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精选范文 >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15篇

| 文丽0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15篇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

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夏季粮食的丰收时节。粮食的大丰收让祖国的粮仓爆满,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让让人明更加安康。但是为我国甚至全球粮食曾收层产的袁隆平院士却离开了我们。

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民能吃饱饭,意味着国家的国泰民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国家而言,粮食不仅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粮食问题是安全问题,而非经济问题。粮食不像其他商品,粮食少一点都会饿死人,是一个硬需求。

袁隆平院士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不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他为人类生存最初了巨大的贡献。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吃喝。袁隆平院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把饭碗拿到自己的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在为自己的饭碗而努力”。

周末回家看到路边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穗子,把苗都压弯了腰,偶尔的一阵风,稻穗随着风摆动,我仿佛看到了袁隆平院士在田边看着稻田丰收的笑容。再过几天就是稻子成熟的时候,到时候田地里一片一片的金灿灿,每当这时就想起了伟大的袁隆平院士,他的一生都在为粮食的曾加产量而努力,与种子打交道,简直就是稻田里的守望者,虽然他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努力永远铭记于心。有了他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吃饱饭的幸福,我想大概以后的每次吃饭我都会想起他。

斯人已逝,忧思长存。他在稻穗下乘凉的未完成的梦,后人将踏着他的脚印继续前行。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2)

这是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级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_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广大人民纷纷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对他们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

袁爷爷真的是太伟大了!

他年虽近百,却不在家乐享天伦之福,而是终日奔波在实验田,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灵的秧苗,在和风中翩翩起舞,那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爷爷毕生追求的是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我们中国人,因为有袁隆平爷爷,端稳了饭碗,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世界都为之震惊。

像这么一位对人民做出卓绝功勋的杰出科学家,广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请看看各个媒体平台下的评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我们的“神农”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带着种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听听人们的请求: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为中国人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的袁爷爷。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爷爷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袁隆平爷爷生前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将一生奉献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说我浪费粮食,其他人没有资格。因为是他让我们不再饥饿,不再担忧温饱问题。

请求国家将5月22日设为珍惜粮食日!以此纪念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学生们应该铭记5月22日,好好学习,带着袁隆平爷爷那份对我们的希望,为国家争光!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3)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他80多岁每天还坚持打排球游泳,现在年轻已经90岁了,已经游不动了,打不动了。但他还是在学习,他在办公室里全都是书,书桌上堆满了书,书柜里塞着满满的书。老师说有句俗话叫:学到老,活到老!90多岁了还在学习,我们现在在是小学生,更应该学习!

有一天,一位记者来采访袁隆平爷爷,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呢?袁隆平爷爷说,因为几十年前人们吃了上顿就没有了下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现象,希望长大了以后想不要再出现这种状况,就想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经过长期研究,他最终完成了这个愿望。袁隆平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在水稻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袁隆平一个人解决了半数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他非常的伟大!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20_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多年过去,浪费粮食现象依然存在!希望人们不要浪费水稻,现在我们有饭吃了,却变得不懂珍惜。

所以我们应该要学习袁隆平爷爷这种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一心为人民的精神!老师说我们以后要光盘行动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4)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但是不管是谁,都向他致敬。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

听老师说,以前我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人口位居全国第一,这么多的人。那一定需要很多粮食,但是这里除了让人居住的还有山川河流,不能把他们都变成种地的。种粮食的地也少。所以我国就发生了饥荒,饥荒的过程中,人们看见什么都吃。听说还有把石头磨成粉吃的。再见,他们当时是多么的饥饿。但袁隆平也体验过饥饿的痛苦,他想起人民的痛苦,所以他就想要培育出新的水稻。解救人民的痛苦。

经过他的研究培育,培育出了新型水稻这种水稻。比如说近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2·4亿亩,每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这可足以养活中国14亿人民。而他的梦想不只是让中国种上杂交水稻而是让全世界都这么做。可见袁爷爷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

袁爷爷,希望我们能吃饱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经济条件好而去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好的。因为他是劳动人民的丰收成果。记得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看见有些同学把没有吃完的饭菜倒在餐余桶里。把食物给糟蹋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袁爷爷和他们凡对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科研成果,如果我们把它糟蹋了,那么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就变得分文不值了而且还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所以我们要每天吃好饭,不浪费一粒米。不浪费每粒粮食。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每粒粮食,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牢记在心里!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5)

20_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时的中国就算是像我们一样闭塞的村庄,人们也都解决了温饱,开始奔向小康。作为一个90后,我从未经历过饥饿,对于爷爷奶奶口中的故事,也无法完全理解。就像是那位“何不食肉糜”的帝王,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饥饿。

后来长大因为过敏,我曾经有过半个月忍饥挨饿的时间,但这种只是忌口的挨饿根本无法与饥荒之时相比。

电影《1942》把重现战争时期的大饥荒,影片中有一幕甚至给我留下了阴影:狗在啃咬路边的尸体,以此充饥。从此我再也不敢敢看此类的电影或者节目。我相信,真正经历过大饥荒的人们,肯定有过更加残忍的经历。正是这部口碑不怎么好的电影,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我们如今的平安喜乐并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乃至牺牲换来的。

袁隆平爷爷经历过战争年代,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他毕生所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他研究出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更多的人吃饱了!

我未曾了解过他的生平,但也能够知道他为祖国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为人民带了怎么样的幸福生活。他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把幸福的种子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有人说,他没走,他只是带着种子去了远方。有人说,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他走了,他又没走,他永远都在!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6)

第一,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而且始终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兴学科——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发展阶段、每一项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都体现了他非凡的经验智慧与学术思想。

第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开始,“三系”杂交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三,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最大的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我国对外交往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四,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四十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教导和间接影响下,不论是在他的研究中心,还是在全国杂交水稻技术攻关协作单位,已经形成了一支梯队结合、协同作战的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将杂交水稻向纵深发展的重任。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7)

禾下乘凉梦,一生永为“稻粱谋”。袁老,您一路走好。——题记

狂风呼啸,雨点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银色的地毯。为湛蓝的天际织了一张灰色的大网。遮天蔽日的乌云遮住了光彩夺目的太阳,灰暗的天际,无边的乌云,空旷的大地,一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静静的!

20_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一切看上去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近,一代伟人就这么与世长辞了。

16时许,灵车驶出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而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车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于言表,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爷爷病重时,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毕生追求的梦,一个只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为了让中国人都能吃饱一顿饭,袁爷爷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是辉煌的,是可敬的,是朴实无华的。

袁爷爷的一生与杂交水稻从未分离,那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一辈子为了他们任劳任怨,却无怨无悔,因为他们是让世界吃饱饭的功臣,平凡的瑰宝。袁隆平爷爷曾说过,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他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先走了。袁爷爷,梦想尚未实现,您怎能以这样的方式先行一步呢?袁爷爷,您常说自己有着七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身体,三十多岁的心态,更有二十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么乐观的您,怎能不辞而别?

迈入耄耋之年,本应“颐养天年”的年龄,您却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从心了,因而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时间虽紧,但岁月无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壮志就是老骥伏枥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您牺牲了自己,满足了世界,任岁月变迁,任世事无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终有您,历史的长河中,您的身影不会消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在我是多么不相信这句话,多么希望您与与世长辞的消息是个谣言。如风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晶莹的泪花从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现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一路走好!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8)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为自己的人生设置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这让我又想起20_年,当时已近七十岁的袁隆平在回应有关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话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没当上院士,还是说明我水平不够,所以我今后还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是有一点,我努力并不是为了当院士,当时我的态度是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这些年来,袁隆平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每天戴着一顶草帽,卷着两只裤腿,在烈日下、在稻田里不分日夜地忙碌着,继续为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梦想不懈奋斗、辛勤耕耘。这些年来袁隆平以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为己任,在不断追求的路上,服务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说,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仅向世人诠释了一个农民科学家对粮食问题的理解,而且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实践,让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的追求。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灿烂的星河也确实令人向往,但若不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怎么能到达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处呢?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始终坚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精神,并融于岗位、融于日常,以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敬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担当,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业追梦路。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9)

他们到底跋涉过了多少旅程,肩上到底背负了多少使命?

他把鞋子深深地陷入稻田里,让清晰的脚印指向遥远的未来,迈向我们美好的新时代!

自古以来,人民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天”,因此,最令我敬佩的科学家莫过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我的脑海里,袁隆平的形象总是定格为一位身穿白色衬衫,站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辛苦劳作的老者。常年的躬身在田间地头,他皮肤黝黑,与其说是一位科学家,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普通农民。

“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两个多么宏大的设想,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又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世界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也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着中国专家迎战世界粮食问题的一个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这条道路虽然是艰难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点,出了产量更高的新品种,全中国、全世界人民都能解决温饱问题,他心里高兴,吃点苦没关系。

袁隆平在讲话时会有中英交杂的习惯,就像是吃多了杂交水稻,讲中文后会自动翻译,人们称这是“袁氏幽默”,他还会讲俄语,爱好体育,爱好音乐,考过空军,像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宝藏男孩”怎能不让人敬佩!

20_年,阳光炽热,土地温暖。90岁高龄的袁隆平依旧在埋头苦干,他希望自己再奋斗十年,让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种上我们的杂交水稻。

这是每一位有良知的科学家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或许他们没有千亿的身家,却甘愿把技术无偿的贡献给全人类,造福全人类。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谁有功夫闲看云隐;他们精确地估量着生命的意义,谁有私心去计较生命的长短;他们在模糊的泥土上捡拾细小的沙粒,是这些美妙的晶莹绽放开来,给了我们方向,使得世界更精彩。

我每天都在幻想自己何时才能发芽,茁壮成长,成为绿荫,去感恩那些为我们无言付出的科学家。因为,我坚信自己可以不断地向未来迈进,致敬新的时代!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0)

就在昨天,5月22日,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去缅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一颗巨星陨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风雨中,对袁隆平老先生的遗照,多次鞠躬。当时现场的人数达几百人,每个人眼里无不含着着热泪。人人都悲痛至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国之脊梁,就在这一天,轰然倒下。他,让中国人民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了亿万人的口粮问题。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国人永远怀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网友竞相发言,而许多人却不敢相信。一位网友评论道:“中午刚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以为是看错了。朋友在后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泪说:接受现实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溃了。”没错,许多人都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电话,反复确认,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数都泪流满面。没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饿殍满地的场景还会出现。节约每一粒粮食,使每一粒粮食都尽其所能,帮助人民,就是对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会各国培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让他们遍布全世界,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杂交水稻正不断地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十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遗言中说道:“丧失从简,不要让殡仪馆安排任何群众悼念。”一位曾经的国之栋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据疫情形势,毅然拒绝了殡仪馆接待群众悼念的意见。

遥寄哀思,缅怀前行。袁隆平院士,我们的国之栋梁,愿您在天堂安好,与您的母亲团圆!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1)

稻香万里,四溢余香,在这片名为中国的土地上,永不弥散。

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您的身影也永远映在蓝天之下的稻田之中。

——前言

20_年5月22日13点07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微风抚过,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弯下了腰,他们在鞠躬,为他们的父亲鞠躬。稻香十里飘,长空万里香,世间一切的稻苗都随风飘起,恭送这位伟人的离开。他不是战士,却拯救无数生命;他不是诗人,却书写动人篇章,他便是培育杂交水稻第一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我对于袁隆平爷爷的印象,只限于图片和视频之中。但是那几张照片我却印象深刻。田野间,他无声地拿着一个本子在记录什么,她身着朴素的衣服,一幅近似于老农民的面孔,饱经风霜,他弯着腰,耕作着,种下的是种子,长出的却是未来的希望。

当我听见袁隆平爷爷去世这个消息时,几分惊讶,几分迟顿,几分伤感。万分难受,却哭不出来,像一块石头堵在心中,闷得有些喘不过气,脑子一片空白,想去拒绝接受这个事实,怔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于是心中水帘阵阵垂下,甚是伤感。

突然想起之前网上的一些流言蜚语,当初一些网友就因为袁隆平爷爷摸了一下豪车,便在网上发表侮辱性言论。现在我就想问你们,你们还有良心吗?他是一个拯救了无数人的英雄啊!他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研究杂交水稻的事业上。袁隆平爷爷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一辈子都努力在这条路上奔跑着,因为路的尽头种着他的梦想,他一步步地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可能实现的理想,他心中有家,有国,有全世界。

《奶奶的星星》中说:人死了,便会化成天上一颗星星,给活着的人照个亮。想必20_年5月22日夜,银河间又会多一颗明亮闪耀的星星,看着中国这一片片他一手创造的稻田,落下泪水,化成雨水,去滋润万物,去滋润他亲手埋下的希望。

谢谢了,袁隆平爷爷!

再见了,袁隆平爷爷!

愿您一路走好!

当您再次俯视大地,请您放心!“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未来我们会替您实现!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2)

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教我背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只知道跟着妈妈读,直到上学了,学习了这首古诗才明白它的真正涵义,才知道我们每餐吃的一粥一饭是多么来之不易的。

袁隆平爷爷,被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穗子象扫帚那么长,颗粒象花生米那么大,沉淀淀地低垂着头,风儿吹来,稻花飘香,稻浪此起彼伏,躺在稻穗下乘凉……多么美好而又伟大的梦想啊!我们最尊敬的袁爷爷,他从一个梦想开始,为之奋斗了一生。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在田间地头忙碌,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妈妈说民以食为天,要是没有袁爷爷,我们中国十几亿的人民都不一定能吃得上饭呢。我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吃饭,不要再浪费粮食,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

上帝总爱玩一些恶作剧,就在五月二十二日下午一点多,我们尊敬的袁爷爷离开了我们,去了天堂,天空也好像知道袁爷爷要走了一样在伤心地哭泣。我想起妈妈总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神羊和稻谷的故事,妈妈说袁爷爷就是神羊,他为人民从天宫“偷”来了稻种,他累了,他的使命完成了,他又回到了天宫。我含着泪读了一遍袁爷爷您生前最喜欢的诗,为爷爷送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3)

“民族”“中华”这样的词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放在名字面前当形容词或前缀的。而“脊梁”“英雄”,又是一个民族的顶梁柱,一个民族的骄傲。

关于“民族脊梁,中华英雄”,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壹,民族脊梁究竟是什么意思?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其实民族脊梁并不一定是达官贵族家庭的后人,反而大多数都是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民族脊梁,是一个公平的荣耀。

貳,什么样的人是民族脊梁?自古以来谁称得上民族脊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埋头苦干、拼命硬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的人,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先生说的是“他们”而他自己就是一个民族脊梁。

举他的例子,大家或许都知道他有一段弃医从文的经历,我们总说时代创造英雄,实际上就是如此。鲁迅先生不像王二小,董存瑞这样的烈士,与敌人以刀枪过招,他只是用塑料甚至纸卷起的笔杆,沉重敲击了敌人不太聪明的大脑,也在努力敲醒中国人的爱国情。

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刚刚去世,一个种了一辈子庄稼;一个用了一辈子剪刀——但是他们用对了地方。袁隆平院士弯腰插了个水稻,我们吃饱了;吴孟超院士低头做了个手术,我们又活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就是这么不简单的民族脊梁。

有人戏称“袁隆平院士等我们吃完了午饭才离开……”是戏言,却差点让我落泪。“人是铁,饭是钢”这都是有数的。致敬那些用自己的力量撑起了中国的天,却最终被压弯了腰的民族脊梁。

所以,你还会看到鲁迅就头疼,天天被吃饭问题纠缠不休吗?

叁,我们要如何成为民族脊梁呢?民族脊梁的涵盖面很广,每个人都有可能。如果你擅长语文,你可以学习鲁迅;如果你擅长数学,你可以去计算太空;如果你擅长英语,你可以做国家外交官……成为民族脊梁有很多种方式,如果你擅长篮球,你也可以争取把NBA的National变成beheldinChina(中国举办)。

你要知道,你现在学到的东西未来不一定都会用上,或者是一定不会都用上,但肯定不是一定都用不上。但是你并不会知道什么会用上,什么不会。所以,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知识漏洞,或是任何一个体育技巧。人总要有上进心,鹿鹿鱼鱼固然享受,可是没有价值;——也不要成为冬烘先生。

愿我们所有人在未来,都能成为那我们现在在学习的民族脊梁。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4)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

午时1点07分,人们刚刚放下碗筷的时间,一条信息传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去世,这位让中国人吃上饱饭的伟大国士,一生奉献给人民群众的英雄,等待他的人民吃饱了午餐,便欣然落幕,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记忆中的袁隆平爷爷是位身体健康、功成名就之后依然走在科技道路上,努力前行的追梦人。我们生来便出生在和平祥和的时代,而不知道温饱曾是中国的一大难题。追溯袁老的一生,从小时对自然农业产生的兴趣开始,便下定决心学习农业技术,在中国三年的饥荒里,中国人民经济遭受了严重困难,“吃不饱饭”,成为中国百姓遭受的问题之一。在饥荒最严重的三年里,人民被饥饿所折磨的痛苦和流离失所的景象深深触动了袁隆平爷爷。

随后他立即投入了水稻研究,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意义之后,他不惧嘲笑和艰难,终于带领团队继1970年的“野败”之后,于1974年成功培育出新型水稻,将水稻产量提升了三倍。

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袁老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对于中国做出极大贡献,解决了无数人吃饭的英雄,却因买辆车被舆论推上了热潮。如今,媒体为争抢热点而不惜谎报死讯的卑劣行为,令人愤怒,更令人心酸。农民因有袁爷爷的而富足,一代国士值得全世界致以崇敬的目光。

袁老,是走进超市查看米价后,欣慰离去的人;是婉拒采访后愿意与孩子合影的人;是九十岁生日,依然愿意将第一块蛋糕递给爱人的人;是面对在中国是否还会出现饥荒情况,坚定的说“那不可能”的人;是90岁高龄依旧不停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探索的人;是灵车穿过路口车辆齐鸣笛默哀的人。

他是平凡的人,更是英雄、是国士、是伟人。九十年来,您老来时与去时千差万别,我们不忘手中饭碗,不忘吃下的每口粮食,不忘当今祖国的锦绣河山出自您手。“人间明星陨落,却永远永远闪耀在人们心间。”向您致敬。

袁隆平作文素材积累(精选篇15)

初夏小满,雨水纷纷,在这样一个阴郁的日子里我们送别了敬爱的袁隆平院士。芙蓉路上人头攒动,一声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让我想起四十多年前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光阴流转,英雄们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从未改变,人们对于英雄的致敬和爱戴也从未改变。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终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袁爷爷在稻田里穿梭的背影,就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第二天,他照常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他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直到今年年初,年逾九十的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袁老终其一生,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用赤子之心书写中国人胸有人民、心怀天下的情怀。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老百姓的“饭碗”。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作为当代中学生,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发扬袁隆平精神,抓住青春大好时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努力学习,练就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相关文章

    44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