:记下。

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放浪形骸之外

B.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C.夫人之相与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8.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其所之既倦。②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④引以为流觞曲水。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9.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己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为)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0.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的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三、延伸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5题。(18分)

(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qī,倾斜的意思)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的人),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止响腾余歇(余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乃石名,归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流庶(众多)峰,皆可以斯(这,指“石钟”)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记。(李渤《辨石钟山记》)

(乙)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选自曾国藩(《石钟山名考异》)

1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有幽栖者,寻纶东湖幽栖者:隐居的人B.次于南隅次:临时住宿

C.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重浊而模糊D.聊刊前谬刊:刻印

12.甲文中的“幽栖者”“白鹿先生”与李渤三者是什么关系?(4分)

13.写出《石钟山记》中与甲段文字意思相应的句子。(4分)

①与“?止响腾余歇”相应的句子是

②与“如善长之论”相应的句子是

14.按下列问题要求用有关原文回答。(5分)

①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1分)

②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何态度,在甲文中他是怎样表明这种态度的?(2分)

③曾国藩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的观点是什么?他的根据是什么?(2分)

答:观点是()根据是()

15.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写道:“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你对这种说法有什么认识?请就此问题分小组讨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22分)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槔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槔,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槔,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桡:弱。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③政廷:执法官。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私:私欲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今诚利,将军何死

夫子何哂由也

D.以父行法,不忍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8.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文中有关人物“动必缘义,行必诚义”的一组是()(3分)

A.①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

②正法枉必死

B.①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

②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

C.①遂伏剑而死

②于是乎伏斧槔,请死于王

D.①不去斧槔,殁头于王廷

②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槔”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20.把下列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复于王而遁。(3分)

译文:

(2)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4分)

译文:

(3)正法枉必死。(3分)

译文:

四、(50分)

21、自然,是崇高而有博大的。面对自然美景,王安石、苏轼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王维则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其实,自然中的很多东西,不仅令我们深思,还常常使我们感动。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尽量要以记叙文的形式,写出自己独有的经历和独到的感受来。题目自拟,立意自定,800字以上。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2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2、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理顺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归纳王佐良回顾的几段去图书馆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由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和充实。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2、写作背景

有一段时间,社会流传着“读书无用论”,这是一种否定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思潮。作为一个读书人,王佐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读书热情。

3、作者介绍

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4、题目解说

“上图书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表明文章所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和感受。

5、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9)上图书馆的经历;

第三部分:(10)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6、全文分析

1、文中主要记述了哪几个图书馆?

明确:

“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明确:

时间顺序。

(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

3、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4、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5、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6、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7、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收获?请简要概述。

明确:

①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

②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

③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

④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情感;

⑤认识到人类的高贵、伟大。

四、拓展资料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3

今年我担任高一7班的班主任和高一7班、高一2班的语文教学。我深知高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关键的学年,这关系到他们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背记的习惯。首先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的。此外,我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做好课内外学习笔记。不仅要记课内的知识、扩展的知识,还要主动去记自己平常接触到的课外知识。

2、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阅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文以载道,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就离不开与伟人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和交流。阅读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大师为伍,让学生们受到人格和思想上的潜移默化。而且学生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学生影响。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再者说,从应试来说,也必不可少。阅读,开拓其视野,丰富其内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慢慢上升。所以,本学期,我让学生们购买一两本名著,进行每周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在寒假和暑假里,也会让他们继续阅读,保持好这个良好习惯。

3、动手练笔的习惯。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对他优秀作品的高度盛赞。好的作品离不开频繁的练笔。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讲起话来那是滔滔不绝犹如长江之水,可到写的时候,却是吞吞吐吐犹如挤牙膏。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而且要有500字左右。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讲小故事或者名人名事,然后学生发表评价。还有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并且把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将发言纳入小组得分中。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时刻学习,不断反思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直都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新老师,更是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无论是向其他老教师学习,观摩课堂教学实录,还是进行文本阅读,都不可或缺。我在教两个班语文的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有时候占据了我过多时间,使得我还不能够有太充分的时间进行大量学习。本学期我跟着科组老师去了三亚一中、海南中学进行课堂观摩学习,也参与了网上教学交流,还听了本校老师的语文课和其他课。只是后者的听课数量还太少,下个学期我将在做好班主任工作、自身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听课、学习力度,不断完善自我。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4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体味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学习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法学习主题,圈点批注法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学习绿色所象征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绿,是生命的舞蹈者,是大自然的天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它是多么使人迷醉,让人向往!中国现代散文家陆蠡,他对“绿”情有独钟,痴心的想把“绿”囚禁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优美散文《囚绿记》,感受作者的囚绿情结。

二、作者介绍:学习新课内容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作者情况

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他1933年开始散文创作,前后共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即《海星》《竹刀》和《囚绿记》。1942年4月被捕。在监狱里,面对刑审,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不久即惨遭杀害,年仅34岁。陆蠡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均极短暂,作品也不丰盛,但他卓异的人格和独特的文格都将魅力长存。

三、检查预习情况: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给《囚绿记》的生字注音

嵌(qiàn)瞥见(piē)了(liǎo)截爽直涸辙(hé zhé)移徙(xǐ)揠苗助长(yà)婆娑(suō)猗(yī)郁蕈菌(xùnjùn)

四、研读课文

从字词的掌握情况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还是不错的。下面我们来研读课文。

当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马上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在第一模块学过“优美的汉字”,知道“囚”是会意字,本意是把一人关起来,它使用的对象一般是人,但作者在这却给文章起名为《囚绿记》是不是有些欠妥,动宾搭配不当?还有疑问就是:他为什么囚绿?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想法?(找同学们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用反复诵读法来学习这篇文章,解答同学们心中的各种疑惑。

一读:快速浏览课文,通过解决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1、文章题目是“囚绿”,那文章哪几自然段是写囚绿呢?

2、作者在囚绿之前、之后又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类似“囚绿”这样动宾结构的二字词语概括文章其他部分内容,理清全篇思路。

3、通过浏览课文,同学们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绿怀有怎样的情感?(感情基调)

(1——4段):“遇绿”;

(5——7段):“赏绿”;

(8——12段):“囚绿”;对绿的喜爱之情。

(13自然段):“放绿”;

(14自然段):“念绿”。

二读,找出“绿”的特点,体味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

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通过回答下面问题体味文章感情变化。

1、绿有什么特点使作者对它如此喜欢?

生命、希望

美、青春

绿色、爱、幸福

渴望光明自由

倔强固执、坚贞不屈

永不屈服

2、这种喜爱之情,文章通篇如湖水般平静还是有层次的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文章每一部分是如何体现这种情感变化的?喜爱之情逐层加深,不断变化的。

第一部分,因绿而毫无犹豫地选择了一个矮小潮湿的房间。

第二部分,从作者“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天天望着窗口常绿藤的生长……·(细节描写)作者像对自己孩子一样时刻关注常春藤每一个细微变化看出作者对绿的喜爱。

第三部分,作者对绿已经爱的着魔,于是产生自私的念头,想把它独自占有,于是因爱而囚绿。

第四部分,放绿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体现喜爱之情。

第五部分,一年后仍对其念念不忘体现喜爱之情。

教师小结:同学们找的非常好,文章感情把握很到位,我们把同学们的发言梳理下做个小结:

文章表现的对常绿藤的喜爱之情,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遇绿、赏绿、囚绿、放绿、念绿,作者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对绿的爱。文章最后,一年后还在怀念并“期盼再见”曲折有致地表现了我与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经历。每一步都有感情的深化,一步步地把喜爱绿色生命的浪潮向前推进。

还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那就是作者对这绿常春藤的称呼的变化:绿影——绿色——绿友。这称呼的变化也充分体现出作者对绿的感情在不断加深。到“绿友”,作者已经把这常春藤枝条赋予灵性,把它人格化,当做自己的挚友,可见作者对它的爱之深。这也回答了我们刚上课时的疑问——为什么题目叫《囚绿记》。看来课文题目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很有新意——起的很别致,吸引读者阅读下文。这种写法值得大家写作文时借鉴。

主题探究一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那株常春藤,你接受作者“囚绿”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吗?你对爱有什么新认识?请同学们用小练习“爱不是……而是……;不是……而是……”或“爱不是……不是……;而是……而是……”来挖掘文章主题,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

如:爱不是占用,而是付出;不是伤害,而是疼爱。

我们用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一句话做总结“爱,不要成为囚”(大屏幕内容)

主题探究二

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仅为了表达对绿的喜爱,有没有更深层的涵义?文章还有哪部分值得我们品读、挖掘,我们却没注意呢?请找到这些地方,深层挖掘文章主旨。(提示:我们再结合绿的生命特征以及作者创作背景来挖掘文章主旨。)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写作的特殊背景,表现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使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从历史课上我们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更是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开始。写于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之后。当时,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他们赶出中国,争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为每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的心声。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陆蠡作者看到祖国命运想到一年前被自己囚禁的常绿藤,不免感慨万千,写下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大屏幕)

小结:文章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安宁。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通过写绿枝条抒发爱绿的情感,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它象征包括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象征)。而作者最后的念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暗示)。我们从中也窥见作者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一文也起到了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三读,品味语言

本篇文章语言纯朴、清新,并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非常优美。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划出自己喜欢的或能打动你的词、句,细细咀嚼、体会。具体语句如下:

1、排比:“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2、比喻:“我怀念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运用比喻,抒发了作者对绿的渴望和喜爱。

3、反复:“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

4、拟人如:“有一天……会和我面生吗?”“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等等

这句话表面上写自己离开北平后还一直挂念曾被自己幽囚的绿色,极写了对绿色的思念。其实这句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也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地无限期望。运用问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5、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比喻的修辞方法,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优美生动的语言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真切感人。

作业: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是我们同学在作文时都比较欠缺的,我们要加以借鉴。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练习。(看大屏幕: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写“我要借……来比喻……,我要借……来比喻……”或“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

剩下时间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一段或你最喜欢一段。读时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和重音,细细品味语言,体味作者表达的感情

高一语文教案怎么篇15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让学生端正面对过去的得失成败的态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认识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和道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时筛选及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活动安排:

一.唱。全班齐唱《童年》。

二.写。让学生每人准备两张小纸条,分别写上自己最伤心的和最快乐的一件事,不署名。然后折好,分别放在左右手心上。(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现在你的左手重还是你的右手重呢?(学生回答)好,有同学说左手重一点,也有同学说右手重一点。那么,到底在你们的心底,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在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前,让我们来看看,胜利考上北大的王海桐师如何看待的。

三.读。研读《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思考:

①分点简要概述王海桐伤心与快乐的往事

②王海桐以什么态度面对这些往事?她以怎样的感情述说自己的故事?你有何感受?

⑴作者简介

王海桐,1983年9月26日生,20__年在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中毕业,是当年四川省理科高考状元,以713分考取了北京大学金融系。高中时期最爱看的书是《金锁记》、《灌篮高手》、《蔡志忠漫画》等。

⑵基本解读

“梦”是年轻人的理想、年轻人的追求。上北大,读金融是王海桐的心愿。虽然她一直都成绩优异,但在20__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一直不大自信,北大是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一个美丽而羞涩的梦。高考过后,她怕自己和家人失望,一直都不敢看报纸刊登的试题,也不敢去核对分数,所以在她“寝食难安只渴求一张北大金融系录取通知书”,突然听到自己是四川理科状元的时候,竟是“不敢相信的木然”,本文真实地记载了一个高中生面对成功,面对实现自己理想时的内心感受。由于真实,由于作者的年龄、生活的背景与现在的学生十分接近,本文有可能触发学生的各种感受和引发出各种思考。学习时,不宜用文章分析法的形式进行,建议从课文中选取某些问题作研究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为让学生如作者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反思了解自己和了解外部世界,从而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在学习的活动中要让学生注意,不论引发的反思与思考的原因是什么,在反思的过程中都要有一个标准,以此来衡量我们的行为表现。这些用来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别人的,或者是自己过去的表现。所有比较推论的结果都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各种情绪的反应,比如自豪感、罪恶感、满足感、或者愤怒,这都是取决于学生是如何进行归因的,因此教师要留意这些反映,做好及时而适当的调适辅导。

可以引发学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以引起讨论的参考点有:

①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索】。

②我不是一张平铺的考卷,我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

③我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我愿意写我的困惑与思考……

④“海桐”的名字寄托了作者家人的希望,作者对它也有另一番的解释。你从自己的名字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⑤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暗示与判定下肯定自己的价值。可总有些时刻,别人的期许我们难以达到,别人的判定让我们灰心丧气。

⑥我常常被锁在屋里倾注于风琴、字与连环画。因为有着苛刻严厉的父母,我有了很多别样的记忆:我用幼稚的'

童音背李煜的词《虞美人》,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叔叔阿姨的掌声;在逃风琴课后,我被罚跪在小凳上一整个下午,并被剥夺了晚饭,在被风琴老师批评练习不认真后,妈妈一边打我手心,一边一字一顿地说:“要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做好,否则就别做。”在小学第一次考试得了99分后,因怕被父亲责备,我躲在门外小道上哭,不敢回家……

⑦你选择了鱼肉的美味,也就选择了鱼刺的纠缠……

⑧我只想表达纯粹的自我感受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即使笔触稚嫩又如何呢?我16岁,稚嫩是我的权利,也是我的生命特质。

⑨我到底害怕什么呢?是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达到别人的要求,还是自己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

⑩他们都在那里,一遍遍温柔而坚定地对我说:“你能行,你能行。”这些呵护是我所有信心的来源。

四.习题解说

⑴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本题主要是从引导学生多元读解、个性化读解方面进行设计,三个小题都是希望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进行阅读,对文本意义再一次建构,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特有的分析和判断。在交流、讨论、对话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对课文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会对课文的整体性透视具有不同层次的合理性。

严格说,三个小题都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但不等于学生就可以天马行空地任意发挥。阅读的理解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层面,如回答“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731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感情信息,必须与后文的内容联系回答,“你觉得作者在成长的岁月里,有过遗憾吗?”也必须根据课文回答,不能脱离课文架空分析。高考是社会的敏感话题,也是高中生必将面临的人生选择,高考基本是人人都参加的考试,但“状元”只有一个,如何正确对待考试,这不但是学生,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你对‘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就是希望广大的师生能对此作出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方式是多种的,学生的“”是其中的一种,在日记中学生可以比较客观地对待自己,赏识自己,批评自己。如果学生愿意,教师可以收集起学生的各种“梦想”,与学生一起交流

五.教师小结研读活动,引出下一活动。

师:同学们,伤心与快乐到底孰轻孰重呢,在“北大之梦”面前王海桐选择了与伤痛潇洒干杯,获得了前进的力量。现在,我们刚升高一,在我们的前方同样有一个美丽的大学梦在等着我们去实现。所以,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两个箱子——“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小活动:学生分别把刚才的小纸条放“心情回收站”、“快乐加油站”。

六.教师小结本节活动

七.布置作业:准备下节课的“我的故事”的演讲,要求联系自己升中考的亲身体验,讲述一个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相关文章

    4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