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读书心得 >

读圣经后感想和心得

| 陈惠21147

《圣经》中,有着多许许多多的小篇故事,几乎每一个故事都讲着上帝耶和华和以色列人的事。以色列人对他崇拜和信奉,他就使以色列人发展壮大,并在当中寻找着一个又一个的先知引导人们。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圣经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读圣经后感想和心得

圣经读书心得体会1

圣经中很多次序是不能更改或者颠倒的。文章排列从《创世纪》到末尾的《启示录》,讲的就是人类自我的觉醒,从自我到自我解放到超越自我的过程;讲的就是一个老亚当蜕变成一个有耶稣基督生命的新人的过程;是一个自我自私的灵魂蜕变成一个有爱有社会责任感乃至于有历史责任感的过程;它是一个人生的历程,也是一个信仰的历程。

在创世纪中上帝第六天造人同样是不可改变的。上帝先造天地万物,再造人。为什么不改过来,先造人先呢?那是因为上帝启示告诫我们:人类的生存活动离不开大自然,是阳光雨露,是大自然哺育着我们,大自然在前,我们在后,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可以破坏大自然。

人类有了智慧和聪明,就会自以为是,取得一点成就就会忘乎所以。当人类在造巴别塔试图与上帝一争高低争夺荣耀的时候,上帝击打了人类的狂妄与骄傲。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离开,是一种情感和心灵的断奶,离开父母,表示我们已经独立,包括了思想和人格的独立。与妻子的连合不单只是肉体的,还包括了灵魂的结合,所以才有可能成为一体。这是一种优于动物的人伦的美。

圣经读书心得体会2

我认为《圣经》中最富智慧的人莫过于所罗门。他在向耶和华祈求的时候,就显出智慧来;不求金银、不求长寿、单求智慧。耶和华应允了他的祈求,赐给他无比的智慧,是超前绝后的智慧。以至他的声名远播。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要听神赐给他的智慧话。示巴女王怀着仰慕和疑惑的心来到了耶路撒冷。见到所罗门,她用许多的难题试探所罗门,所罗门用他超绝的智慧给她一一解答。以至示巴女王诧异的神不守舍。对所罗门说:"以前听到你的风声,我还有怀疑,今日一见,才知所传的还不及真实的一半。 " 列国向他臣服,给他献上各种贡物。因此所罗门的国度富有,金银堆积如山。所罗门的开销也是惊人的:他一日的饮食,肥牛几十只,羊一百只,还有各样的珍禽异兽。他所享受的,也是以色列国绝无仅有的。他以他的智慧,谛造了以色列国空前的辉煌,他在大卫的基础上,建造了圣殿,奠定了以色列民敬拜的中心。他为自己建造了宏伟的王宫。他以他的智慧讲论昆虫走兽以及花草树木,更以其智慧写出了在圣经中赫赫有名的箴言、雅歌、传道书。 一位超绝智慧的拥有者,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位聆听神话语的人,一个神的代言人。 当我们看到雅歌书中那纯美的爱情,看到箴言那充满哲理的词句和传道书中那透彻人生的感悟。我们不得不佩服所罗门那超绝的智慧,对人生所作的剖析。即使是现在的人也很难轻易的对人生作出如此正确的判断,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然而,就是这所罗门,在他功勋显赫的时候、在他享尽一切的荣华富贵后,他堕落了,他从埃及买来马匹,娶埃及的公主为皇后,从外邦人那里选来妃嫔, 他拥有着“后宫佳丽三千”。哀哉!一代伟人竟如此的败落。当我读到这里时,很迷惑不解,为什么拥有如此智慧的所罗门,会做出与神相背的事来呢?他,拥有如此的智慧,却行出如此的愚昧来呢?其实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有的政府官员或是公司的高层人员因为一时的贪念而受贿贪污等。是知之易而行之难乎?我们应该都知到愚昧出于无知,竟不知也可出于智慧。如果说愚昧人如果说愚昧人的悲哀在于无知而信,那么聪明人的悲哀在于知而不信。如果一个人对神只有理性的认识,而没有向真理降服、意志上的降服、那么可能你的信仰和生活互相分离,从而走向虚伪。因为主宰一个人的,不仅仅是他里面的理性知识,更重要的是意志。一个人不单要在理性层面追求神,更要在道德层面活出神的形象来。一个人的智慧高,在认识神的方面,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智慧越高,所存的怀疑也越多。所罗门,这位一代哲人已经远去,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

圣经读书心得体会3

摆在我面前的这本《圣经》,黑色封皮,繁体竖排,特别有厚重感。可翻开一看,满篇都是是血与泪的拼杀,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一切的一切,都说明那是一个如何野蛮的时代。

初读《圣经》,让我惊叹不已。对于一个习惯于东方温和恭俭让的仁和文化的中国人,似乎更喜欢读那些以“如是我闻”开头的“佛曰”和“微言大义”的“子曰”,对于基督经典中如此赤裸裸的野蛮和残酷,我不知道该是淡定还是愤怒,最后只有以文化差异还安慰自己了。但是我始终无法理解,这段由上帝参与演出的残酷历史如何就成了“圣经”,这个怎么看都只是对于人的生命视如草芥,不屑一顾的神,居然就是上帝。作为一个指挥并参与了多场可怕的战争,伤亡人数数以万计的、创造着一切的耶和华上帝,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已应该扮演一个公正、仁慈、和平的角色——最后我只好还是以文化差异来安慰自己,我们讨论的是上帝而不是孔子。

前几日看《童年》,高尔基对于自己外祖父和外祖母的信仰难以理解,外祖母的上帝是温和仁慈的,外祖父的上帝是残酷无情的。看了圣经,我心目中所有关于上帝的形象全数倒塌无余……相比之下,我真的很敬仰耶稣,如果耶稣真的是上帝之子,我想说,儿子比老子好很多,因为耶稣宣扬的是仁爱互助,更难能可贵的是耶稣身体力行,带领门徒遍洒福音,最后耶稣愿意为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了他的理想而献身。希望西方人是真的信仰耶稣的而不是上帝那“伟大”的神力。

事实上联想起中国那个窝囊的玉皇大帝,再看看圣经描述的冷漠残忍的耶和华上帝(我说了他这么多的坏话,我有点后怕,我可没有忘记在《出埃及记》里他是怎么对待异教徒的)。我愿意把耶稣奉为我的上帝。可我又突然改变主意了,因为我想做一个虔诚的——无神论者。

圣经读书心得体会4

《圣经》通常被描述为“最伟大的书”。这是因为它对历代人们的无尽的价值与影响,历史上没有一本书像《圣经》一样对人文有如此影响力。到目前为止,《圣经》已被译成20--种语言,每一年的销售量比任何一本书的年销售量都要高得多。

我读完《圣经故事》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是一本历史书,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纷繁复杂,只通读一遍是很难完全理清头绪的。但是它所分的《旧约》和《新约》这两个部分是非常清晰的:繁杂的《旧约》就是一部犹太家族史,讲述的是犹太人和“他们自己的”严厉的上帝耶和华;而《新约》则是几个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的”上帝变为全人类的上帝,把一个严厉的上帝变为一个博爱的上帝耶稣的过程。死亡和矛盾无处不在。上帝爱人类,那为什么又一次次只因为违背他或者拜了别的神而摧毁人类?在同一个“博爱”的上帝名义之下,善和恶都在进行着,并且是假以相同的借口。所以我感到这是很矛盾的故事。信仰是一种精神控制,所以我想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上帝。

读完《圣经故事》我看到教师和同学都缺少的东西—--爱。耶稣在常人眼里早已幻化为万能的上帝,在基督的眼里他又似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但是,在此书中,我却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耶稣,一个充满善良,正直,纯朴,勇敢,智慧的拿撒勒的伟大木匠.现在的教育是缺少爱的教育,在当今社会和媒体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干扰下,有的同学更自私和没有同情心了。他们不爱父母,老师,更爱变形金刚和明星偶像。

圣经读书心得体会5

我拿到《圣经故事》这本书以后,以为这本书是讲一些经文,让我们信宗教。原来是讲神和他的子民发生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年轻的大卫》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少年,名叫大卫。他很勇敢,他曾经把巨人歌利亚都打死了。而且他只用了五颗石子。扫罗很妒忌他,因为他没有大卫厉害,他便想把大卫杀死。幸亏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保护了大卫,大卫才没有被杀死。还有一个原因,神永远与大卫同在。

我读了这个故事,感想很深刻。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遵守应该遵守的规矩,否则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谁从困难中解救了我们,我们就应该相信他的实力,赞美他。不能忘恩负义,应该知恩图报。世界没有神,却全都是神。因为人人都是神,人人都有权力来主管自己。

这位神以仁慈、耐心、宽容、博大、善良的精神来对待每一个人。不管那个人是善良,还是邪恶,神都会宽容他。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神非常信守诺言。一旦神说的话,神都会信守。一诺千金。扫罗的嫉妒心会使他输给大卫,所以嫉妒心很可怕,我们应该没有嫉妒心。神是由光明和爱组成的。神仁爱慈善,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宽广,丰富,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我们也要做像神这样的人。


读圣经后感想和心得相关文章:

经典诵读心得体会感想5篇

读书心得体会感想范文精选5篇

最新鲁西西传读书心得感想范文五篇

读书心得感想总结

《织梦人》读后心得范文2020

2020聊斋志异读书心得感想范文五篇

读书心得体会感想1000字5篇

学生读书学习心得感想五篇

2020年狂人日记读书心得感想范文五篇

读资治通鉴心得感想5篇

    相关文章

    57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