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
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1
通过对初中体育新课标的学习,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到收获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教学过分关注学生的运动量,重视机械地练,忽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做将有损于学生身心健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感到学校和教师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重新建构教学内容。在平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我尽量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二、转变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本人真正体会到体育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新课程的设计者;体育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人如何运动的教练员,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的,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新课标的实施,使过去那种师道尊严不见了,新颖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在我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上来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教师可以到学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羊”,并不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的动作和要领需要教师的讲解、示范,当然可不必过分强调,尽可能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作了具体的要求,“适合教学实际条件”其实另外一个角度就是说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如:在什么环境下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体现了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检测性。值得注意的是修订稿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同时,提出了传授式教学。而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活动过程,它不是机械的单向的传授知识,它包含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交流关系。而是具有艺术的特点。(1)、形象性。(2)、情感性。(3)、创造性。(4)、示范性。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当中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特别是对于体育课来说。
三、提升自己的教学评价: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对体能、技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意志、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个微笑,一朵小红花,掌声和鼓励等。平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行不行,努力就行!”“好不好,进步就好!”。
新课标带来了新变化,使我们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我要更加努力,焕发出更大的创造性和高昂的工作热情,为我们的体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2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在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取得效果是否完美.个人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教学方面
(1)、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实际体育教学条件和新课标教学内容的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学校体育教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体育室内课上,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设置一堂好的体育课为主导 .在体育室外课上,根据新课标的教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体育设备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积极参与.同时体育教学需要遵循“简单、实际、易操作为基本出发点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体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使体育教学课堂真正的回归自然.
(2)、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一些动作要领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体育教师的想象了.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回过神,在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明白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继续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才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 、理论与实践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新课标教材是体育教师进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体育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 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技术动作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听说各式技术动作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的我积极性.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效率.
三 、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熟悉新课程标准,因为新课标是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我们应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落实到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时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达到有效教学.
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3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所以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决定因素,面对新的学习目标领域的出现,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脱离学习目标时,应给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症结时,及时给予疏导。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真正地体现出现代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积极的教育思想,成为学生的助手,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会非常顺利了。如在一节以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各自的速度基础不同、各人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要真正地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速度,教师可以允许每个人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如腿长的研究在步幅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脚步的频率,腿短的则在自己快速步频的优势下,努力提高脚步的幅度;跑得慢的可以发展腿部力量,跑得快的可以发展反应能力。有的学生提出希望通过球类活动来发展速度,也有人愿意利用跳绳来发展速度。在课程发展速度目标的约束下,每个学生都能采取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来达到目标,教师既可以起咨询作用,又可以起辅导作用。在这样的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2.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几经起落,步履蹒跚,历经了太长的封建社会,受太多重文轻武的思潮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初创阶段,由于未能结合自己的国情而照搬前苏联的体育理论,造成了学校体育实践发展的单一模式,再经历了x的停滞甚至倒退,给体育教育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育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体育教育迅速发展,体育改革方兴未艾,但体育理论和实践还不尽如人意。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外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些年来随着"音乐舞蹈进课堂","激发兴趣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束缚。既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面向跨世纪的青少年,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与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
3.合理选择项目,培养坚强品质
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其它学科主要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体育教学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本体感觉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调节因受场地器材的约束和周围环境的干扰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体育运动有轻松快乐的一面,也有吃苦劳累的一面。教学中我们不能以一面去取代另一面,我们不可忽视一些学生不愿参与的运动项目所起到的塑人作用。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的环境太过呵护而使得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耐久跑教学是这一类学生所惧怕的。曾有人提出取消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的达标考试,认为这一教材与快乐体育相背驰。
我却不这样认为,快乐不等于健康,我们不能为追求快乐而抛弃健康,耐久跑教学的进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锻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安排一些类似的教学内容,以弥补部分学生成长环境的不足,当然教学方法不能死板,以免枯燥的教材更加枯燥,要善于运用教具,并给予学生参与的动力,合理地安排运动场景,适时地锻炼学生的忍耐力,让学生体会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其心理环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引起的反应也不同,如不认真对待,势必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体育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好全面育人的工作。
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4
学校教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很难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体育教学实践体会,就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健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三、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第一,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第二,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第三,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
四、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其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激情,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可用来练障碍跑和跳高。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跳迪斯科来放松肢体,或用听信号大声笑的游戏放松情绪。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体育研读教科书心得体会5
体育老师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这一特点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很难得到施展。体育老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馨,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自然学生就喜欢上体育课。初中生更喜欢朋友式的老师,教师的和蔼可亲、宽容豁达甚至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都会让学生体验到信任、信心,朋友式的交流和沟通更能起到身教胜言教的作用。
2.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首先明确教学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学生,即要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体育老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等。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从学生角度、健康角度、兴趣角度、终身角度认识体育课和上好体育课。
其次要通过体育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转变对体育的传统认识,用理论指导竞技,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及对终身学习的帮助。
再次要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田径进行跑、跳、投的学习,基础内容的学习要增强其趣味性;在球类教学中,以基本动作技术和教学比赛为主,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重点。
3.注重集体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最容易通过发挥个人的体育才能增强集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如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结合起来,就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正如学科学习的特点一样,体育技能的两极分化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体现,对于因身体肥胖、瘦弱、胆小或对体育缺乏兴趣等身体、心理原因而导致的体育技能落后者,要积极创造教师个别辅导、同学帮教练习、分组激发斗志、创设比赛情境等条件,让部分学生时时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关心、自己的行为和形象对集体的影响,等等。坚持不懈,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长期任务,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进取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4.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我这样讲道:“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学生一听这有什么稀奇的,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我又说:“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强烈的好奇心把孩子们吸引住。“怎样看天呢?”我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我的讲述,学生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创设情境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学习,为终身奠定快乐体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5.加强平时的教学管理
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纪现象如无故迟到、旷课、练习不认真者,应严肃、认真处理。但是,教师应尽量避免以惩罚作为法宝,不能动辄就罚,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出发点是为全体学生着想,是善意的。应从动机的激发入手,多鼓动大家,多运用表扬。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对自私自利者可尝试让其品尝孤独的滋味。但应以惩罚为辅,说服教育为主,如有屡教不改者可采用隔离和单独教育等方式。
6.加强同学间的相互鼓励,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学习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同学间互相鼓励所取得的效果,更胜于教师鼓励取得的效果。如在比赛前先让学生准备几分钟,在准备过程中,同组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会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形成好帮差、共同提高的学习风气。在比赛时,同组成员会互相呐喊助威,这种同学间的相互信赖,不仅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会营造一种适宜他们练习的优良环境,让这些同学放开手脚,振奋精神,在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况下,大胆练习,一方面有效地完成练习,另一方面培养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优良品质。
7.开展武术教学时可以用音乐渲染,激发热情
武术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攻防技术性,主要表现形式是武术的具体动作,其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节奏使武术的风格特征得以显现。在武术教学中如果配以音乐,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的内涵和神韵。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武术的劲力特点,可以选用一些节奏感特别强烈的音乐,配合动作的发力特点,使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妨选用一些常见的影视配乐诱导和启发他们练习。在起初的武术教学课堂中,学生在练习中武术教学是比较枯燥单调、趣味性不强,甚至站在原地不学。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计划,通过网络这个很好的载体我了解到,将音乐融入武术教学的课堂中,如用《中国功夫》中的歌曲和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学生嘴里唱着,做动作更有劲,也相当整齐,有效激发学生的兴奋性,促进其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的美感得到完美统一,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8.对后进生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练习的意识
教师在请学生示范时,一般都会请中上水平的学生示范,这样较省事,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完全暴露出学生的一些错误动作,而请“后进生”示范,对他们的转化有很大帮助。其一,无论效果如何,他们都会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并没有把他们搁在一边被遗忘;其二他们会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很光荣;其三,示范时的一些错误动作,经过老师和全班同学的纠正,也会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再也不会感到自卑和感到孤独。当然对以上办法的应用都要把握好分寸,否则会适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