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篇1
内分泌是我实习的第二个内科科室,在这度过了很开心也很充实的四个星期。我不仅学习到了专科的理论知识以及专科的操作,更加巩固了我的基础操作能力,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学习之外的乐趣。非常感谢带教老师!
首先,相对于脑病科的繁忙,这里的氛围比较轻松。平时和病人除了执行医嘱之外,还有比较多的交流空间。每天下午的三点到四点,病人可以到科室大厅练习八段锦,强身健体,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的平台。除此之外,老师也会安排时间给病人进行小讲课。在这之中,也有很多交流。在这样子的氛围中,吸收知识也显得很开心和轻松。
再者,对于内分泌的专科知识得到了丰富。如熟悉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类型及作用,胰岛素笔、胰岛素泵的使用,糖尿病足的护理,甲亢危象的表现及护理。同时我学习到很大专科的操作,如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泵的使用,血糖监测。还有中医操作双柏散水蜜敷;穴位贴敷;耳穴疗法。在这段时间里,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都是平时操作时不大注意的地方,比如留置针封管时,老师教给我一些技巧,如何才能防止血液回流到夹闭的管道上面。在注射胰岛素时,老师纠正我的不规范之处,告诉我那些地方做的不足,给我示范正规的操作。非常感谢老师。
在这个科室觉得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于自己的表达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向病人介绍胰岛素笔的使用时,未能讲得流畅连贯和通俗易懂,思维有一点儿混乱。这些还有待以后的加强,不断练习,充分熟悉材料。我相信我可以做好的。
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篇2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多么神圣而光荣的一个称谓,但我听着犹如千斤重担,压力大于动力,平常我们一直都在做健康教育,让我独立出来专门做,我该怎么做啊!还是象平常一如既往的做吗?肯定是不可以的,我怎么才能对得起这光荣而神圣的称谓呢?难道科室的人说我是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就是了吗?给我挂一个专职教育护士的头衔我就是了吗?在久病成良医的患者面前我能自信的说自己是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吗?仔细称量自己,我心里比没把握一针见血还虚,说真的,很感谢两位护士长给了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李红护士长说:“白林,相信你,八月你就自己摸索着干吧!”
仔细回顾我们平时的健康教育,我们做了病房的一对一教育,集体教育,每月一次的大型多媒体教育,甚至患者的分层分类教育,成立了患者的泵友协会,病友之家,病友俱乐部,尽管形式多样,我觉得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所做的几乎都是惯性在做,例行公事的在做,究竟收益如何?没去认真的评价过,设置专职的教育护士,我如何才能在以往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呢?我想我首先要把我所做的、所负责的事情真正落到实处,宁愿病人不叫我杨医生,叫我杨教育,怎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杨教育我还在探索总结之中,我就把我八月电话回访的真实情况供大家分享一下。
总所周知,电话回访可以为出院后的患者提供恢复期指导及健康指导,促进医院改进服务,提高水平,为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巩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拓宽服务领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防止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护士核心价值得以体现,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我科把电话回访内容定为5条:
1、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
2、了解出院后的用药情况
3、给予恰当的相关护理指导
4、征求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5、提醒患者门诊随访时间,现就八月的回访做个统计分析:
内二八月共出院225人,其中肾病138人,内分泌87人,
从出院的病种统计:肾病的蛇咬伤患者11人,蜂蛰伤14人,酒精中毒7人,农药中毒10人,百草枯中毒5人,药物过量3人,鼠药中毒2人,co中毒1人,毒菌中毒2人,食物中毒2人,中毒病人合计56人,肾病综合症21人,肾功不全不全及尿毒症34人尿路感染20人,其余病人7人;
内分泌的出院病种统计:糖尿病42人,甲亢12人,甲减8人其余疾病25人,
从年龄统计:60岁以上的病人145人,60岁以下的病人80人,
从城乡统计:由于没登具体地址,估算了一下,内分泌本城区患者占50%,其余50%是异地城区外的,肾病的患者本城区可能只占30%,异地城区外的占70%,
从电话回访结果统计:肾病患者:电话打不通有14人,电话错误3人,无电话9人,连续三次无人接听7人,关机4人,电话提示空号15人,死亡6人;
内分泌电话回访情况统计:电话打不通6人,无人接听5人,关机4人,电话不存在3人,停机1人,电话留错1人,无电话3人,死亡3人,
从电话接听者统计:内分泌家属接听10人,肾病家属接听96人,1例邻居接听,
从电话回访时间统计:1小时最多回访40人,225人大致要花56小时,
从回访意见统计:肾病有2人有意见,内分泌1人有意见。
经以上统计分析,体会如下:
一、更进一步明白了电话回访的目的和意义:
1、电话回访可以提高医院服务的层次:相当于医院的“售后服务”,完善医院的“服务环”;
2、医院信息收集:在随访过程中收集病人对医院运行环节中的意见,作为医院工作改进的依据之一。
3、稳定病人群:通过电话随访,提升医院的服务效果,使病人成为中心医院的忠实“客户”。
二、电话回访的注意事项:
1、医疗安全尺度的把握:电话回访的主要目的是给患者带去医院的问候,而非远程的医疗,回答患者医疗上的问题需慎重,避免简单的判断和随意指导;
2、回访者的规范把握:因为致电者代表着医院,电话用语必须得体灵活,应对意外问题从容大方,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3选择适当的回访时间和地点,我们选择的时间段为15:00~17:00,尊重患者或患者家属,称呼得当,语言措词得体,对患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会谈内容的保密,不暴露患者隐私。
三、电话用语要规范:
电话回访是医院服务的延伸,访问者代表了医院,因此,用语及访问内容、程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体现医院服务的标准化。一般而言,电话回访需遵循以下规则:
1、接通电话后,先确认病人身份,再自我介绍,说明致电的目的。
例:您好,请问您是__吗?我是中心医院的健康教育护士__,这次给您电话是对您的出院回访。
2、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询问病人出院后的疾病康复情况,给于适当的指导。在回答病人的问题时如果你无法确认或你认为非正常的情况,建议病人就诊。需要定期复诊的病人,给于提醒。
3、通话结束,询问病人此次住院有无意见及建议,并对病人的配合治疗表示感谢。
例:请问您在此次住院期间对我们还有什么意见及建议吗?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配合,再见。
4、等对方挂机后再搁下话筒。
四、电话回访中问题探讨及原因分析:
1、从病种情况分析,肾病科的自杀中毒病人一般很不情愿再提伤心事,即便电话打通说明来访目的,若是患者本人基本都要挂断,农药中毒患者,只有出院前两天才对住院期间的人和事有正确的判断,值得探讨的是:是不是每个病人都必须回访,象酒精中毒的患者也需回访吗?
2、从患者的年龄来看,60岁以上的人居多,电话号码基本留的是家属的电话,很多家属留个电话就走了,他又不照护病人,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情况很多人都不熟悉,导致回访效果不尽人意,或者难以回访到患者。
3、资料登记不完善,譬如通知患者来听课,肯定是本城区的才容易来,可是从登记资料中无法确定患者是哪里的人,而只注明病种,不知道患者的治疗情况,譬如:糖尿病患者就无法分清病人是在吃药还是在打胰岛素,尿毒症患者是否在血透,这些信息不能准确掌握,回访时会降低患者对回访者的信任度。
4、电话回访的时间不合适,电话回访中,接电话的很多都是家属,有的人在上班,有的人在开车,有的人在麻将,有的人在外地,这些不恰当的时间都会导致回访效果不理想,甚至会起反作用。
电话回访是我们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家庭护理的便捷方法,做得完善和有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期待有更合适的病人资料管理方式,我们科将继续探索,也希望各位同仁有更多的建议和办法,谢谢!
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长。糖尿病是由各种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主要以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治愈可能性不大,因此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很重要。在内分泌实习的一个月中,我深有体会,大致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和各位病友共勉。
1、 严格遵守医嘱注射胰岛素和服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所开出的遗嘱严格注射胰岛素以及服药,并且应定期检测血糖,定期门诊复查。很多病友觉得在病房一天七次检测血糖很痛苦,甚至觉得对测血糖产生恐惧,觉得没有必要。我想指出这点误区,严格遵守胰岛素注射的量以及定时检测血糖对于医生下次给患者调节胰岛素的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胰岛素的过量和少量使用,都会影响患者的血糖,所以要严格执行。
2、严格控制饮食
很多糖尿病患者总是会向我们抱怨,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觉得非常痛苦。在此我想纠正误区,不是不能吃,是凡事都要少吃。家里煮的饭菜一定要少油少盐,尽量是吃的清淡一点。水果的话也不是都不可以吃,想樱桃可以增加人体内胰岛素的含量,草莓可以帮助降低血糖,这些对于自身有异的水果可以适当吃点。
3、多多运动
除了严格注射胰岛素,口服药物,还可以适当的运动。餐后一个小时以内适当的运动对于血糖的控制也是受益良多的。当然运动的话,不提倡剧烈运动,例如散步,竞走这类有氧运动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4、保持心情愉悦
我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郁郁寡欢愁眉苦脸的,心理学家曾指出心情愉悦对于疾病的控制与恢复是有很大的关联的。所以建立患者多听听音乐,看看杂志,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自己。
我相信只要大家做好以上几点小建议,对于血糖的控制定会有帮助,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
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篇4
来这里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龄的爷爷奶奶,机体主要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即所谓的糖尿病。他们需要的不光是药物及相关知识的指导,更主要的是自身饮食习惯和运动方面的达标。然而在有的时候,病员并不怎么理解我们医护人员的做法,也许他们对该病的认知还有所欠缺吧。
记得是在__月23日那天下午,按常规我们需要给病员在餐前30min注射胰岛素,以防止进食后血糖过度升高而加重病情,同时为防止注射胰岛素之后可能发生低血糖等严重并发症,我们要求在这30min内严禁外出。然而一位中年男性病员则要求同他的家属(一个10来岁的小女孩)打针之后出去吃饭,也许是吃烦了医院的送餐,也许是想和女儿出去逛逛吧,他的理由很简单:平时也是打了针出去吃的。我们拒绝,并为他讲诉了低血糖的严重性,而这些好像比不过他要出去吃的欲望,而后,他出去了,并没有打针。我不知道,病人为什么不信任我们医护人员,却为什么要来医院治疗?
当我们把大多数病员的胰岛素打完之后,才发现他离开了病房,打了联系电话也没有接,也许有点耍性子吧,可重要的是他的胰岛素笔不见了,我们猜测是不是他自己拿去打了,因为那毕竟是他自己的身体,可是在病房并没有发现他……一个小时过去了,他来到护士站说:“记着,今天晚上我没打胰岛素,明天血糖升高了你们要负责!”作为一个病人,比他身体更重要的好像是我们,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要求我们给他监测血糖,而是强调我们没有给他注射胰岛素,而我们没有打针的原因却在于担心病人发生低血糖。终究我们还是需要调解,只要他在我们科室,他就是我们的病人,我们对待病人不是应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吗?
有了解到,他在意的是同一个病房的刘伯伯也是同样的情况,而他却可以下去吃饭,他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可是刘伯伯好像撒谎了,他给我们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晚餐我们才同意的。对于处理这类问题,我的语言好像有些欠缺,仅对于他的歧视,我说是一视同仁,其他的都是作为一位倾听者。然而我的老师来了之后,直接针对他的病情提出:监测血糖按医嘱处理是否需要输入胰岛素;低血糖的严重性;之所以严格要求的出发点是在于关心病人。后来他平息了,第二天发现是他的家属拿走了胰岛素笔……
内分泌病人的病情没有其他科室的那么危急,他们需要的是疗养,慢慢改善,却使得他们轻视了自己的病,血糖一天天升高了又降低这种内在的改变让他们对自己病情改善不是很了解。不过我想说,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极其必要的,每位医护人员的管理方式可能不同,但对于病人的管理应该统一严格要求,一视同仁。将每一位病人配定特定的老师,我想信任感应该更容易建立吧。
关于内分泌实习心得篇5
没下科室前对内分泌科的认识还真是不深,以为就是给糖尿病病人测测血糖打打胰岛素,可到了科室,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才感觉到,自己对内分泌科的认识很肤浅。时至今天,内分泌科实习工作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收获颇丰。十分感谢内分泌科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教导,让我们这些实习护生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
在这个科室里,我们第一次给病人打胰岛素,第一次接触胰岛素泵,每天早上都需要给病人打钢针以及肌肉注射。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带教老师耐心地指导我们每一项操作,指出我们的缺点和不足,使我们的操作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记得有一天早上,我跟带教老师去打针,病人看我是个实习护士不太愿意让我打,在老师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我在病人手背上找了根最有把握的血管进了针,见回血、松止血带、松拳、打开调节器一切都很顺利。病人还夸我:“我血管不好,昨天还挨了两针,今天你一针见血还不疼呢”。感觉一天的美好心情从清晨开始,后面几天去给她打针时也不会再因为我们是实习生而不愿让我们打针了。
在内分泌科可能最多的还是给糖尿病病人测血糖,每天每人至少都要测7次(空腹血糖、三餐之前的血糖以及三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我每次去给病人测血糖时都问问他们“爷爷/奶奶,今天我们测哪只手指头呀”,他们伸出像筛子样的手指然后每个手指捏捏,最后无奈的说“随便吧,都很疼”。我也去测过血糖,测之后的一天时间里一按到测过血糖的地方就疼,特别理解他们的痛,所以每次测血糖都尽量的给他们减轻疼痛感。
在这个科室我们有很多机会去学习,全体同学参与了“师生实践教学”小讲课,受到了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参加了昆明医科大学85周末校庆义诊活动,去听了三生制药公司举办的“三生优扬”泌“自由”昆明城市护士学习会。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作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不及操作技术要过关,还要有丰富的知识。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受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们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在接下的实习生活中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提自身高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