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
真正看懂投资理财的人,都付诸实践,然后成功了。成功的人要学会分享,掌握与人分享的比例。真正的赚钱是,买的人高兴了,卖的人也高兴了。眼高手低是年轻创业者常犯的错,小钱瞧不上,大钱挣不了。有多大的能力干多少活。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1
大佬们的财富格言
1、在最便宜的市场上买,到最贵的市场上卖。
2、为了贫穷女孩子的一份嫁妆,可以在犹太教堂里把《圣经》卖掉,为了使这个女孩子一生富足,他的嫁妆里必须要有一部《塔木德》。
3、孩子们必须知道的三件事:谁是领导,什么是原则,将由谁来执行这些原则。
4、自己不去思考和判断,就是把自己的脑袋交给别人帮你看管。
5、金钱能买到万物,惟独买不到知识。
6、金钱即使在泥泞中依然闪亮发光。
7、命运也得向金钱和势力低头。
8、身体依靠心而生存,心则依靠钱包而生存。
9、钱说话的时候真理就沉默。
10、假如所有人都向同一个方向行走,这个世界必将倾覆。
11、上帝给予光明,金钱散发温暖。
12、钱是圆的,它会从你身边滚走的。
13、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它在祝福着人们。
14、智慧胜过勇力,而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
15、经商之人务必谨记:“我完全相信你,因此请付现金。”
16、金钱给神购买了礼物,敲开了神那紧闭的门。
17、为使女儿嫁给学者,即使变卖一切家当也是值得的;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
18、如果你的思维足够开阔,你的钱包就会随之增大。
19、有些人过度钻研学问,以至于无暇了解真相。学者中也有类似驴马之人,他们只会搬运书本。
20、顺其自然身心必定健康。
21、借贷之时要找证人作证,施舍之时不可有第三者在场。
22、人生最宝贵的资源并非金钱,而是时间。
23、暂时地放弃一些利益,是为了更多的利益。
24、人要是没有希望,就会心碎肠断。
25、一块钱应当作两块钱用。如果在一个地方错用了一块钱,并非损失了一块钱,而是花了两块钱。
26、律法是相对的,政治是相对的,国界是相对的,甚至道德也是相对的,只有你承诺过的合同是永恒的。
27、谁坐得稳,命运女神就对谁微笑。
28、吝啬在有的时候和节约一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29、金钱容易引发意外,任何人对待金钱都要谨慎。
30、人最大的痛苦不是被人欺骗,而是不被人相信。
31、偷来小钱是窃贼,偷来大钱是富豪。
32、思考时请感情离开,因为你需要的是理智。
33、本金有安全保障的投资才是第一流的投资。
34、一个节俭的女人是家里的财富。
35、一个人能隐瞒财富,但无法隐瞒贫穷。
36、在富人堆里即使站上一会儿,也会问到富人的气息。
37、有钱未必美满幸福,没钱却是百事悲哀。
38、赞美富者的人,并非赞美人,而是赞美钱。
39、不景气时仍有人赚钱。
40、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好运和魅力的。
41、金钱虽非尽善尽美,但也不致使事物腐败。
42、与一切知识交朋友,也可从朋友那里学习知识。
43、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44、债务不吵不闹,就是让人睡不好觉。
45、即使是敌人,当他向你借书的时候,你也要借给他,否则,你便是书的敌人。
46、葡萄长得越丰硕,就越会低下头来。同样,越智慧的人,便越懂得谦虚。
47、深井中的水是抽不完的,浅井则一抽见底。
48、狐狸可能掉毛,但丢不掉它的狡猾。
49、眼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50、禁令最严的事,最容易发生。
51、取悦人比取悦上帝更重要。
52、人们往往知道邻居的缺点而不知道自己的过错。
53、即便是风,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这样你便知你的来历。
54、最值得依赖的朋友在镜子里,那就是你自己。
55、有十个烦恼比仅有一个烦恼好得多。
56、伤人信心者比伤人肉体者其罪更重。
57、害人的东西有三样:烦恼、争吵、空钱包。
58、当你拯救朋友,使其脱离泥淖时,不要害怕自已沾上肮脏的泥巴。
59、酵母放多了面包是酸的,盐放多了菜是苦的,由于多了则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战机。
60、上帝也无法使所有的人都满意。
61、人生之门不是自动门,若是我们不主动地推开或拉开,他就永远关闭着。
62、像爱护好自己一样爱护你的妻子,好好保护她,不要让她哭泣,因为神将一滴一滴地计算她的眼泪。
63、预测人类的行为显然比预测天气更为容易。
64、没有根据的憎恨,是最大的罪恶。
65、事情不可能总是坏,也不能总是好。
66、如果店主算不清帐,他的帐就会找他算账。
67、从幸福转为不幸福只需瞬间,从不幸福转为幸福需要终生。
68、美妙的食物和美好的思想一样令我感到满足。
69、邪恶的眼睛看不到任何好东西。
70、要求别人做事时,必须像女人一样温柔。
71、束手无策之时,惟有一策可用,就是保持勇气。
72、若要测知你是否真的敬爱神,只要看你是否爱你的朋友。你应当尽心、尽情的爱你的兄弟。
73、说话不可过多,即便是最恰当的话题。
74、一定要聪明,但也要学会怎样装糊涂。
75、人类最好的朋友是智慧,最大的敌人是欲望。
76、说实话的好处就在于不必记忆曾经说过什么。
77、任何捷径都有一段难走的路
78、爱情能克服许多困难,金钱能克服一切困难。
79、生活在希望中的人没有乐曲也跳舞。
80、钱是男人挣的,开销权却在女人手里。
81、不注意小事情的人,将为大事情而苦恼。
82、假若世界上没有愚人,智者就会感到寂寞。
83、不要用肮脏的手指指点点别人的污点。
84、给两个朋友当裁判必然失去其中的一个。
85、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86、聪明人深藏才学,愚蠢人显露无知。
87、苦恼不是表现在脸上就是保留在心里。
88、由于固执,许多人从天堂坠入了地狱。
89、性格犹如石头上的纹路,谁也擦不掉。
90、富人在姑娘眼里从来都不丑。
91、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条,通往地狱的路有许多条。
92、明智的人沉默寡言,有见识的人心平气和。
93、半精不傻乃是绝顶聪明之人。
94、贪婪是惟一永不会衰老的激情。
95、小悲哀是大声的,大悲哀是无声的。
96、磨坊磨出面粉,舌头磨出是非。
97、如果你不一分一分的攒,你就永远也不会有一元。
98、得体的眼泪胜过不得体的微笑。
99、世界就是这样:有的人有钱包,有的人有钱。
100、弓箭只能射到看见的人,恶语能够伤害看不见的人。
101、常发牢骚的人无人怜悯。
102、想象的病比真正的病更可怕。
103、与人幸福犹如喷洒香水,喷洒之时自己也会沾上几滴。
104、我只能说当我快要倒向一边时,就向另一边用力,尽量保持平衡。
105、与其是个暧昧的朋友,毋宁是个明确的敌人。
106、人固然不能撒谎,但有些实情必须隐瞒。
107、岁月是不会制造圣人的,它只会制造老人。
108、一个有教养的人需要三代才能培养出来。
109、沉静、温和是有智慧的品质。
110、许多人是在为他永远看不到的那一天而劳累。
111、生物中只有人会笑,而越贤明的人越会笑。
112、人不能哭着过完一生。
113、不轻易动怒的人算是聪明人。
114、不先倾听就抢着回答,便是愚蠢。
115、心灵中的黑暗必须用知识来驱除。
116、谦虚过度就有一半虚伪的成分。
117、受人怀疑的时候,什么也别做。
118、舌头是身上最小的器官,但能做最重要的事情。
119、没有智慧的头脑,犹如没有蜡烛的灯笼。
120、兽有长舌不能说,人有短舌不该说。
121、秘密只要有一人知道就可能传遍世界。
122、有经验的人就是一个小先知。
123、对待女性要严肃,对待金钱须慎重。
124、对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多说好话。
125、现在的善行是未来的珍宝。
126、一个人的跌落是另一个人的上升。
127、把食物分给穷人,必然蒙福。
128、惟有钱能使邪恶的舌头安静下来。
129、好邻居是解难的药物,坏邻居是招灾的祸根。
130、真理可以裸身而行,谎言却不得不穿上衣服。
131、医药能治百病,惟独贫穷例外。
132、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锁链。任何人都可以认为他是他人的主人,但是他只是比他人更为不自由的奴隶。——卢梭
133、最大和最坏的罪行是贫困。——乔治·肖伯纳<巴波拉市长>
134、要么高速前进要么失败。——朗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麦克金
135、幸运之神要赠给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是否足够。——拿破仑·希尔
136、男人会花2元钱去买标价1元的他所需要的东西;女人则会花1元钱去买标价2元的她不需要的东西。——佐藤
137、女人的触摸往往表现为一种暗自揣摩。若没有摸一摸、揉一揉衣物,女人是绝对不会下决心购买的。其他商品也一样。——佐藤
138、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基本上都有缺陷或扭曲。一个人所想的只是想到的事情中的一部分。——乔治·索罗斯
139、如果不能打败他们,就和他们结合。——卡耐基
140、总是投机于与未来现金流相比已大大高估了的公司——就像在舞会上呆得太久一样——只会招来傻瓜和老鼠。——沃伦·巴菲特
141、理想的理财方式是,要用1/3来买地(最好的储蓄方式),1/3用于商业运作,另外1/3则应该留在手边。——依兹哈库
142、金钱是惟一的阳光,它照到哪里,哪里就会发光。——索尔·贝娄
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2
花钱的门道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
第一种钱,投资自己,自我成长。
学习的钱一定要花!如果我们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美国抓到非洲,并且不给他一毛钱花用,相信很快的,比尔·盖茨还是会有钱,因为他所有的本钱就是他头脑里的智慧。换句话说,把钱投资自己的头脑上,是最安全的理财,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
也许很多人会反驳:连三餐都吃不饱了,负债累累,哪里有钱再去学习呢?而且学习也不见得立刻就看得到效果!这样的人永远都不会把钱投资自己的脑袋,事实上,如果真的一贫如洗,头脑正是东山再起的最大本钱,更应该好好投资在这里才对,因为脑袋穷,人生就会穷。
于是我们看到周遭好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钱所苦,永远在补金钱的黑洞,实在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事实。如果只顾看眼前,而没有站高一点往后看,一辈子恐怕很难有翻身的机会。
人生中的困境,是你前世未完成的功课,一定要通过自我摸索与自我学习,才能突破与跃进。聪明的人懂得通过学习以别人的经验为借镜,避免自己重蹈覆辙多走冤枉路。所以,我的看法是, 学习的钱一定要舍得花,哪怕借钱来投资自己都是值得的,因为它一定会有窗口让你再把钱赚进来。
所以,如果你也面临人生的难题,一定要记得,好好栽培自己是永远不嫌迟的。随时都可以开始!可能很多人会说没钱,事实上会有这样说法的人一定花了不少冤枉钱,假如有想改变的心,却连一点点的学费都没有行动力,这样的人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真正的困难时,会有足够的能力去超越吗?要知道,真正的难关比这大过千百倍,小处都克服不了,人生如何能翻转成功呢?
学习的花费看得见,也有限,但花在社会大学里的学费却可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甚至招致生命的危险。所以,一样要学习,不如把学费交给有智慧的人引导我们,而不是把钱砸在学费高昂的社会大学里。聪明的你,一定要领悟这个道理。
第二种钱,孝天的钱一定要花。
也就是孝顺爸爸妈妈的钱一定要给。也许有人会认为当自己连吃穿都不够用,而且还负债累累时,根本没有办法定期给父母亲零用钱;也有人会说家里又不缺钱,爸妈都说自己够用,不用拿钱回家呀!
不管你的父母经济情况如何,在我的观念里,孝顺爸爸妈妈的钱是一定要定时定量给予的。我在演讲时常说再怎么穷,一个月也要挤出2000块来孝敬父母!想想看,你的父母会不会因为负债、缺钱就不抚养你?他们再怎么穷,还是把你抚养长大,不是吗?所以现在你回报他们也是应该的,怎么可以有钱才给父母,没钱就不奉养呢?
其实,你或许不知道,父母就是我们的天时,我们与父母的互动可以累积天时的能量,一个人如果没有天时,这一辈子做任何事都无法顺利。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孝顺父母的钱不只是为了父母好,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啊!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观察一下周遭环境,看看那些一年换24个老板的年轻人,是不是往往也都不太孝顺?那些从年轻开始,做什么赔什么,做什么都失败、不顺利的人,跟父母的沟通一定有障碍;相反的,再看看台湾一些成功的大企业家,例如王永庆先生、郭台铭先生、高清愿先生、蔡宏图先生……是不是都是事亲至孝呢?甚至也有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前五百大的企业家,个个都是孝顺的人物啊!
请永远记得,哪怕你负债累累,孝顺父母的钱绝对不能省。
在我的人生历程里,也从未见过一个不孝的人能够在事业里飞黄腾达。想想看,连家里两位老人家都服务不好,还想服务什么客户呢?
因此,不论你来自怎样的家庭,父母有过何种是非对错,造成你的伤害和心结,一定要用智慧去超越它,否则哪怕你有再多的专业、再强的能力,最后发现都是在白做工。所以,定时定量把钱交给父母,绝对是个好习惯!
我有一对夫妻学生,他们是非常努力打拼的年轻人,其中的女学员忧心忡忡地告诉我,她的父亲在几年前跳楼自杀,这是她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阴影,所以,她很害怕会再度失去母亲,因此,很想好好孝顺她。可是夫妻两人都有债务在身,明知母亲需要用钱,却没有办法按月给母亲生活费及零用钱,只能偶尔在过年过节时包个红包,聊表一点心意。
你们夫妻一个月收入多少?为了帮助他们,我问得比较仔细。
她算了一下,回答我:大约5万。
我听了很讶异,想想看,一对夫妻能够月入5万,已经是相当不错了,竟然没有办法抽出几千元给妈妈当生活费,这哪叫做没钱?是他们把用钱的优先级弄错了呀!
因此我告诉她,如果没有调整每月的支出,没有把孝敬妈妈的钱放在第一优先顺位,永远都不会有钱
我要再一次提醒大家,不论你的生命正处在什么阶段,人生正逢什么关卡,请你永远要记得,哪怕你负债累累,孝顺父母的钱绝对不能省,他们可以咬紧牙根把我们养大,为他们再多负担这一点钱也是应该的。
万一你还没有赚钱的能力或没有收入,没有办法用金钱来孝敬父母,也要记得,至少要顺天。我的意思是,当你和父母意见相左时,尽量用柔顺、平和的方式跟父母沟通。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很少有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期待,尽管有时沟通的方式让我们难以接受,也要试着体谅父母的成长背景,因为他们不懂如何用比较客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话,这是时代背景不同使然,要改变老人家的想法很难,不如调整自己来顺应他们。所以,如果没有办法孝天,至少要顺天。
以下这段话请你认真思考:
一个不孝顺妈妈的人,金钱运一定也不会好,还会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
也许你不会惹是生非和人结怨,但就是遇不到生命中的贵人或者愿意支持你的客户,因为老板要延揽人才时,或多或少会观察并了解对方的家庭氛围与和谐度。
一个不孝顺爸爸的人,事业一定不会稳,还会间接影响到婚姻。
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又没到离婚的地步,有何好怕?那是因为时候未到啊!哪怕不离婚,婚姻质量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孝顺父母也是为了自己,这句话绝对成立!
第三种钱,回馈的钱一定要花:包括回馈社会及回馈我们身边的人。
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先生说,他的富爸爸深信钱是要先付出才会有回报的,因此,在年轻时就养成习惯,无论再困难都要定期捐出一点钱来回馈社会,于是他越来越富有。而穷爸爸总是说,只要有多余的钱一定捐出来,然而终其一生,他始终都没有多余的钱。我常想,无论如何再穷,世上都有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因此要尽量养成回馈社会的好习惯。一般我会建议,有负债的人可以捐出月收入的2%,比如月入2万元,2%就是400元;而没有负债的人可捐至少5%,以月入2万元来算,就是1000元。
如果你实在穷得一塌糊涂,真的没有办法用金钱来回馈,那就请你好好回馈你的公司吧!想想,现在经济也不景气,无论薪水再差,工作量再大,至少也让我们有一份温饱的收入,所以要抱持感谢的心情,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并且和主管和平相处,不要处处做对。虽然有些主管常有不合理的要求,实在难相处,只要换个角度,把它当做是淬炼自我能力和涵养的好机会,也是一种收获!
套一句大家都听过的老话: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其实也不无道理。更何况每一个主管也都是由基层慢慢做起,能够当你的主管,就算是靠关系、靠背景,也是他上一趟的生命旅程中修来的福分。这样想,就不会有不平的怨叹。
反过来看,当你无法做一个称职的下属,当然永远也当不了上级;你怎么对待你的主管,你的下属就会怎么对待你,这就是宇宙的相对定律,你的上司其实也算是你的贵人,所以无论如何,要用不同的角度来思索你和主管的互动。
总之,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哪怕一个笑容、一句真诚的赞美,都会让人觉得和你相处很愉快,这也是一种回馈啊
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3
行业分类标准 我所知道的行业标准
几位朋友谈及行业标准问题,就我所知,所谓的行业标准是企业、行业、社会公认的一种技术文件。有了它,企业就可以按照标准要素组织生产,市场按照标准进行准入,监管部门据此进行监管。因此,制定标准是一个行业或领域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主体才会有标准的制定权。过去,标准的制定都靠行业管理部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标准往往落后于产业的发展,产品出来了,标准还遥遥无期,与市场存在着很大的脱节。因此最近几年,为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就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实现标准的国际突破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应运而生。让龙头企业作为标准制定的主体,无疑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推进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它能更好地使产业与市场对接,引领产业的进步。但是并非每个龙头企业都能成为标准制定的主体者。有的时候,一个行业内有多个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也相差不大,如果要成为这个行业标准制定的主体,这个主体就必须要同时具备如下条件:“行业内市场份额第一、技术管理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企业及所在地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具有协调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能力。”
争夺标准制订权,目前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另一战场。可以说,谁掌握了标准的制订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一项标准的成功制订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提升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也能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和进一步升级。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起草行业标准,这对于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和话语权十分有利,因为一旦变成行业标准制定者就具有了垄断特性,其自由现金流的持续性、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并且,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往往不再惧怕竞争者,因为这类企业将有可能可以通过换股的形式在技术层面超过自己的企业收归囊中。这样就能极大提升发展的质态,加快做强做大的步伐。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就有不少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的企业,如伟星股份,全国纽扣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三全食品,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制定者;九阳股份,我国首部豆浆机行业标准起草组组长;劲嘉股份,我国烟标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等等。这些公司既是行业的标准制定者,也是行业的引导者。
首先,它们往往在行业内市场份额占领先地位,如伟星股份,是世界上最大的钮扣生产企业,拥有以香港、澳洲为核心,辐射世界五大洲的国际性专业客商200多家,产品出口收入占其总收入的18%,同时,在国内中高档市场占据15%-20%的份额,位居首位。三全食品,在国内速冻米面食品行业市场的占有率为24.02%,未来有望通过各种途径快速接近市场占有率40%的稳固龙头地位的高壁垒水平。九阳股份,国内豆浆机市场占有率为86%,稳居行业第一位,遥遥领先;料理机市场份额为37.8%,处于行业第一位;榨汁机31.7%,排名行业第一位。劲嘉股份,市场份额已经从06年的4.87%提升至目前约7%的水平,考虑到目前烟标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存在巨大的整合机会,公司有望在未来的行业整合中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
其次,这些公司的竞争优势显著,主要体现在三大优势上:一是客户优势,二是生产规模优势,三是技术创新优势。以劲嘉股份为例,其一,由于劲嘉股份在烟标行业拥有超过10年的生产和为卷烟企业提供烟标配套服务经验,与众多的卷烟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国16家烟草工业公司中有12家与该公司保持着稳定的烟标生产配套合作关系,在卷烟行业内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其二,公司与意大利赛鲁迪公司合作开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赛鲁迪复合转移连线9色凹印机组,该机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在中国具有10年的排他性使用权。目前配备了5台该机组,已形成我国最大连线复合转移凹印机群,同时公司还先后引进了系列德国海德堡速霸印刷机群、日本高精度全自动模切机群等包装印刷设备,具备了生产规模上的优势。其三,公司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建立烟标防伪技术研发平台、烟标设计和材料研发平台、包装印刷技术和设备研发平台,在包装印刷及材料、生产工艺及技术研发方面已取得多项突破,取得了多项专有技术,烟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关于行业标准的问题,当然肯定还有不全面的地方
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4
最喜欢的价值投资大师
沃伦·巴菲特曾说,学习众多投资大师的智慧和经验是投资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对此,我深信不疑。这些投资大师靠着非凡的智慧和理性创造了巨额财富,演绎着一个个传奇,给许多人的投资生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名字早已成为财富和成功的象征,因此完全可以把这些投资大师的智慧和经验奉为圭臬与指南。
本杰明·格雷厄姆、菲利普·费雪、巴菲特以及彼得·林奇就不用说了,他们的投资智慧和经验我们耳熟能详,是价值投资伟大的开创者以及实践者,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和典范。
约翰·坦普顿,被誉为20世纪全球顶尖十大基金经纪人之一,价值投资的先驱,甚至比格雷厄姆都要早。他的旗下有着全球绩效最高的弗兰克林坦普顿基金组织,自1954年创办以来,一直保持高达15%的回报率。坦普顿是著名的逆向投资者,他将“逆市操作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的方法被归纳为,在大萧条的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寻找价值投资品种,购买物有所值的东西,并且这个品种可能尚未被人研究。坦普顿从不相信分析工具、公式,他持股的时间大约5年,而认为卖出的最佳时机,是当你发现有另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比现在持有的一只高出50%之时。
麦克·普莱斯,曾掌管共同股份基金资产达130亿美元,20年间成长2600倍,典型的价值投资者。他认为只要做对了三件事,价值投资即可获得成功:1、股价低于资产价值;2、公司管理层持股越高越好;3、干净的负债表,负债越少越好。普莱斯最善于“在废墟中挖珍宝”,往往避开毫无价值的热门股,选择毫不起眼股票,因为不起眼的公司更容易被低估。他说,我喜欢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而热门股通常都太贵了,结果往往是热门股泡沫破灭时,普莱斯的基金却资产开始暴涨了。但是普莱斯又说,我不想成为第一,我只想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不断获得增长率。
马克·莫比乌斯,管理着超过130亿资产的坦普尔曼新兴市场基金。他总是在那些可能爆发政治、社会和经济骚乱的国家中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公司。“相比牛市,我们更钟爱熊市。”他说,“当看到股市强劲上涨时,我感到不大舒服,心情也低落,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很难寻觅到投资的良机;而当市场走低时,我反而兴致高涨。当听到天灾人祸、经济萧条或是革命爆发这些消息时,就意味着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他的首要原则是,找出那些市盈率小于5,未来5年收益又好的公司,但是对于莫比乌斯来说,哪怕一只股票的市盈率已高达10倍,甚至20倍,只要它的未来5年收益前景足够好,那么它仍然具有投资价值。而一旦他认定并买进了一只股票,它往往就会在坦普尔曼的投资列表上保持5年,这是坦普尔曼基金的平均持股期。莫比乌斯告诫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没有比手中现有股票便宜15%以上的股票可买,那就绝不要卖出手中的股票。
罗比·伯恩斯,早先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1999年他开始投资股票。他从股票上赚取的利润超过19万英镑。伯恩斯的投资方法很简单,其中的“超级富翁假设法”更是别具一格。“超级富翁假设法”是说,假设自己是一个超级有钱的人,有能力买下任何公司或者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而且,自己还是一个理智的投资者,愿以合理的价格——当然,如果便宜则更好——买进关注的对象。如何判断买下这个公司是值得呢?首先要看公司的盈利情况,其次要看它的市场价值,只要这些股票在盈利,它就会坚如磐石,不太会大幅地下跌。虽然它们在股票市场上不是那么耀眼,但是它却会缓慢而且坚定的上涨,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菲利普·卡特雷,在管理先锋基金的55年中,他给股东们带来了13%的年复合收益率。他选择的都是些不怎么热门的股票。喜欢那些盈利不断增长的公司,但是他说,“如果一个公司的盈利已连续增长15年,那么下一个年度的情况很可能会比较糟。”他还喜欢阅读优秀的资产负债表,他收集了大量年报,一般他都会仔细阅读。如果他发现报表中权益比率很低或者流动比率很低,就不会再看下去了。他还不想看到负债的字眼,而且流动比率至少要大于2。如果这是一家公用事业公司,那么就应该有合理的财务比率、有利的市场环境以及良好的监管气氛。他偏好那些只有几百或几千股东,并且市值在5000万以上的公司。而且卡特雷喜欢“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小公司的股票。
约翰·内夫,管理温莎基金24年,年复合收益率为14.3%,而标普至只有9.4%。他总是相信最好的投资对象就是那些当时最不被看好的股票,他所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更新他的知识而不是从零开始。他紧紧盯住那些股市中不受欢迎的行业集团,对那些本益比非常低而通常收益率又很高的公司股票很感兴趣。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低本益比猎手”。然而,与格雷厄姆不同的是,他考虑的是公司根本性质。他需要是股价低的好公司。内夫坚持的选股标准是: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令人满意的现金流,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收益,具有优秀的管理者,公司能够持续增长的美好前景,颇具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一个具有经营余地的强劲市场,这一条最为有趣。因为投资者往往倾向于把钱花在高增长的公司,但公司股票并没有继续增长,这并不是公司本身经营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公司股价已没有了增长的余地。因此内夫买进的股票增长率一般为8%。
穆尼斯·帕巴里,一个极其关注巴菲特在特殊情形下进行的市场操作的人,帕巴里认为这种操作具有很大的可能性,而且不需要花心思去考虑。简单的购买然后持有的方法——即使以一个贴现率购买一家公司——总的来说要劣于在特殊情形下的操作策略,尤其是准备长期持有的时候。当“市场异象”出现时,比如市场出现极端的恐惧,或者某些公司的上空盘旋着乌云,那么它多半就是要被错误的定价了。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很难在这种情况下运作,因为当市场上涨时,特殊情形出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因此这种情形的投资并不一定凑效,只能让机会来找我们。所以我们基本上不用做什么,只要在那里阅读和思考就可以了。他需要寻找并购买那些优秀公司,理想的情况就是一家被低估的大公司,这样就有很好的机会能够在持有它时获得增加的内在价值,而不用等到它的价值完全显现的时候。帕巴里始终都在找低风险但高收益的机会:“好了,赚得可观;糟了,赔得不多!” 这些法则适用于任何投资者或者创业者。
乔治·米凯利斯,原始资本基金及其母公司第一太平洋顾问公司的主管。他尽量购买市盈率低的股票。如果合适,他也经常以等于或高于资产的价值买盈利能力非常强的公司股票。米凯利斯尽可能地避免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在股市开始突破上升时,他也不介意业绩低于平均水平。米凯利斯不喜欢负债经营。他所持有的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一般在15%左右,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成分股平均为25%。利润高的公司一般没有太多的债务,而且这些公司中有债务的公司的负债水平也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这些公司的安全性有额外的保证。他经常关注着大约300家公司,但是只有当一家公司股票看起来特别便宜时,他才会考虑买进。当股价跌到目标价格以下时,他就开始购买;价格越跌,他买得越多。他从不奢望自己全部或大部分股票都是以最低价买进的,因为他可能买得太早,但是他希望当股票跌至谷底时他仍然有资金继续买进。“咖啡罐型股票”——那些你可以在5年内不管不问并对其稳步升值充满信心的股票,这就是米凯利斯一生要寻找的股票。
沃特·施洛斯,巴菲特集团的成员,是巴菲特的老朋友。施洛斯在1955年离开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公司。1984年,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发表著名的演讲《格雷厄姆-多德都市里的超级投资者们》中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他。沃特·施洛斯从来不运用或接触有用的资讯,在华尔街几乎没有人认识他,所以没有人提供他有关投资的观念。他只参考手册上的数字,并要求企业寄年报给他,情况便是如此。他不喜欢跟管理层谈话,相对而言,因为股票更容易打交道,它不会和你争论,不会有情绪,你也不需要把它紧紧握在手中。施洛斯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买入廉价股的策略,但是几十年来他一直毫不动摇地坚持着,从未想去改变它。
麦森·霍金斯,管理着超过140亿美元资产的东南资产管理公司机构帐户。霍金斯对自己成功的原因没有丝毫的疑虑,他说,“我们的成功主要来自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的教导。”像巴菲特一样,霍金斯也喜欢好的公司,而且这些公司容易理解,有完美的平衡表,这些平衡表能带来自由的运营现金流,并能说明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占据优势。他也寻找那些有能力、以股东利益为导向而且擅长分配公司资本的经理。他通过计算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的现值来决定公司的内在价值。霍金斯像格雷厄姆一样,要求每一笔购买都应当有安全边际。他的安全边际非常具体:购买公司必须以不超过其内在价值60%的价格进行。在每一项交易中,他们寻找的东西与巴菲特寻找的一样: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好公司,这些公司由精明的经理人管理,并且能够以便宜的价格收购。
泽克·阿什顿,圣特尔资本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阿什顿非常着迷于案例分析,研究一个人是如何纯粹通过理性的资产分配来聚沙成塔,把很小的一笔资金发展壮大,将其组合成40-50年的高收益资产,以价值取向来对委托给他的资产进行投资,尽管阿什顿并不认为自己是完全传统的。阿什顿希望追逐任何可能产生价值的东西,尽量不使自己受限于任何一种规则。但是后来,阿什顿发现一切都取决于一项资产可以在其生命周期中产生多少现金流。于是阿什顿试着把所有问题都简化如下:我们是否认为今天的价格是个好价钱,是不是有能够提供给我们15%年收益的安全边际。这一般是最低的预期回报率。因此,阿什顿寻找的是最小的优质公司,它们的价格与自由现金流的比率是个位数。而且它们其他方面的状况都非常好,比如有很好的资产负债表、优质品牌、拥有一些缝隙市场、管理有方等。
比尔·米勒,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共同基金已经连续14年击败了标普500指数,虽然最近他饱受非议,但是他的方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米勒方法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详细阐述的理论性方法,即:投资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窍门在于确定它的价值,这样就能理性地给资产定价,然后再以很大的折扣买下来。他总是把价值信托的投资对象控制在30-40家之间,把他的投资组合的一半资产投资于10家公司。米勒和沃伦·巴菲特之间有某些共性,他采用了一种非常低的换手率的战略,而且,他的投资组合与其他证券基金相比非常集中。他为公司估值的方法与巴菲特非常相似,他们把现金流看作是公司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虽然比尔·米勒的成功得益于遵循巴菲特投资的精髓,但是他并非毫无主见地盲从,比如巴菲特从来不投资科技公司,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懂科技公司,但是比尔用自己的方式,把巴菲特的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为巴菲特提炼的投资哲学增加了新的知识和经验。
沃利·韦茨,掌握着50亿美元以上的共同基金的人。韦茨认为,要想在投资领域成功,你必须非常了解公司。这家公司是如何运作的?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不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阻碍成功的最大障碍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否在法律方面拥有一些特权或特殊优势?这些都是自己必须要问的问题。韦茨在决定股票价值时,看重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它的价值,同时努力挖掘公司是否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比如,公司是否有一些特殊的市场份额或特许权利。韦茨要寻找的是,相同的变量:可预测性、现金流以及管理层的能力。坚持投资于他能够理解的公司,经常将现金流远远大于运营资金的公司剔除出投资名单,选择那些具有聪敏而且诚实的管理层的公司。如果市场上具有以上优点的公司,并且它的价格在安全线以内,他会非常乐意成为这样的公司的主人。韦茨喜欢持股好几年。他的公司经手的股票一般都保持很低的转手率。
娄·辛普森,巴菲特厚爱有加的经理人,GEICO副总经理,专门负责投资部门营运。辛普森希望能够做到独立行动与独立思考,因此他贪婪地阅读日报、杂志、期刊和年报,他从不接受经纪分析师的建议。当辛普森看到一家维持高于平均获利能力的公司后,他就会找到公司的管理者面谈,以确定他们心目中优先考虑的是让股东价值达到最高,还是扩张公司的规模。辛普森是个很有耐心的投资者,他愿意等到企业的价格变得具有吸引力时才购买股票。辛普森认为最庞大的交易是价格过高的不良投资。辛普森不注意股票的市场,也从不预测短期市场的变化,辛普森认为太过广泛且多变的投资组合,反而只会造成平庸的结果,他承认与巴菲特的谈话对他很有帮助,使他在这个题目上的想法能够澄明下来。辛普森的做法是将他的持股集中,如同手榴弹的集束,威力才大,比如在1991年的GEICO8亿美元的投资组合中,只包含8种股票。
罗伊·纽伯格,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1903年出生于美国,1929年进入华尔街。他既是唯一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大崩溃的人,又是成功地躲过了大萧条和大崩溃的人,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股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纽伯格能够拥有巨大的财富,与他热爱生活的态度是紧密相联的。纽伯格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但是他能够不断学习,他告诫我们,一定要多读书,读书不仅能够开阔视野,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实际的选择。他喜欢见到各种各样的人,并且从见到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一些东西。纽伯格非常热爱书,而且性格很丰富、很敏感,纽伯格认为,要在股市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你必须客观地看待事物,要理性而务实,而不要看到别人希望的假象。市场有它自己的涨落的规律,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每隔几个月会有一次变化。有时候,一个长远的投资者可以忽视起落。
安东尼·波顿,欧洲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人之一。波顿非常讲究投资策略:了解一家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了解它的盈利方式和竞争能力。识别影响一家企业业绩的关键变量,尤其是那些无法控制的货币、利息率和税率变化等因素,对于理解一只股票的成长动力至关重要。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复杂,则很难看出它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许经营权。波顿宁愿投资于一家由普通的管理层经营的优秀企业,也不投资于由明星经理经营的不良企业。波顿能够识别出当下被人忽视,却能在未来重新获得利益的股票。他认为投资股市的眼光要长远些,只要比别人看得稍远一点就能取得优势。要进行与众不同的投资,做一个逆向投资者。当股价上涨时,避免过于看涨。当几乎所有人对前景都不乐观时,前景却可能会越来越好;当几乎没有人担忧时,就是该谨慎小心的时候了。波顿获得投资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秘密,就是勤奋努力,勤奋努力地调研,勤奋努力地分析,而格外勤奋努力地调研和分析是成为持续成功的重要因素。
克里斯托弗·布朗,格雷厄姆门下最优秀的学生之一,长达37年坚持不懈地遵循格雷厄姆所倡导的价值投资信条。布朗认为当股价下跌的时候,恰恰是投资者应该全神贯注,瞪大眼睛的时候,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完全可以为自己找到能按低价买进的股票。事实上,风险更多地体现于你支付的价格,而不是股票本身。因此股票价格的快速下跌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缘,投资者可以买到比崩盘前便宜得多的股票。当其他人在听到新闻报道后闻风抛售的时候,就是你为自己寻找价值投资机会的时候。但是在这里,重要的一点要认识到: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份坚实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和可观的收益,它的股票价格迟早是要复苏的,只不过是反弹的早晚而已。布朗说,价值投资的宗旨就是要经常保持合理的安全边际。只要坚守安全边际的原则,就更有可能增加你投资组合的价值,减少与失败为伍的机会。
比尔·格罗斯,一位非常出色的资产管理者。他认为,不管在牌桌上还是在市场上,都要有长远眼光,不能急功近利。而投资更应当是一种长期的运作,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他警告大家,投资者最严重的错误就是过分追求高收益,不要只顾利润而忘记了对危机的应有戒备。因此格罗斯的经营方针是,冒着适度的风险,以便为客户获取诱人的收益,但这风险系数不能太大,不能令他们倾家荡产,连农场都卖掉。在他的投资组合中,主要以债券为主。债券投资总的收益很少超过8%。而他只要求每年超出债券市场的主要基准指标一个百分点就行了,因为只要每一年超出1%,累积10-15年,总的收益水平就会超出竞争者的15%-20%。格罗斯管理的债券价值约900亿美元,他只要从他的投资组合中每年产生收益1%,就是9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每年都会为投资者赢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格罗斯说,“我主要采取的是长期、保守的策略,就是从长远的角度击败市场——这可是我们的秘诀!”
这些投资大家在技术上或者个性上各有不同,但是他们仍然拥有许多共同点:
1、以价值投资为准绳,在大打折扣时买进;
2、勤奋学习,独立思考而不盲从;
3、充满理性,在行动之前认真研究;
4、紧跟行业的领头羊,关注具有行业壁垒或竞争优势的企业;;
5、将投资集中在几个最好的股票上;
6、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而不随意更改;
7、买好企业,视股票为公司的所有权;
8,长期持有,会在这个企业中持有很长一段时间;
9、注重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决不低估管理层的重要性;
10、当他们为投资组合挑选投资项目时,远离“市场”。
我以为这些“共性”正揭示了这些大师们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激烈竞争中能够屡屡取胜的秘密。詹姆斯·奥肖内西说得好,“一贯性是众多优秀投资者的共同特征,这使他们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如果你一贯地运用一种策略(即使它本身很一般),那么你将超过几乎所有不一贯的投资者,他们不停地入市、出市,在投资的过程中间更换策略,在做决定之前永远是犹豫不决的。要先实事求是地考虑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确定你的方针,然后就坚持下去。在开舞会的时候,你的故事可能不多,但在长期中,你将是最为成功的投资者之一。成功的投资并不是炼金术,它其实很简单,就是坚持不懈地运用经过了时间考验的策略,然后让它自己去漫漫发挥神奇的魔力。”
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5
风险投资理论与实践 关于投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有人认为我只讲理论,而不讲实践,似乎将理论(或知识)游离于实践。我以为这是不对的。其实最近几年来我愈来愈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先从我个人的体会谈起,价值投资的许多争论表现为观点的分歧,其实是关怀的不同。
1、我所关怀的问题
当前我所关怀的问题有两个:
a、引导我走上价值投资之路的问题;
b、我走上价值投资之路后遇到的新问题。
我的a问题是:格雷厄姆-多德或巴菲特-芒格所提供的投资方略从理论上看是那样的完美,那样令人信服和让人向往,可是在实践中,又是那么艰难,充满那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二者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有些人只是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价值投资的不适用,与之相对的观点则把问题归结为操作上的失误,但是他们几乎没有反省“反差”,也就是一流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反差”。由这个问题扩展开去,就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投资理论和实践之间究竟应该是什么关系?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的所有这类“反差”事件中究竟能够提取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来?这相当于哲学中的原生性问题。
由此生成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价值投资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适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孰优?什么情形下可以进行长期投资,什么情形下不能进行长期投资?等等。这就是我所关怀的b问题,相当于哲学中次生性问题。
a和b的内在联系表现为,没有a,则无以b;但如果继续b,则不能没有a。a是既往历史中的表现,尽管它在现实中还在延续;而b则是我们现在的实际。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以为应该通过研究历史、经济、投资等实证学科来寻找问题发生的具体原因。因此,必须大量阅读经典著作以及其他一些重要著作,包括投资史上其他重要人物传记、访谈、报告和信件等等。通过阅读这些著作,使得自己能够站在历史的前沿,从而审视整个市场。
2、一个例证
比如,如何看待价值投资的适用性问题。当前的A股市场已经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以为市场正走入了类似于A股1999年所谓的科技股行情。但是这样的走势,实际上在美国市场中已经上演过两次,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上演了一场“漂亮50”大溃败的画面,另一次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演了一场网络股泡沫破灭的悲剧。两次市场几乎都表现出一个相似的特点:估值出奇地宽阔,不同股票的估价高的极高,低的极低。并且高估最厉害的一直是表现最好的,而低估最厉害的则一直表现最差,因此股票越来越与其代表的企业脱钩,这一点也与今日相似。
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进行考察。一个是比尔·鲁安,另一个则是朱利安·罗伯逊。比尔·鲁安在1973-1974年那几年时间里,成了当之无愧的亏本大王。竟然连续四年遭受低于标准普尔业绩,比尔·鲁安把它比喻成“类似中国的水患之灾。”更为严重的是到1974年,他的红杉基金已比市场落后了令人咋舌的36个百分点。到后来,他只好“躲在桌下,不敢听电话,心里盘算着风暴是否已平息。”而朱利安·罗伯逊则更是出演了一曲价值投资的“悲歌”。随着投资者不断大量的赎回,最终导致朱利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因为无法赚钱而解体。不仅老虎基金如此,当时股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价值投资者也都遭遇了重创,沃伦·巴菲特的公司股票在1999年几乎下跌了32%。另一个著名的价值投资者塞思·卡拉曼在1998年则遭遇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的财务年度”,市值下降了16.3%,卡拉曼把它形容为“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而这一年正是他股票投资过多,持有现金过少的时候。
因为看到这一点,托马斯·奥在他的《价值的魔法》中这样指出,在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那个时段,价值投资法的用处不大,但是可以通过远离仅下跌10%-20%的股票来保存本金,以在市场底部时能继续买入;而在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个时段,价值投资法的作用也相当有限。不过尽管如此,价值投资法仍然会带来良好的绝对回报。假如当前的市场果真如此,那么价值投资者该怎么做?其实也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坚守,要么放弃。而实际上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随便偏离严格的价值投资原则。以塞思·卡拉曼为例,他的做法往往是,在绝对便宜出现的时候买进,在它们不再便宜的时候卖出,在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则持有现金。冒着有限的下跌风险获取正回报,所有的目标在于保护资本,不在乎错过投机性收入,当整个华尔街都在狂奔的时候反而放慢步子,
3、结论
我一直都有这种想法,当我们在汲取书本知识时,应该将那些理论(或知识)尤其是投资知识视同历史。历史是构筑理性最重要的基石之一,其中就隐含以史为鉴的意思。因此那些“未能记住历史教训者,注定要重蹈覆辙。”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稳固如山。以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为例,虽然格雷厄姆在第一版第一页就警告我们,“过去经验结晶而来的规则”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再有效,但是从今天的投资行为、投资选择以及股票持有方式等来看,格雷厄姆在第一版中确立的聪明投资的基本原则依然完美而无懈可击。
之所以必须学习理论(或知识),是因为理论会“讲得清楚”,合乎逻辑,力求放之四海而皆准,并且已经被公共地反复验证。而实践就要“想得周全”,不能只此一家、排除其他,因此要博采各家之长,汲取经验教训,以求事情本身的集成优化。所以,应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既不能用实践的方式搞理论,也不能用理论的方式搞实践,两者之间既分工又互补。虽然实践可以出真知,但是在投资领域中却显得无比艰难。《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罗伯特·希勒认为他能够预测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因为他喜欢阅读任何方面的理论,包括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因此对于我个人而言,无论如何,离开了理论(或知识),则一事无成。这就是我在学习中的初步体会。
最新个人投资理财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