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工作心得 > 个人工作心得 >

2020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

| 丽丽21147

  职场作家王嘉在一本书中写到:尽管没有人愿意承认35岁,愿意迎接中年的到来,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老去。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1

  很多人喜欢某个职业,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不了解。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很难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

  你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觉得,用喜欢不喜欢来选择工作,对90%的人来讲,挺危险的。

  因为恐怕,你以为你喜欢的事情,你去做了以后会发现,你没那么喜欢。

  其实,找工作就和找男友是一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你对一个男性有好感,产生喜欢的情愫,或许只是因为对方和一句话,一个动作,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

  和对方在一起久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他身上也有很多你不喜欢的地方。

  比如不爱干净,比如唠唠叨叨,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就会有严重的落差感。

  你刚开始对他的喜欢,只预测了你们在一起的快乐幸福,这种喜欢却没有办法让你提前预知和他在一起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你不可能靠着初识的荷尔蒙迸发就能够和一个人结婚生子相爱一辈子,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

  白头到老的爱情需要你的付出。

  你必须要投入耐心,去忍受他的缺点,去投入时间,经营你们的感情,爱情带给你的幸福感,会让你愿意去投入。

  工作也是一样,“喜欢”只是一种初始感觉。

  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挑战会让你对它的喜欢,逐渐减少。

  而长久地去做一份工作,恰恰也需要你的投入,你需要静下心来去处理问题,去分析利弊。

  工作带给你的,不论是挣钱的快感,还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抑或是名气带来的荣誉感,都会让你真正的爱上它。

  反之,如果你做这份工作的成就感,远远无法抵消挫败感的话,最爱可能会变成不爱,最喜欢也会变成不喜欢。

  自己越是投入,就会越喜欢,越喜欢,就会越投入。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但是开启这个循环的第一步就是先无条件投入,而不是还没有怎么投入就急着想要得到结果

  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2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

  去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费站,面临下岗的收费大姐的一番言论让人唏嘘,她说: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十几、二十年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以为这就是理所

  应当,却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被淘汰,被抛弃,岂不悲哀。

  唐山大姐恰恰不明白,这个时代不再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单位,有的只是稳定的能力。

  与此相反,我们却被这样的一些孜孜不倦、追求进步的老人刷新认知。

  阿里巴巴40万年薪招聘产品体验员,岗位要求如下:

  60岁以上,学历不限,工作背景不限;

  与子女关系融洽;

  有稳定的中老年群体圈子,在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广场舞KOL、社区居委会成员优先)等。

  本以为根本招不到人,没想到应聘而来的候选人,让朋友圈沸腾,多少年轻人自愧不如。

  83岁的李路阿姨毕业于清华,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是十几个微信群的意见领袖,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充满活力。

  62岁的黄大伯则直接做了PPT来介绍自己,身份标签包括:“淘宝12年买家经验”、“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练操作photoshop设计软件”。

  人到老年,不仅没有倚老卖老,拒绝新事物,反而一直保持对外界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保持思维和认知的活跃。

  他们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与时代同频共振,夕阳老人们不仅活得精彩,更收获了认可和尊重。

  稳定的能力,背后是要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力和自我成长的动力。

  正如罗振宇提出的“U盘化生存”策略,他告诫年轻人:

  “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简单讲,就是要锻炼自己稳定而专业的能力,成为一个“手艺人”。即在组织中,将所有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是否学到了新东西,认知得到了升级,能力得到了提升。

  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价值成长负责。

  你的价值一旦积累起来,假以时日,时机成熟时,不管是出于被动还是主动原因,你都完全有自由选择脱离那个限制你才能发挥的组织体系,一点遗憾和后悔都没有。

  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3

  职位具有过高的可替代性

  通过简单培训就可以轻易替代的职位,一定是没有前途的。

  我非常惊讶的发现,往往身处在大企业中的人,尤其是一些身处在外企中的人,会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

  一些高大上的公司,会把一些其实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包装成需要高学历和高智商的工作。

  在面试时先考你一大堆有的没的,录取了会支付一份在毕业生眼里的“高薪”,这导致每年毕业季的时候,会有一大群成绩和英语都非常好的名校生扎堆进入一些“听着就很洋气”的机构。

  但事实上,这些机构所提供的岗位,有相当一部分的每日真实工作的内容和它招聘时所提出的高要求并不匹配。

  如果你认真把这些工作内容拆解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并不不需要特别专业的知识,甚至并不需要很高级的脑力思考 ——他们需要的只是对内部流程的熟练了解和用时间堆积出来的经验而已。

  甚至有一些活儿,明摆着即便让一个中学生经过培训之后也可以胜任。

  这种把人工具化的倾向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说明这些机构没有任何把你往上栽培的意愿(注意我说的是意愿,而不是可能性)。

  站在管理层的角度,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你能承揽一些机械重复的时间消耗型工作,来减少其他人的时间消耗而已。

  尤其在一些专业人士的传统领域,例如四大的年度审计,投行的ipo、律所的尽职调查等,经过过去这10年来的行业大跃进,其实从业门槛早已降下来了。

  整个业务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护城河,稍微学一下就能做,行业的超额利润期早已结束,整个领域同质化竞争严重。

  这反应到从业者身上,直观的感受就是工作开始变得流水线化,有同类工作经验的人在市面上又一堆又一堆。

  这时候就应考虑转型到其他新兴业务,不然跟着这么多人窝在一个已经被做烂的行当里,显然前程堪忧。

  这里我还想插一句。一些跨国企业之所以愿意用“高薪”来购买你的简单劳动,很可能只是因为汇率差异显得钱多,使得你有一种从事某种高级工作的错觉而已。

  即便所谓的Global Pay,也不过就是人家本国的正常工资而已,因为汇率的关系却可以在中国购买到最顶级的学生来为自己做事,这简直赚翻了。

  其实这种汇率差异所造成的错觉,随着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已经大大削弱了。

  东芝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设了个代表处,在1991年就给代表处里的中国职员开出了4万人民币的月薪(日本本部的正常薪水而已),而这时上海的社会平均工资才几百元而已。自然是各种人才任君挑选。

  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中国本土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使得外企在中国的工资已经不再那么有竞争力了,这种利用汇率差来消费中国顶级人才的故事,早晚会像变成久远的传说

  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4

  沟通比抱怨重要

  这个经验,来自我好几个做老板的朋友们。

  他们都管理着二十人以上的团队,却不约而同和我提起一类员工,是最难管理的,那就是不愿沟通的员工。

  什么叫不愿沟通呢?

  就是如果老板不去问,你根本不知道这个员工最近在做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心里有什么委屈,未来的职业生涯希望怎么发展。

  我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种员工。

  那个年轻人入职的时候一切都好,我朋友一开始还会花时间关照他,每周都和他做工作复盘,了解他的近况。

  可随着团队壮大,事情也多了,渐渐地我朋友就没有时间去主动关注他,很多时候都是分配了任务就赶紧去做,最后出结果的时候再沟通。

  没想到过了三个月,这个年轻人直接一封辞职信交了上来,让人没有一点点防备。

  我朋友还一脸懵逼,觉得自己对他挺不错的,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问他嘛也不愿意说,最后我朋友还是从其他同事那里打听到原委。

  原来这个小伙子家里出了点事情需要经常往家跑,正好这段时间公司赶一个项目上线,加班比较多。

  他觉得受不了,又不敢直接和老板去讲,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把家里的事料理好再去工作。

  可他这个岗位是个关键岗位,人不好招。

  突然这么一走,我朋友马上就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后好说歹说留了他两个月,还答应他每天六点半准时下班。

  回头来我朋友就说,这种员工以后是万万不敢再招了。

  我总是说,老板和员工不是处在对立面的两个角色,而应该是将心比心地互相支持,互相成就。

  而沟通,就是一种将心比心。

  一个愿意主动沟通的员工,真的能给老板省不少事情,也能给自己节约大把时间。

  和老板的沟通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几点:汇报进度,寻求指导,以及成长答疑。

  先说汇报进度。

  我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每周都会主动把他这周做了什么,用一封邮件简明扼要地写下来,并且还附上每个事情的进度明细。

  比如像下面这样:

  3月1日-3月5日的工作汇总

  1、A项目的资料搜寻工作刚刚开始;

  2、2月份的竞品分析报告已完成了一大半,预计8日能够出第一版;

  3、B项目的供应商已经联系完成,这两天会做一份总结表格出来;

  我每周一早上9点半打开邮箱,第一封邮件雷打不动永远是他的工作汇报。

  我能说什么呢?简直是让人又省心又放心。

  而寻求指导就更司空见惯了。

  一个好老板,一定不会事必躬亲,而是把工作合理分配给不同的下属,从而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一旦员工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老板给予专业上的指导是必然的。

  否则他就无法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产出,这可是和他的KPI 深深挂钩的东西。

  因此遇到困难千万不要一个人憋着想办法,而是主动去敲老板办公室的门。他如果是个称职的老板,一定不会拒绝你的求助。

  最后是成长答疑。这是和老板沟通最有价值的地方。

  老板之所以能够做老板,就是因为他拥有更丰富的经验沉淀,对行业有着更深入的洞察和见解。

  这些都是宝贵的成长财富,你要懂得去主动挖掘。

  我在刚工作不久的时候,每次遇到和老板一起出差和吃饭的机会,就会主动询问关于职业成长的问题。

  比如我这个职位以后可以朝哪些方向发展,未来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工作,我目前的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补足的等等。

  选择出差或吃饭的时候问,是因为这时手上没有马上要去做的工作,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聆听系统的教导。

  而这些东西后来都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非常大的帮助,让我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底气。

  做到以上这些,你就会发现在工作中的抱怨会少很多,你从老板身上反而学到了不少东西。

  而这,就是沟通的意义

  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5

  前几天参加聚会,朋友们聊到上司,一片吐槽声。

  抠门、变态、不近人情、擅长甩锅,是最高频的四个词汇。见我一直没参与讨论,旁边的小A调侃,毕竟你现在是创业公司老板了,是不是听着特别刺耳?

  我笑笑没说话。并非立场问题,或许是聚焦点不同。

  创业前,我曾有10年工作经历,遇过5任上司。他们性格不同,作风各异,却与如上词汇均无太大关联。

  若勉强要找一个共同点,我脑中蹦出的第一个词,竟是“骗子”。

  是的,这5个人,都是骗子,无一例外。

  但,我从未后悔曾与他们共事过。

  这次玩回来,我们要进行下一轮攻坚战了

  老卢,我的第一任上司,工作狂,要求严苛,不苟言笑,我们平日都有些怕他。

  2008年夏天,他组织全部门去桂林团建:“好好放松一下,这次玩回来,我们要进行下一轮攻坚战了。”

  我们乘游船沿漓江而下,饱览桂林山水,之后到达古城阳朔。按照老卢要求,全程不谈工作,否则将被罚酒。

  但事实是,没人被罚,所有人主动喝多。

  阳朔酒吧街上,伴着老卢数次“预算超了”的浮夸哀叹声,我们一直喝到凌晨三点,才意犹未尽回酒店。

  忘了哪个小子出的主意,我们拉上部门秘书,在酒店拨通老卢房间电话,拿腔捏调用中英文调戏他:“先生,您需要按摩么?中式或泰式都有的哦!”

  这是我从未想过的放肆,也是我职业生涯参加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团建。

  那晚,阳朔夜空繁星点点,干净、透彻、清亮,恰如我一度想象的美好未来。

  原来职场,也并没有那么复杂阴暗。然而,老卢骗了所有人。他明明说,尽兴玩是为了下一次攻坚战,回公司的第一天,他却郑重宣布了自己离职的消息。

  我这才明白,原来他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和大家告别。

  老卢啊,你这个骗子。

  但,也谢谢你教会我——

  共事一场是缘分,彼此之间,值得一次好好地告别。


2020职场励志心得体会故事相关文章:

1.2020五四寄语精神心得体会精选5篇大全

2.202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10篇

3.2020学习五四寄语精神心得体会作文5篇

4.2020停课不停学教师心得体会600字范文5篇

5.2020当前脱贫攻坚个人工作心得体会5篇

6.2020有关五四青年节绽放青春心得体会范文5篇

7.2020精选大学生学习西迁精神个人心得体会5篇

8.2020年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10篇

9.2020精准扶贫工作心得体会总结

10.2020疫情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10篇

    相关文章

    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