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热门文章 >

立秋节气有什么美好寓意

| 梓炫0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秋节气有什么美好寓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秋节气有什么美好寓意

立秋节气有什么美好寓意

立秋的美好寓意是:象征着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阳气渐收,阴气渐长。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立秋习俗

1、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2、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

3、啃秋

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4、吃“渣”

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5、秋忙会

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立秋三候是什么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冷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露,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知了、知了”的叫个不停。有诗《立秋》曰: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节气的注意事项

一、心情舒畅

立秋过后,天气依然十分炎热,所以要保持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和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适当运动

立秋过后,就进入了秋季。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要注意,不宜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这样对身体的负担太大,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早睡早起

立秋过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但立秋暑热未尽,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四、少食多餐

立秋过后,有“贴秋瞟”的习俗,所以很多人喜欢在秋季品尝美味佳肴,秋季更有“食欲之秋”的称呼。但是,立秋后依然燥热,所以不宜暴饮暴食,也不宜食用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避免在冬季来临前就损伤肠胃。

立秋节气禁忌有哪些

1、忌走田

在旧时,民间有立秋日不宜走田的机会,即立秋这天不能在田间行走,认为这对秋收不利。

2、忌出虹

在山东牟平、江西南昌、江苏常熟等地,忌讳立秋这天出虹,即出现彩虹,认为这一年的收成会减产。

3、忌行房

立秋过后,天气燥热,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所以古人认为在秋冬行房会损耗体内阳气,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季节。

4、忌打雷

在湖北孝感,忌讳立秋打雷,有民谚:“立秋雷电,天收一半。”而在河南淮阳,人们则认为立秋日有雷声,会发生水灾。

5、忌洗澡

在山东莱西地区,立秋这天忌洗澡,否则身上会出秋狗子(即痒子)。而在黄县一带,则认为在立秋这天洗澡,秋后会拉肚子。

6、忌下雨

早河北新河,立秋日忌下雨,认为立秋下雨,此后会雨水不断,妨碍收割。而在浙江遂昌,则有“立秋雨打头,无草可饲牛”的说法。

    相关文章

    3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