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文库 > 热门文章 >

猴痘的由来是什么

| 云霞0

 猴痘的由来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疾病。之所以叫“猴痘”,是因为最先从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猴痘”的名字虽然有“猴”字,但其真正来源并非猴,而是啮齿类动物。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的首个病例是1970年刚果的一名9个月男婴,此后大多数猴痘病例发生在刚果、中非和西非,并且逐渐增多。自1970年以来,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人类猴痘病例。1996-1997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次暴发中病死率较低,但发病率高于往常,主要是由于水痘和猴痘同时爆发。2017年以来,尼日利亚爆发了较大规模猴痘疫情,共报告疑似病例500余例,确诊病例200余例,病死率约3%,目前仍不断有新增。2003年,首次非洲外的猴痘疫情爆发于美国,主要与进口自加纳的宠物土拨鼠受到感染有关,该次疫情共造成70多例猴痘病例。2018年至2022年,发生过多例从尼日利亚到其他国家的游客感染猴痘的病例,涉及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美国等。

2022年6月,为避免污名化与歧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考虑为“猴痘”重新命名,希望各界今后不再使用“猴痘”(Monkeypox)一词。新命名目前尚未确定,但有媒体推测其将类似于“COVID-19”,尽可能实现客观化与中立化。

2022年6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猴痘的全球暴发显然极不寻常和令人担忧。因此,他决定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评估此次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4]  6月14日当天,世卫组织还发布了针对猴痘疫苗接种的新指南, 但在这份指南中, 世卫组织仍然不建议目前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并表示其正在就使用天花疫苗作为预防猴痘传播的一种方法进行辩论。

2022年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猴痘病毒分支重新命名,新名称将由罗马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组成。

2022年11月28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称,在与全球专家展开一系列磋商后,世卫组织将开始使用新的首选术语“mpox”作为猴痘的同义词,这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同时将逐步淘汰“猴痘(monkeypox)”。

当地时间2023年4月25日,巴基斯坦卫生部证实,该国出现首例猴痘病例。

2023年5月11日,世卫组织召开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猴痘

病毒致病性

猴痘导致的症状与天花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没有天花严重。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13天,也可能为5-21天。

猴痘病毒感染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1、侵袭期(持续0-5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酸痛和虚弱;

2、皮肤发疹期,通常在发烧后1-3天内开始出现皮疹,集中于面部和四肢。影响面部(95%)、手掌和脚底(75%)、口腔粘膜(70%)、生殖器(30%)和结膜(20%)。皮疹从斑块依次演变为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后脱落。发生病变的位置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严重时病变位置会合并导致大块皮肤脱落。这些皮疹通常非常疼痛。出现皮疹时,患者具有传染性。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意味着无需治疗,患者会自己痊愈。然而,根据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目前主要流行的两种猴痘病毒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中非分支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严重,病死率约为10.6%。近日在欧洲发现的猴痘患者的病毒为西非病毒株。症状持续2-4周。重症病例在儿童中更常见,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暴露程度、患者健康状况和并发症性质有关。基于毒株的差异,在普通人群中病死率为0%至11%。

猴痘能治好吗

1、猴痘病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式,也没有疫苗。不同分支的猴痘略有差异,病死率大约在 1%-10% 之间,猴痘一般是自限性的,目前我国对猴痘已有成熟的猴痘病毒检测技术。

2、猴痘目前治疗上主要依靠抗病毒治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出现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时则需要抗感染,生命支持治疗等措施,恢复后可能留下后遗症。

3、猴痘一般能自愈,猴痘是一种具有自愈倾向的疾病,病程通常持续14天至21天。猴痘病毒虽然是天花病毒的近亲,但是传染后的症状及后果,较为轻微,如果没有发生其他感染,则不会出现严重疾病表现,多数感染者可以在几周内康复。

猴痘症状表现

人被猴痘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大约2~3周,平均12天,随后会出现高热、头痛、背痛、全身不适、咳嗽、淋巴结肿大,偶尔发生腹痛。病程中还可并发细菌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一、典型症状

人猴痘的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一般症状较轻。病程可分为侵袭期和皮肤发疹期。

1、侵袭期:特征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痛、淋巴结肿胀、背痛、肌痛和极度虚弱等。

2、皮肤发疹期:全身都可发疹,95%病例皮疹发生在面部,75%病例发疹在双手手掌与双脚脚底,身体部位几乎同时发疹。持续10天左右,皮疹从斑丘疹发展到水疱、脓疱,最后形成痂壳。持续3周时间,痂壳脱落消失。

二、其他症状

全身病变损伤部位从几个到几千处不同,70%的病例损伤口腔黏膜,30%损伤面颊,20%损伤眼脸和角膜。有些患者在皮疹出现前可发生严重淋巴结病,出现淋巴结病变有助于猴痘鉴别诊断。因为天花和水痘都不会出现淋巴结病变,猴痘症状通常可持续14~21天。

猴痘病毒来源

1958年,猴痘首次在被饲养用于研究的猴群中发现,但第一个人类感染猴痘病例在1970年才被记录。然而,CDC称,尽管“有怀疑指向非洲啮齿动物”,但猴痘病毒的主要载体尚未明确。该机构数据显示,在40年没有报告新增病例之后,猴痘于2017年在尼日利亚重新出现。从那时起,尼日利亚已经报告超过450个病例,并且至少有8个已知的境外传播病例。

在2010年时,其中一位专家的团队就研究发现,猴痘在非洲刚果(金)的传染性,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每1万人中有1个感染病例,发展到了2010年时的每1万人中有14个感染病例。该专家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人类“消除”了天花病毒有关,因为在那之后人们就不再接种天花病毒的疫苗了,可这种疫苗对抗猴痘病毒也是十分有效的,有效性大概为85%,所以这可能导致了猴痘病例的增加。

2003 年出现了首次非洲之外的感染。美国确诊 35 例猴痘病例,还有多起疑似。追溯病毒来自于宠物土拨鼠,而这些土拨鼠曾经与一批来自非洲的土拨鼠同处一个临时的动物配送中心。这也是首次知道除了猴子,其他动物也能成为宿主。

    相关文章

    405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