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热门文章 >

出伏2023年是几月几号

| 丹梅0

出伏2023年是几月几号

2023年出伏时间:8月20日,星期日,农历七月初五。

出伏养生滋补八个误区

1、不能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不能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3、不能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4、不能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5、不能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芹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

6、不能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7、不能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8、不能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出伏是不是就不热了

一般情况下出伏以后不会感到炎热,出伏代表出了伏天,气温逐渐降低,暑气也暂时告一段落,天气会越来越凉爽,并且还会感受到一丝的秋意,不过在南方一些地区,在处暑的尾声中,还会感受到高温天气,也就是传说中的秋老虎。

出伏代表秋季的到来,天气开始逐渐变得凉爽,尤其是在早晨以及傍晚时温度差较高,能够感受一丝丝的凉意,但是个别地区在中午的时候,还会感受到炎热,过大的温度差导致人容易感冒,需要随时携带披肩,防止受风。

出伏之后天气凉爽,人的食欲感也逐渐恢复,此时正是进补的好时机,多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以及维生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以及水果,能够弥补“苦夏”后身体的损失,增强体力,为越冬最好准备。

出伏多吃这三种食物

多吃碱性食物

出伏容易秋乏,秋乏与体液偏酸有关,多吃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蔬菜是碱性食物,能中和肌肉产生的酸性物质,消除疲劳。

多食用酸味食物

多食用酸味食物,不但能够补益肝气收敛肺气,而且多半还能起到生津止渴、健脾消食、增进食欲等作用!

多摄入滋阴润燥食物

秋季燥字当先,所以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养阴防燥,这时要多吃一些清心润燥的食物来消除秋燥。

出伏的计算方法

出伏时间为入伏后的30天或40天,每年入伏时间没有固定的日期,可按照夏至三庚的口诀进行计算,也就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时间为10天,中伏时间为10或20天,末伏则是10天,每年三伏天在7~8月份之间,通常可维持1个月的时间。


    相关文章

    4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