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教案 >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 新华0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好的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供大家参考。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3、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6、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三只白鹤》,和大人一起读边思考,并能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判断。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教学难点:

1、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2、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

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

(1)读准字音:刷shuā、皂zào、梳shū。

“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

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

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

(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

(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第二课时

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

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录像、学文,了解桂林山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录像、收集有关桂林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发情感。

1、见过山吗?能用词语概括其特点吗?

二、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板书:山

1、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山的特点的词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2、有哪些显著的特点?板书:奇、秀、险

3、朗读指导描写奇的语句。

(1)这段话该怎样读?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

(2)谁来读读描写奇的语句?(指名读)

(3)找到奇的感觉了吗?从哪儿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仅此而已吗?

(5)生:不是的。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6)完成练习纸上的作业。能干的.可以尝试写更多的。完成后四人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全班交流。

(7)老师也写了一首诗。师朗诵诗歌。

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

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

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织布,有山似耕作的老农。

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8)你再试试,能不能读得更奇呢?自由读后齐读。

4、朗读指导描写秀的语句。

(1)描写山秀的语句谁来试试?

(2)听了你的朗读,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呀?

(3)还有别的理解吗?

(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灯)

(5)齐读。

5、读指导描写险的语句。

(1)现在,谁愿意来动手画一画山的险?几名同学到黑板演示。

(2)感觉险吗?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读有关句子

(3)学着他的样子读。

6、录像。让我们随着录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独特之美吧!

7、配乐朗诵。配乐朗诵有兴趣吗?不过,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这几句话记住,然后再充满激情地演讲。有信心吗?(生准备)

(1)指名背。

(2)全体有感情地背诵。

三、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国美丽河山的一小部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阅读。

(1)类似优美的文章,还有很多。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2)摘录课内外优美语句,也可尝试写读书笔记。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体会“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一样值钱……”“因为这只小狗最需要关怀。”两句话使学生明白要学会珍爱身边的每个生命,要学会关注、同情弱者。

2.会认11个字,会写7个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了解文中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能结合相关提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一样值钱……”“因为这只小狗最需要关怀。”两句话使学生明白要学会珍爱身边的每个生命,要学会关注、同情弱者。

教学难点:

能结合相关提示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18个生字卡片,课后第一题出现的词语卡片。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有宠物吗?它是什么,能讲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吗?下面老师讲一个宠物店里的故事。(老师范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认读11个生字(出示卡片)。

2.请学生出声读文,并在书中画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3.学习生字。

店形声字,从广占声,从广表示房屋,占声由占据的意思。店本是放物、卖货的地方。

钱形声字,从金声,是偏旁与声符简化的合体。从金表示金属所制,从二戈,戈是武器,声含有铲伤之意。钱的本意是铲,即挖土的农具。古代以农具钱为交易媒介,后来制货币也模仿钱的形制,现在的货币多为纸币。

哨形声字,从口肖声,从口表示口形物,肖声含有小意。哨的本意是细狭的口。引申为驻兵防盗之口。后来把细口能发出尖声的东西叫哨子。

刻形声字,从刀亥声。刻的本意是用刀削木,故从刀。引申为刻薄、苛刻。

若会意字,甲骨文像人坐着双手上举理顺头发的样子,以此表示顺意。小纂讹变,把头发和双手形变成草字头。并因为若有顺意,人在表示顺意时答应的声音也用“若”表示,故加口形。若的本意是顺从。

最形声字,金文从月取声。月是帽的象形字,表示冒险的意思;取声含有夺取之意。最的本义是冒险夺取。冒险夺取往往功绩卓著,故把功绩居首位叫最。

三、再读文了解文中主要内容。

1.请同座一起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同学默读课文,了解文中主要内容。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写7个生字。

2.读课文。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4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科技说明文的阅读方法,能抓住知识要点,了解压缩空气的几种用途。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压缩、承受”等20个词语的意思。

3、能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这两种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4、认识小标题,初步了解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学习科普文的方法阅读课文,抓住知识要点,体会写法。

难点:理解压缩空气在风镐、弓形支柱、神奇飞毯上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初读课文。

2、了解什么是压缩空气以及课文介绍的压缩空气的三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今天我们学习《看不见的大力士》,请同学们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划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带点字的意思:覆盖启发

(3)“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1人1小节),注意正音。

(2)将下列生字用小黑板写出,注意不写错字。

揿铆

(3)说说“覆”、“启”的意思,说说“压缩”、“复杂”的反义词,“承受、启发、构造、喷射”的近义词。

(4)“看不见的大力士”是指什么?(压缩空气)

3、再读课文,填表。

段落小标题压缩空气的用途原理

4、讨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觉得这篇课文在文章结构上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认识小标题)

(2)各段课文各写了什么内容?

二、讲读第一段。

1、讨论:这一段是用什么例子来向我们介绍压缩空气的?这样介绍有什么用处?

2、填空:压缩空气不但(),而且()。

3、讨论:上面这个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课堂作业。

《语文课堂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详细了解课文介绍压缩空气的用途及工作原理。

2、体会行文的严密生动,运用总分段式介绍压缩空气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过渡。

第一段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有许多奇妙的用处,那么有哪些用处呢?请默读第二段。

二、精读第二段。

1、区分小标题与段意的不同之处。

(1)这段讲了什么?(压缩空气是生产帮手)

(2)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可见,小标题不一定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可以是一个词组,在表达上更灵活。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一段讲了哪几个例子?

(1)风镐。

(2)铆钉枪。

3、讨论风镐、铆钉枪的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压缩空气有一个特点是:能随巨大的重量,风镐、铆钉枪又是利用什么原理工作的呢?请在书中找出答案。

4、出示:被压紧的空气,总是想胀开来。

压缩空气会膨胀

这里告诉我们压缩空气的另一个特点:压缩空气会膨胀,风镐、铆钉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三、精读第三段。

1、从这个小标题,你知道这一段文章写什么?

2、出示第2自然段,读一读,然后删去“把半圆内胎的两头封住”和“如果把很多这样的支柱排起一排”,在读一读,比较为什么要像树上那样写,从中体会写说明文要写清楚细节,重要细节不能漏。

3、把“当这个半圆形的橡皮管子挺起来后,不就变成一根弓形的支柱了吗?”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从而理解这个句子。

4、找出第4自然段中的总起句,并说说分述部分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5、认识原理:压缩空气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题的(1)、(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第四段。

2、正确区分一般的反问句和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学习初步运用。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二、精读第四段。

这一段将告诉我们压缩空气更奇妙的用处。

1、默读第四段,思考:压缩空气增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走?(默读后用挂图帮助学生理解,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压缩空气怎样使汽车不挨着地面前进。)

2、说说“飞毯”为什么加引号的?

3、找出这一段中的两个问句。比一比,他们跟第三段中的反问句有什么不同。如果一用这两个设问句,文章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认识设问句,了解他们的作用。

三、朗读全文,小结。

四、课堂作业:《语文作业本》第4踏(3),第5—6题。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5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随着春雨沙沙的声音,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了。你们看:(出示挂图)这时候,充满生机的笋娃娃也争着为春天添彩。

二、复习巩固

1、词娃娃要和你们见面,看谁还认识它们?笋娃娃泥土草丛喊着身子数哇熟哇哭啦到处都是挺直

2、字宝宝着急了,也急着要来。你们欢迎吗?(出示字卡)

3、快把它们送到课文中吧,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介绍了几个笋娃娃?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你们想当笋娃娃吗?选你最喜欢的笋娃娃,读一读,演一演。

2、师生进入文本,体验角色。

老师就是你们的竹子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笋娃娃。(师生对读)

师:孩子你是哪个娃娃?

生:(选读课文来回答)

师:孩子,别哭,勇敢些,努力向上吧!

众生:加油!加油!……

3、学习分角色表演课文,再深入进入文本,体验教材。

4、汇报分角色读书,教师引导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师:这是谁在哭?发生了什么事?这个笋娃娃还是出不来,怎么办?这个笋娃娃真高兴,谁再来表演读出来?

5、小黑板出示:

(1)一个笋娃娃从泥土里钻出来,大声叫着……

(2)一个笋娃娃从草丛中冒出来,大声喊着……

(3)石块下的笋娃娃探出头,斜着身子向上钻。同学们读一读,你觉得哪里写得好?(相机引导学生用动作来演示,加深理解)你还觉得书上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

6、竹林里到处都是向上窜的笋娃娃,娃娃们,咱们这片竹林该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孩子们边读边表演)

7、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文吧!(播放音乐)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揭示课题。

A、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小雨、大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B、这节课,我们学习和雨有关的.课文。(出示课题:雨点儿)

学习生字“点”后,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范读——指名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

A、用喜欢的符号,把本课的生字画下来。

B、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C、把课文读通顺。读课文时要做到:看清音节读准音,词语连读,读完一句要想想它的意思。

D、找出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检查自读情况)

3、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飘落下来的?(云彩里)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三、识字

1、电脑出示生字“问、请、空、方”

A、指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字是前鼻音,后三个字是后鼻音)

B、自读。

C、小组开火车比赛读。

2、点出示生字“数、彩”

A、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

B、个别读,带全班读。

3、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已经学习了六个汉字,小组长手上还有四个生字,请小组长指导小组学习。

A、游戏:考考你——以小组为单位,迅速挑出组长所念汉字的字卡。(组长轮流当)

B、在小组内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4、吃水果游戏:用多媒体课件把今天所学的生字按不同顺序分别藏在各种水果里,请学生挑出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教师点鼠标,水果就翻出一串生字,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水果就归他。

四、朗读课文

1、读句子。

A、学生先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B、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互评。(侧重点:读准字音,词连读,句子读顺)

C、小组赛读,教师引导学生评议。重点结合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读一读,找一找,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用演示纸片飘落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2、读课文

A、自读课文。

B、选一自然段在小组内交流。

C、小组代表朗读。

五、写字指导

1、观察“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点和弯钩所在的位置。(弯钩的起笔和收笔都落在竖中线上)

2、学生自己看书,了解生字的笔顺。

3、指名书空。(课件演示笔画和笔顺)

4、教师范写。(注意对比“方”和“了”中的弯钩。范写“方”的弯钩时,教师要边写边念顺口溜:起笔平,弯度大,向左斜,中线钩)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教材主要围绕“诚信、真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文章,其中《比金钱更重要》一文,让学生感受到了诚信的魅力,而《父爱深深》一文则用朴实的言语,抒写了人间真爱,字里行间流露出父爱的深沉和含蓄以及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此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间真爱,既能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又能使学生从中学习到写作的技巧。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和新课标准要求以及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拟定“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验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创设情景,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与写中升华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感悟父爱的深沉,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爱。

3、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命题为父爱深深,因此引导学生体会做音箱的不容易和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是达到感受深深父爱的重点。而理解作者的心情由“窘”变为“自豪、幸福”则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的全过程,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用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对真情的感悟;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感情朗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把握父爱的真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让学生掌握到学习的技巧。

三、说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所以,课前让学生预习文章是达到教学效果的必要铺垫。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对于父亲的深情和关爱,教师只要把握生活本色,稍加点拔,学生便会感受深刻。

(以上均制作成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出示课件:教学程序: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即:“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出示课件):

(一)、情景导入,在视听情景和对比读题中——“入情”。

本色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开启学生真情实感的“闸门”。为了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形成强烈的欲望和关注心理,我是通过“创设视听情景”和“对比读题感悟” 导入新课的。(课件出示教学片断)首先播放《父亲》这首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父亲的爱心,然后通过课题的两次板书和学生的两次对比读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父爱的深沉。(课件出示教学片断)这样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出示课件):

(二)、感受文意,在初读课文和合作探究中——“动情”。

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相连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在导入新课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读后的信息反馈,全体学生都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即:文章讲述的是“我”和“爸爸”一起做音箱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过渡到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学习这两段主要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教学片断二),解决“爸爸为什么要和我一起做音箱”以及“我们是如何做的”两个重点问题。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质疑、合作探究以及找重点语段和关键词等方法,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做的这只音箱来之不易,为文章里这位父亲的举动而动情,而且开启了学生学习的“窍门”,培养了他们的朗读、理解、质疑和合作学习等能力。

(出示课件):

(三)、创设情境,在精读课文和交流感悟中——“移情”。

移情,是学生在感受人物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的体现。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的兴奋点,顺势推进教学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细读进入精读,把学生的情感移入到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深刻体会到父亲的爱是“深深”的。

主要教学策略有:

1、提出目标,孕育铺垫。

在学生自读之前,首先用多媒体出示精读第三、四自然段的要求:划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并思考我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学生自主探究引路。

2、创设情景,交流感悟。

一是创设表演情景。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由“窘”变为“自豪”与“幸福”的这一引入深层关键处的心情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我从 “窘”字入手,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窘”从何而来。为了达到目的,我让多名学生上台表演朗读【出示课件:朗读表演的场景。】这句话:“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在同学的表演和老师的点拔下,学生深深的体会到了作者的“难为情”。二是创设生活情境。在上个环节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另一个学生的“羡慕”与“妒忌”,我引导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生活中与父母一起欢度美好时光的事例,交流感悟自己父母的真爱,【出示课件:联系生活实际的场景】。学生说的真,感的深。同时在说的过程中了解了作者由“窘”变为“自豪”和“幸福”的原因。

3、理解填空,体会情感。

为了体会文中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真爱之情,我用多媒体出示:我会地说:“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让学生填空,很多学生分别用到了“自豪、骄傲、大声、幸福”等词,并带着这种神情去读,【出示课件:学生理解填空的场景。】与先前的“窘”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到“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这种前后对比朗读感悟法,为理解课文、激发情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舒缓气氛,配乐朗读。

当学生学习兴趣进入高涨之后,需要舒缓下来,让学生慢慢回味,细细感受。在学习第五、六段时,我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舒缓的氛围中感受到父爱的深沉,并解答:父亲为什么和“我”一起做音箱,然后我又一次让学生饱含深情的吟咏课题“父爱深深”,学生读起来感情真挚、意味深远,再次升华了他们的情感。

(出示课件):

(四)、回归生活,在描写父爱和拓展延伸中——“抒情”。

文中有情,人更有情。在这个环节里,我为学生设计了一张“真情卡”,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畅想父爱:(课件出示:真情卡)首先我再一次为学生播放歌曲《父亲》,在音乐的感悟中让学生把自己爸爸关心“我”的话语,关心“我”的事儿,记在这张卡片上。之后,将学生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和交流。这样,学生在想一想、写一写、展一展、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来自爸爸最深最真的爱,并迸发出感恩于父爱的真情。之后,我采用拓展延伸的方法让学生自主设计感恩父爱的卡片作为礼物献给自己的父亲,让学生在对父亲的感激中结束课文的学习。

五、说板书设计:

1、板书

父爱深深

爸爸我

真情

2、板书设计脉络

该板书设计抓住了课文描写事件的脉络,加以概括、归纳,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与学的思路,“真情”则是体现了教学的重点,是课文教学的缩影和教学目的的体现。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语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并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鸟头饰,小树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又请来了小树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戴上小树头饰)

2、复习巩固。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播放《小树谣》歌曲,随机板书标题。

2、理解题意:小树谣就是小树的歌谣。

3、导入课文,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树。

4、提出问题“小树在春风里摇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学习第一节,指导朗读,体会春天到了,小树变绿了的高兴心情。

5、出示图片(小树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指导观察图片,学习第二节,回归课文指导朗读,体会小树开花的喜悦心情。

6、小树啊!现在召唤来爱唱歌的小鸟。理解“召唤”的意思,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区别两个“它”指代不同的对象。指导朗读,体会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维。

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什么呢?

同桌合作表演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四、回顾全文。

请同学们看着图片加上动作一起来唱唱《小树谣》这首歌曲。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得很美,很爱帮助小鸟的小树,你喜欢这样的小树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六、作业。

讲一讲小树长大后和小鸟之间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树 (有爱心) 绿了 红了 嫩芽、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0

一、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

二、教学课题

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

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

(二)、初读感知

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在诵读中识字。

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较“载”、“栽”;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精读分析《咏柳》

1、 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 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在头脑中想象千万条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图片地址: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把春风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动。

学生读,心里想象着每一幅图画,有感情的自读、同桌互读、点名读。至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

(四)、精读分析《春日》

我们学习的《咏柳》颜色是是春天柳树的碧绿,下面我们再读一下另一手描绘春天的诗。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春景,想一想,“无边光景一时新”都会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如说花草,可问什么样的花草,让学生想诸如“姹紫嫣红”之类的形容词。再齐读诗,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参考百度搜索图片:

(3)、“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诗人看到的姹紫嫣红都有什么呢?

(4)、《咏柳》中我们知道是谁把柳树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风)那《春日》这首诗中又是谁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答:东风,即春风)

(五)、同样是春风送来的春天,讨论一下这两首诗描绘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不同之处:景物不同,颜色不同„„

相同之处: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都像一幅画„„

(六)、小结: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们也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学着诗人,描绘一下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六、教学反思

1、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能有感情的背诵。

2、要体会古诗的意境,就不能死读书,要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画交融”、“情景交融”,想象一下碧玉般的柳树与万紫千红的春天。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1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有八个题目,主要内容有看拼音写字组词语、用构词能力较强的字组词、比较音和形相近的字、写反义词、读含有只要认识的字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读儿歌和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题是看拼音填字,组成词语。

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词语。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检查交流。

第二题是用学过的字组词语。

这九个字构词能力较强,交叉搭配能组成许多词。但是,必须认真思考才能组出来。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组几个,以积累词语。可以组成的词有:天上、天空、天气、生气、大学、上学、学生、上空、空气、空军、海上、大海、上海、海军……

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

这四组字的共同点是:每一组中前一个字加上一个偏旁就是后一个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要引导他们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说。

第四题是让学生写出意思相反的词,目的是通过练习准确地理解这几组词的词义,以利于将来在语言实践中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地说明问题。

例如: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个句子是运用反义词的范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个道理,很有说服力。当然,一年级练反义词只是为了理解,为运用打基础。

第五题是读词语。

要把每个词读准确,特别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词的读音。

第六题是把句子补充完整,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

要求学生补充出来的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明确。如第二句,补充成“我最快”,虽然也有主谓语,但意思欠明确。教师不要给学生讲语法的名词术语,要通过比较学生补充的句子来引导体会。

第一句可以填:树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谓语中表示程度的词。如:我最喜欢画图画。我最想见到我爸爸。

第七题是读儿歌。

这首儿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简洁而又活泼有趣地描绘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发出尖尖的芽;夏天,荷叶才能长得圆圆的;谷穗弯弯的,说明已经到了金秋时节;雪人,则是冬季一景。四个小节结构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读出语气,并懂得为什么草芽说“我是春天”。二、三、四小节则以学生自读为主,同学之间互助,教师指点。

最后是写字练习,复习巩固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并练习把字写得正确、匀称。五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类字一般要先写外面的半包围部分,再写里边的。“层”字是左上包围,里边有一“横”要比左上包围部分长一些,这样写才匀称。要让学生观察范字时掌握这个特点。“南”字的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撇”。“风”字的第一笔是“竖撇”,略有弧度,第二笔“横折弯钩”中“弯”的部分要和第一笔相对称,也应略有弧度地弯向右下格后向上钩出。第四笔“点”要写得长些,与第三笔在中间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围结构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写。如学生学过的“走之旁”的字“远、近、追、边、这”等,都要按先内后外的顺序写。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次复习可用3课时,前7题用2课时,写字练习用1课时。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月下的某个情景。

[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

2、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

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

(课件出示我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卵”读“luǎ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

(二)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词语)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和字形。读音:鹅卵石(luǎn);字形:辨析“招待”的“待”与“侍候”的“侍”。

(三)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1、“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

2、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试着概括每部分大意。

(1)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溪边”“村道”“田埂上”。

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村道、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

第二课时

1、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画面。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重点)

2、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月下的某个情景。(难点)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在月光下散过步吗?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这节课,我们跟作者吴然一起走月亮。静静地走,走得再慢一些。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文章几次写到了走月亮,动笔把相关句子画下来。

3、生交流,师出示: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了解“反复”的表达方法。

(2)读读这4句话,你有什么发现?(内容相同,标点不同。)依据以往的学习经验,结合每一句在课文中所处的位置,你能试着猜一猜作者会写些什么吗?(第一处是对和阿妈走月亮的期待;二、三处省略号是省略了和阿妈走过的地方;第四处是和阿妈走月亮的幸福与快乐。)

(3)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中间两句省略了“我”和阿妈走过的其他地方(相机板书:溪岸、石拱桥、果园、庄稼地、菜地);结尾是对全文的总结;开头是作者对走月亮的期待。

二、期待“走月亮”

1、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从哪里感受到这份期待?

2、交流: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1)两个“升起来了”,从中感受到期待、兴奋之情。练读。

(2)配图简介:洱海附近是作者吴然的家乡,它在美丽的云南,不远处即是巍峨的点苍山。瞧,它的形状像耳朵,因此当地人给它取名叫“洱海”。

3、交流: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

(1)“那样明亮,那样柔和”,作者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2)课文是怎么具体写“明亮”“柔和”的?

①照亮了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

②能不能这样写?出示“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间的&39;大道和小路,也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生讨论交流)

预设:不能。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的;这句话与课文第3自然段紧密衔接;课文“也照亮了,照亮了……”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欣喜。(师相机指导朗读)

③生活中你觉得什么能照亮东西?(手电筒、太阳、灯塔……)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更柔和,更浪漫。)

4、就在这样的静谧美好之中,“我”和阿妈走月亮——多么开心,多么令人期待!(生配乐朗读)

三、体验“走月亮”

(一)学习第4、5自然段

1、师范读,生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

2、交流: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1)说说想象的画面。

(2)明明是“闻到香味”“映着月光”,怎么是“流着”“流着”?

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细细的溪水潺潺地流淌,山草、野花的清香也就随着溪水流动,空气中飘散着芬芳。波光粼粼,月影闪闪,这景象真是美丽又奇妙。

3、这条细细的小溪里有花香,有月光,还有什么?(交流:灰白色的鹅卵石……都抱着一个月亮!)

(1)有几个小水塘就有几个月亮,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多么神奇!

(2)“抱着”还能换成什么?读一读,比一比。(“映着”“捧着”“藏着”……“抱着”有温暖、温馨的感觉,让人想到了妈妈的怀抱。)

4、是啊,作者也想到了自己的阿妈——引读“哦,阿妈……”,你有和妈妈在一起特别快乐的事吗?

5、师生进行模拟情境对话。

6、小溪留下了“我”和阿妈多少快乐的回忆。(生配乐读第4自然段,试背诵)

(二)学习第6、7自然段

1、过渡: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我”和阿妈又来到了村道。细读第6自然段,你想到了怎样的景,又从中品味出怎样的情?选择印象最深刻的和同桌交流。

2、想象画面,谈“所见”。引导学生关注新鲜的词句,如“泼剌”“很满意地响着”“镀亮的银毯”“一塘新谷”。调动各种感官(看、听、闻)来感受秋夜虫鸣鱼跃、果园甜香四溢、庄稼大丰收的景象。

3、体会情感,说“所想”。

(1)“我”在地里做些什么?(出示:春天,我们看油菜开花。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2)想象:“我”还会在地里做些什么?又有哪些有趣的经历?练习说话。(出示)秋天,我们……;冬天,我们……

(3)作者的回忆里除了阿妈,还有什么?阿爸经常不在家,陪伴“我”长大的是阿妈,“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还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爱。

4、配乐读第6、7自然段。齐读第6、7自然段,说说省略号省略掉的是什么。(“我”和阿妈走过的其他地方,“我”和阿妈相伴的美好经历……)

四、回味“走月亮”

1、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体会。补充: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以后回忆他的阿妈时写的,当时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回过家乡,十几年没有见过他的阿妈。当他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2、是的,充满了对家乡、对阿妈的思念、怀念,所以文中反复出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再次出示4句话,生深情朗读。)

[教学板书]

“我”和阿妈

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想到:洗衣裳做小船看水塘

闻到:果子的甜香

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景美——情浓

(调动感官走月亮)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教学反思]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而这篇《走月亮》怎么读都像是一首诗,我讲诗的时候通常都是以一个大问题贯穿课堂:“从语言描绘的情境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不仅将学生的思维拉进了课文,也拉进了他们的生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课文描写的“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如画美景,而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的就是一幅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学生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地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才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这才是真正的“美文美读”。因为学生的生活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的回答也是缤纷多彩,表明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七个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四、课前准备:

挂图,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①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②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④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⑤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四)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①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②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③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④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五)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①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③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的──张骞。

④齐读课文13自然段

⑤你有什么体会?

⑥再读13自然段。

⑦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六、教学结束

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4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2、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体会概括叙述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乐园

教学重点:

了解一词多义,理解文章概括具体的表达手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说说每组加点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按组读词,读熟练,将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先和同桌讨论。

2、检查朗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

3、以“走”为例,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早义。

4、学生分组讲座理解多义词词义的方法。师小结: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不同,平时不断积累多义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用比喻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掌握联系语境中推断具体含义的方法。

二、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1、读,

2、分组讨论:加点词语的作用。

3、介绍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

4、小结:阅读时抓住概括性的总起句和总结句,就能很快把握语段的主要意思,作文时使用概括具体式的表达手段,就能全面,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读一读,记一记。

1、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句子。

2、讨论句子的意思。

四、读一读

1、自主学习:要有自己的见解指的是什么意思?短文是通过什么例子具体说明的?

2、怎样阅读才有自己的见解?

3、合作交流:明白有独到见解的是思维深刻的表现。

2024小学语文教案万能模板篇15

教材简介:

《惊弓之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他观察了天上飞着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原来这是一只受过箭伤、孤单失群的雁,一听到弦响就吓得从天上掉下来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教学时,要抓住“成语故事”这一文本特点,让学生在抓关键词句中品词品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探寻作者讲故事的秘密,即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让学生既明白故事写了什么,又明白故事是怎样写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识“本事”,引出课题

1、板书“本事”,学生读。

2、出示“本事”的三种解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本事”指的是什么?平时我们生活中说的“你真有本事”中的“本事”指的是什么?

3、你知道班上的同学谁有什么本事,夸夸他(她),好吗?

4、同学们有许许多多的本事,可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去拜访一位古时候的射箭能手更赢,看看他是不是一位很有本事的人。(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本事”一词及为“本事”选词义人手,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更赢是否真有本事?这样的设计,新奇有趣,于平常处凸显不平常,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了解“本事”

1、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指名学生读以下词语,相机纠正读音。

魏国、更赢、射箭、打猎、大雁

拉弦、孤单失群、悲惨、愈合、裂开

2、比一比谁的本事大。请你用上面的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自主预习是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指名读生字所组成的词语,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本环节二承接第一部分“咱们班的同学有什么本事”进行教学,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在“比本事”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

三、探讨“本事”,理解文意

1启发引导。同学们真有运用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事,那么,课文中,更赢的本事是什么呢?

2、自读课文。要求:画出能体现更赢本事的句子,在旁边批注更赢有什么本事,然后同桌交流。

3、交流互动。

(1)更赢有射箭的本事。这可以从“有名的射箭能手”中看出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然后在分别读词语、读词组中引导学生理解“能手”“射箭能手”“有名的射箭能手”的意思)

(2)更赢有拉弦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从“更赢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读更赢射大雁的句子,强调“直往上飞”“直掉下来”。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夸夸更赢。指导学生读魏王说的话。)

过渡:更赢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他的本事真的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但更赢认为这不是他的本事大,那他究竟有没有本事呢?

4、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读7—9自然段,讨论:更赢有没有本事?为什么?

(2)小组汇报讨论情况,老师相机进行引导,并指导朗读。

①更赢有本事,他会观察,会分析。他根据大雁的叫声就能判断出大雁孤单失群,看大雁飞得慢,就知道大雁受过箭伤。(教师相机引出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來,边飞边呜。更赢仔细看了看……”强调“仔细”,指导朗读。)

②更赢有本事,他会观察,会分析,能判断大雁听到弦响就会直往上飞,它一使劲,伤口就会裂开,大雁就直掉下来。(引导学生找出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看到的,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听到的,哪些句子写的是更赢的判断。)

③更赢真正的本事是什么?(更赢真正的本事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并能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

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更赢看到的现象和根据现象所做的分析。(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还没有愈合,所以它飞得慢。因为大雁离开了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所以声音叫得悲惨。……)

设计意图:好的问题往往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更赢的本事是什么”的问题,如穿项链的丝线,串起了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同时,也串起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揣摩。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明白更赢的真本事是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能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和判断。

四、凸显“本事”。明确写法:

1、“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仅仅是鸟会这样吗?(引导学生理解“惊弓之鸟”的引申义,并举例说明)

2、课文《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作者是怎样讲述这个故事的?他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呢?

(1)引导学生读2—5自然段,如果把故事分为结果和原因的话,你认为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结果)

(2)引导读第9自然段,这一段写的是故事的什么?(原因)

(3)作者在讲这个故事时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这样讲有什么好处?(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故事的可读性。)

3、自主发现第9自然段的写法。通过阅读第9自然段,你又发现了什么?(作者也是先写结果,再写原因。)

4、小结。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推理文章,作者在讲故事时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在最后更赢的推理分析中也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这种叙述方式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因此,我们平时在写故事时也可以采用这种叙述方式。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本事”到更赢的“本事”,再到作者讲故事的“本事”,在教学的层层递进中,让学生最后发现文本的“秘密”:运用先果后因的顺序展开叙述,从而完成了阅读过程是在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中走个来回地“言语形式”的学习和理解。

五、拓展阅读,巩固“本事”

1、出示《惊弓之鸟》的文言文,让学生试着阅读,并对照课文说说意思。

2、在文言文中找出描写故事结果的句子,再找出描写故事原因的句子。

设计意图: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认知—实践—迁移—运用”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真正由“学过”到“学会”。本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先果后因”的叙述方式,再次感受这种叙述方式的好处,并能迁移运用。另外,文言文和课文的对比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中国经典古文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章

    4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