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诗经》读后感1
如果中国文化有一个命门,这个命门就是强固了中国人情感世界、奠基了中国人审美体验,健全了中国人精神魂魄的《诗经》。
并不需要专门去读《诗经》,在我们的听说见闻里那些芬芳唇齿、点亮眼睛、震动心灵的句子就会从两三千年前的天地间向我们走来,如同泉涌,汩汩不绝。我们在艾蒿、飞蓬、芍药、郁李、桃花、腊梅、古柏的幽香里找到精神的给养;我们在黍、麦、韭、苓、荇菜、芣苢、苍耳、甘棠的姿容里确认大地粮仓,而大地一直是母亲,永远在参与供养人类的伟大行动。
三代盛世之末的战乱,让孔子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诗经》,恰到好处地略过烟尘饿殍,呻吟嚎啕,给我们一个黄河岸边原初的故乡。那些开放协调的劳作,浪漫俏皮的个性,勇敢真挚的爱情,生气远出的嬉戏,有如电影画面般地被打开来。我们看见先民刚健清新,无所不能,在西周到春秋的原野上留下或峭拔或婉约但足够坚实顽强的身姿。
我们看见一棵树的哀乐。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契合了人间爱情的起落,天地同感的雄浑让我们认定我们的祖先在用自然密码解读人类的世界。这样的起兴,如魔幻现实主义的神奇预言,让我们忍不住怀想,正是自然的启迪眷顾、抚慰指引,才让我们的祖先得以走过那么多的险山恶水,找到自己的乐土,繁衍生息,守住生命和诗意。我们看见大地上的女子,在劳作中的欢颜。没有繁累艰辛、大汗淋漓,“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这般自由惬意,让劳作不辍,歌声不辍的蹁跹联带着轻曼优美投射到几千年的广袤原野上。不得不感慨,人类之所以高贵,正是因为过滤苦难之后留下了倔强铿锵的美丽。我们看见战场上的非同一般的排场气势,“骐騧是中,骝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战争如同一场盛宴,引人向往。男子于征讨中往往无畏向前,正所谓“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原来我们血脉里固有的尚勇好武的气性,让我们成为那片时空的主角。原来,我本勇敢,我本强悍,这是血性的传承,是根性上的宝藏。
万水千山总是情,《诗经》是百炼钢,《诗经》是绕指柔,铸成我们的家国民族与不朽灵魂。尤其那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采葛的女子,带着不朽的生动啊穿越了近三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的心间,让我们“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让我们一直爱着骄傲着:原来我们很美,原来我们活得有滋有味,原来我们早就建立了我们的王国。
《诗经》读后感2
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中大量的阐述了纯洁的爱情,有朗朗上口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朗朗上口;“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深情;有“b那么异室,死那么同穴〞的无怨无悔没有任何的掩饰,这就是爱情的纯洁与美好,而这恰恰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同这爱情一般美好,无谓世事的变迁,它依旧与诗经一般富有深沉而又简单的含义,它是那样的熠熠生辉,仿佛是夜空中那颗明亮的星,照亮我们前方的路,指引我们前行。
孔子又云:“不学诗,无以言。〞诗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那纯洁美丽的爱情,更甚于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诗经也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君子处事,应当投桃报李,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作为君子应当有如美玉一样温润的性情,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应当同仇敌忾,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中的品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品质,它犹如傲雪寒梅,在风雪之中傲然挺立,这是来自于中华民族骨子中的不屈不挠。我们的传统文化由先人传承,历经曲折,却依旧没有埋没于历史的长流,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许就在一词一句中传承下来的,由诗至词而曲,漫长而悠远的历史岁月中,慢慢传承、几经沉淀。而以现代来讲,传统文化是璀璨的,但传承是艰难的,因为现在的人们,由于生活在这繁华而喧嚣的城市中,浮华早已改变人们,于是,人们的内心的急躁毁了一切。所以,传承传统文化便越来越艰难,心中的平静越来越难求,但读诗经便可抚平人们内心的急躁,因为诗经是最初始的。它没有任何的华美的装饰,可它依旧是璀璨而华美的,依旧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因为这就是它的本质,最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本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来讲,初心是最为可贵的,亦是最难得的,假设初心不忘,传统文化便不会中断。
诗经这一本书中,也许有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字,有着难懂的意思和深远的意味,但也许就是这些造就了它的不朽。静心读诗,你会有更深入的体会,会有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碰撞,这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一笔最为可贵的精神财富
四字成诗,四字成言,言尽一切,悠扬深远,唯愿这一切美好如初。
《诗经》读后感3
《诗经》谁都知道,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可是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也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并且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
《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被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我最喜欢“风”,因为。“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风”可是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呢,共有一百六十篇。。“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被分为“大雅”和“小雅”,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颂”是祭祀乐歌,以前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现存共四十篇。孔子也曾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我认为“国风”在《诗经》中最无邪,最淳朴,“国风”中最无邪,最淳朴应该是《关雎》。它唱出的是百姓的心声,唱出的是对生活真实体验的实实在在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是道出了凡胎肉身的我们都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和道理,它的光辉使文人的矫柔造作和酸腐之气显得苍白贫血和令人作呕。他不是华丽的,而是跟老百姓的话一样,朴实、真切,一针见血,有血有肉。自古以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自然的法则。虽然我们还小,但是我们也会明白,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那会带来偏见。
人这个怪物,总要无事生非地造出一些鬼来吓唬自己,总是造些枷锁来给自己套上,就是不愿意对着镜子正面地、里里外外地看着自己。然而时代在变,莫非人性也真地在变?男的不男,不留胡子,不骑马打枪,浑身奶油,手无缚鸡之力,不称“男人”而称“男孩”。女的不女,粗声大气,膀大腰粗,男孩不敢做的敢做,男孩不敢说的敢说,姑娘能做的不能做,姑娘会唱会说的不会唱不会说。工业化不仅把人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和古人相比,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诗经》是纯正无邪,现在的人呢?男的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只是做作,好像古代的小娘子。女的却一点都不害臊,敢举着拳头乱舞,甚至恐吓男的,好像强盗土匪一般。和古人的性格反差极大,真不知我们是幸运,还是不幸?
《诗经》读后感4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阅读《诗经》,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读书心得。
一、背景概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共计305首。这些诗歌涵盖了不同的地区和时代,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动荡不安,贵族阶层日渐衰落,平民阶层崛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开始对贵族文化产生质疑和反感,因此《诗经》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分析
《诗经》中的诗歌,有些是贵族阶层的作品,有些则是平民阶层的作品,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关雎》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爱情的追求,表达了他的内心矛盾和焦虑,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又如,《伐檀》这首诗描绘了劳动者在河边砍伐树木、采摘果实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劳动场景。这些诗歌通过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文化。
三、个人观点
《诗经》中的诗歌,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些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们的情感和智慧。阅读《诗经》,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四、对比与参照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经》中的诗歌更注重表现情感和意境,这些诗歌中的情感表达,比其他文学作品更加深刻和生动。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虽然也是表现情感和意境的,但是与《诗经》中的诗歌相比,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因此,《诗经》中的诗歌,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五、结论和评分
总的来说,阅读《诗经》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现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如果我要给《诗经》打分的话,我会给它9.5分,因为它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价值,这是其他文学作品无法比拟的。
《诗经》读后感5
教学目的
一、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二、学习两首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三、体会两首诗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学诗重在熟读背诵,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和艺术美。
二、两首诗表现手法同中有异,可作比较式讲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学习《伐檀》,重点体味古代奴隶们在对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的强烈的责问和讽刺中所流露的愤懑不平的情绪。学习“兴”的用法及重章复唱的章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新课
高二时,我们学习过一个诗歌单元,从形式看,除了毛泽东同志的《诗二首》外,其余的都是新诗。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新诗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格律的束缚,自由灵活,易学易懂。毛泽东同志在50年代初写给《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指出,要学好旧诗,因为新诗是从旧诗发展来的。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星汉灿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现在,我们就从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学起,先学第1首:《伐檀》(板书)
二、疏通课文。
1.《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括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诗三百》。(板书)汉代以后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2)《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板书)“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王国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是《诗经》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部分;“雅”是朝廷乐曲,有“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曲,有“周颂”、“鲁颂”、“商颂”。“雅”和“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
(3)《诗经》形式多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常以重章叠句加强抒情效果。它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板书)“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他种事物以引起下面的正题。
《诗经》读后感6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
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诗经》读后感7
一个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一件事莫过于情窦初开了。喜欢一个人,并追求她的感觉,应该正如《关雎》和《蒹葭》中描述的一般吧。“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那美丽的河岸边啊,有一位贤淑的女子。她或许有着窈窕的身段,或许有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虽然知道追求她并不容易,可是我还是想试一试。这不正是我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的感觉吗?或许她就是我们心中的白月光,有着美丽的外表和良好的品德。我们为其倾心,为其蹍转反侧,夜不能寐,用自己所有的能力和才智去讨她欢心。正如张爱玲说的一般:“爱一个人,他就会变得很低很低,低得卑微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是诗经《郑风.风雨》中的诗句,讲述了一位喜欢着心上人的女子,苦苦地在风雨中等候着他归来的心境。这与我们在喜欢一个人时苦苦等候的心情何其相似!似乎见到他,心中也欢喜了起来,连天空也因为他的到来而放晴,乌云也因他而散开......这首诗为我们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在等待心上人时,温柔又美好的心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国风.郑风.子衿》中的诗句。也是我们在思念恋人时广为引用的句子。哀婉缠绵的诉说了女子对情郎的思念,甚至于连他衣服的颜色都记得。情深至此,令听者叹息,闻者动情。远方的情郎啊,你为何还未归?你可否知道,我在为你牵肠挂肚?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灼灼的桃花映照着新嫁娘通红的嫁衣和娇羞的脸颊,应该是女孩一生最美的场景了吧。新娘出嫁,火红热烈的气氛之下,是她对未来婚后生活的向往。出嫁,就意味着将自己的下半生与另一个人相互捆绑,荣辱与共,祸福齐度。而这首诗,也贴切地形容出了一个新嫁娘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品行能让未来的公婆满意,能有美满的幸福生活和爱自己的丈夫......
诗经中的爱情往往是简单而纯粹的,不会穿掺杂过多的功利成分和目的性。他们不会考虑地位、名分、金钱,只是带着对爱情的期盼,去热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
诗系情感,情于吾诗中。诗经总是能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给予我们许多的新的领悟。我们应多多研读诗经,养出自己的“诗心”。
《诗经》读后感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含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身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身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身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身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
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9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是谁家女子,倚着绿绸之堤,乘着一叶小浮舢,轻轻的从江岸划入沚中。几对雎鸠惊得掠过岸间,无意间回眸,不禁栖在不远处的芦影里痴痴地望着女子,仿佛早已忘记了恐惧。几点涟漪随着她纤细的手指,飞溅入岸花间,晶莹的水露几个跌宕盘旋,迎着朝花的笑颜,争先抢后的装点着芯蕊。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再美的花,在这位清婉的姑娘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湄深处,风度翩翩的公子,独倚望江楼。他在心间淡淡描摹着伊人的容颜。水滨之秋景,笙歌处处随,雪花的芦苇,悠悠苍苍,萋萋采采。蒹葭下的淑女,在公子眼中,显得更加动人心弦。青青子衿,悠悠人心。或许,在他的心房深处,夕照里的望江楼,有一位这般的女子,浣着水,舞着罗衫,宛若水涘西施,轻轻地靠在他的身旁。做他的小鸟依人,做他的关关雎鸠,做他的终身所伴。男子的痴情,让他日日守在水洲之堤里。他是多么期待着伊人的一个回眸,可以让自己也进入她的心扉。可又担虑着,被婉拒时的胆怯,就像池间的雎鸠一样小心翼翼。
日思夜想,疯狂至极。相识的每一种方式,每一个画面,甚至想到了白头偕老时那褪去容颜下的爱。
蒹葭鉴情,伊人好像瞧见了他,冲他嫣然一笑,男子双颊染上了绯红,转过头去,他像是犯错事儿的小女孩,羞红了脸。
天边金黄与绯色交织,云彩瑰丽的,宛如天神的华裳。清澈的池水,也努力地描绘着夕阳。男子面容里,有悲伤,稍上了几点期待:明天我心爱的你,将会到达吧!
方舟轻轻靠近岸边,雎鸠忽得窜进蒹葭丛里。女子卷起了素纱,朝着村子的方向碎步走去。
画纸上,女子温婉的面容与点点残阳也在夜风中微微散去。
关关雎鸠早已成双飞去,那只落单的雄鸟,追随着逝去的落日,关关的清唱着。
望江楼里,还点着几盏小灯,池间却只有随风摇曳的凄凄蒹葭了
君独倚望江楼,只盼得伊人归。愿化关关雎鸠,愿携苍苍蒹葭,愿采参差荇菜,愿作霜晞白露,闲来江畔唱笙歌,日不见如三月。代代相传送真情,人常云名曰一一诗经。
《诗经》读后感1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一句句动人的情话,凝结着古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表现出自古以来,爱便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
还没有读《诗经》之前,我就在许多电视剧,小说等周围的媒体中听过,见过这些金句,不知道出处,却听着心里泛起一阵欢喜。作为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读起这本“最古老的情歌”心里也默默与之共鸣,久久不能平静。
一首首小诗,道出人生百态,我哀那《七月》中辛苦的劳作,语调凄切清苦,字字深入人心;我叹《氓》中被抛弃女子却也为她的清醒果断坚毅点赞;我更羡慕《女日鸡鸣》中朴素的男耕女织,由爱情到亲情的相濡与沫······虽只有 305首诗,却教会我许多许多,那对人生的感悟,对万物的怜惜,对自己的尊重和初对爱情的理解······
“一千个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诗经——亦是如此。我开始学会联想,抛开百度上的权威翻译,我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间自由驰骋。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句话里的韵味就是需要自我的酝酿。乡间的清晨,太阳偷偷探出头来,妻子做好早饭去叫醒辛苦劳作的丈夫。两人打闹,甜言蜜语,在这静谧的乡间仿佛十分应景。所谓的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应该也是从这句诗里提取出的韵味吧!正是这爱情太过朴素,美好,才会在这浮躁的社会如小河淌水般滋润了我们的心。
诗经中不乏这种美言佳句,只需我们静静翻开诗经,阳光下,品读诗经,品味人生,岂不乐哉。
但诗经它的价值不止于此。
《七月》是诗经中的另一种风格,也是诗经中篇幅最长的一首。从七月开始讲述了二十四节气一个部落的劳作方式以及生活的不易。由此看来,它已不能单单看成一个文学作品了,更是宝贵的史学资料。它记述了一个部落在千年前的生活方式让千年后的我们也能了解它们,好像闭了眼就能触碰他们般。
我想,诗经中的价值是我所不能想象的,这更让我慨叹语言文字的魅力。所以我才不由的想拿起笔写下自己的一点小感悟。
《诗经》读后感11
我一直认为古代的女子是何等的悲哀,每天被禁锢在闺房之内,只能对着蓝天白云发呆,望着窗外的春色唉声叹气,因为再美好的春天,再绚烂的风景终究不属于她们,小小的三寸金莲成为她们以梦为马,执剑行天涯的障碍;而正统社会要求的三从四德,女子五才便是德更是对他们精神的束缚;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从灵魂深处约束着他们。但《诗经·葛覃》却让我看到了她们别样的生活。
虽不能像现代的女性一样可以旅游观光,畅所欲言,在生活中与男性一争高下,在社会中撑属于自身的起半边天,但她们却用自身豁达和乐观,拥有了自身的云淡风轻,看到了属于自身的美景。虽然只能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她们却用自身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美景:“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是如此绵长啊,蔓延在山间的谷中,那繁茂的叶子一片青青。
山谷间飞起美丽的黄莺,它轻轻地降落在灌木林丛,婉转的鸣叫声这般动听。
虽是朝夕相处的山谷、山间,常见的葛藤、黄莺,却在她们的眼中如此之美,她们通过自身的慧眼,寻找到了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让繁重的生活变得兴趣盎然。正如艺术大师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的慧眼是处于繁华都市,喧闹社会中的我们所欠缺的。我们总是抱怨工作繁忙,想尽一切办法来放松。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诗和远方,我们不远千里,来欣赏名山大川,大漠落日,最后却发现看景不如听景,眼前的美景只是徒增了我们的遗憾罢了。而诗中的她们却用自身的乐观,自身的豁达欣赏到了属于自身的美景,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她们视夫为天,却又自强自立。“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蔓延在山间的谷中的绵长的葛藤,在她们的手中千变万化。把它割回来煮在锅中,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或是织成细布,或是织成粗布,让那萋萋满谷的葛藤,幻化成一匹匹飘拂的葛布,做成自身和爱人喜欢的衣裳,穿着它真是其乐无穷。享受自身辛勤劳作带来的乐趣,是多么的令人快慰和自豪啊!她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诗经·葛覃》为古时的女子证言,她们的生活虽然单调,但仍然不缺乏色彩。正如我们常说: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现在如此,古时依旧。
《诗经》读后感12
终南真是个小地方,每一天和姊妹们嬉闹以后回到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楠树和正开的美丽的海棠花,心底总是生出许多伤感。村里的姊妹们嫁了以后,便日日的劳作,从此韶华渐去,玉容黯淡,如果镜子中的我有一天,也是变成了那般模样,该是多么可怕?母亲又在庭院呵斥着不知道的什么,那嘶哑的声音,居然是老人们传说的那个曾经的黄鹂鸟么?母亲的例子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了畏惧。想到将来的丑陋,肮脏,种种不堪,怎么能让我安然?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风了,青青草儿的味道和楠木的香随着风儿飘来,唉,如果没有可怕的未来,那么,应该是多么的快乐。隔壁的永安哥哥在门外问母亲有没有吃过午饭,那声音说的响亮,我知道其实是说给我听。可是,和他一起纵有万般的快乐,又怎么敌得过我对嫁做人妇的恐惧呢?他家和我家是一样的小户,难道我以后就陪了他一起喂那些猪儿和小油鸡么?我烦恼的把窗户关了,自己躺在床上闷闷的不乐,不知道怎么的就睡着了。
是什么声音啊?把我吵醒。我起身,打开窗户,却正好看见庭院门口停着一驾漂亮的马车,我诧异的起身,探出窗子想要看个仔细,却看见那马车里下来个锦衣华服的少年,翩翩的风采,白里透红的肌肤,甚至比我们村许多姊妹还美。这少年穿的绣有黑色与青色花纹的礼服,和昂贵的裘皮大衣,头上戴着高高的威仪的冠,看车下那些围着他转的仆佣,想来是大地方来的公子。那些人中间的一个走向我家,我不由的竖了耳朵,仔细的听了,却原来只是找我母亲问路。
我有些失望,又为自己的失望羞耻。手抖的就把那支着窗户的木棍掉落。意外的声音,惊的那些人都朝这边看来,我看见那公子,也转过脸,目光正对了我的眼睛,我的脸刹那间红了。急忙的退回了房间,心如鹿撞。少少的安静,我恍然记得自己是刚刚睡醒的模样,蓬头垢面的一定也很丑,急忙的寻了镜子来,却看见镜子里,粉面俏然,发髻凌乱,完全就是个小家碧玉模样,上不了台面。心里恼着自己,不该就那样唐突的推窗出去,更不应该在中午时分睡着,如果刚才,是如戏文中唱的正梳妆得体的在庭院看书,那才应该是多么的合适!
心思辗转,却听见院外玉佩轻撞的声音,马车的声音重又辘辘的响起,远去。
《诗经》读后感1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的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的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的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的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的《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的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的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的是他的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女子是青年的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的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的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的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的,因此也有《氓》这类的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的军旅生活是艰苦的,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的是无边无际的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的消息,心是空的!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的,开头的几句试形容的就是他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的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的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的诗
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性,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深度。
《诗经》读后感14
寻遍所有的名词,我认为把《诗经》比作为晴朗的夜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诗经》中的每一篇则是夜空中最独一无二的星星。起初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诗经》中篇目的数量,一共三百零五篇,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独是目录中的篇目名称就已经令我眼花缭乱。可是,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在这《诗经》中哪怕是信手翻开的一面,都能体现出它自身的千载独步的美。《诗经》就如同星星一般数量繁多,但每一颗都熠熠生辉。
在我轻轻地拈起《诗经》的时候,我却感受到了沉重的分量。这里面的文字已然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我不由得对其中所描述的当时的普通生活也产生了肃穆的敬意。所有当时的故事,无论和平或战争都在那么一瞬间定格在了曼妙的诗里。也许是口口相传,也许是用文字记录下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最终它们都一起静静地躺在岁月里等待着一个又一个人去翻开它们,感受它们的伟大和美丽。《诗经》就如同星星一般沉静却又历史悠久。
“最美不过诗经”这句话相信人们都已有所耳闻。而《诗经》所美之处不仅在于它历经沧桑的瑰丽,更在于蕴含在其中的真情。
在仔细阅读了《诗经》中的几篇名作后顿时百感交集。例如《蒹葭》用了起兴的手法,描绘出了一派朦胧的场景,但这其中表达的情感却是非常强烈的。虽然关于其中的感情是有争议的,有寻求所爱慕之人一说,也有追逐理想与追求一说。可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它所表现出的执着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再例如《关雎》、《汉广》等,它们都是用最柔美的语言汇编而成,但却表达出了最迫切的思念。每一字、每一句流露的都是发自他们的内心的真情。正是这种略加修饰的真情令人感同身受却又不会感到失去意境。就如同星空一般闪耀动人,却又令人感到沉醉。
在合上《诗经》的一瞬间我却又获得了另一种稍稍不同的感叹:原来当时的人就拥有各式各样的细腻情感,包括离别时的悲伤,遇喜事时的快乐亦或是追逐理想的焦躁与执着。而且早在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来使作品变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有那么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我与古人是相通的,我与他们都曾观望过同一片星空。
夜空点点,繁星闪烁。《诗经》也将会像永恒的星空一半,成为一代又一代所流传的中华经典。
《诗经》读后感15
读罢《诗经》,感觉就像一股清泉,轻轻地从很远很远的地方淌来,从我的心头流过,整颗心都被它浸得润润的;像一阵清风,柔柔地吹过来,一下就将我心底的浮躁吹了个干干净净;又像一扇蒙上灰的窗户,被彻底地洗了个遍,一下子能看开很多事。《诗经》真不愧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每一篇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像一瓶老酒,越久越醇香扑鼻。
“风”之朴朴
“风”中的民谣记录的大多为男女情爱,世俗感慨,这些民谣多以第一人称叙述,将情绪和诗句交融,生动而形象。“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淳朴的民谣似乎还带着一身的泥土气,新鲜好闻,读来让人仿佛能看见抚窗垂泪的少妇,衰衰地低声诉说着自己的幽幽心事,将泪化为歌,低低地诉着……“风”用最质朴的文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最为真实的生活。
“雅”之煌煌
若说“风”是不拘一格的将感情融在诗句里,那“雅”就是精心编排的搭配,诗句优美又暗含深意,精致又不显刻意为之,修饰得恰到好处,让人不禁怀疑,倘若没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又怎么写得出如此佳句呢?“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战士思乡的感情就这么跃然纸上,林清玄曾言“让我们感动的,往往是那某一瞬间的真情实感”。身着铠甲的战士,惆怅地望着远方,他没说一句话,可满腔复杂的情绪融于景中。
“颂”之庄庄
与“风”“雅”不大相同,“颂”里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厚重、恢宏、大气。“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记述了成王举行藉田礼,告诫农官勤于农事,发展生产,将天下容于胸怀,使人民由衷地热爱自己的国家。
读《诗经》,使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获得宁静;读《诗经》,使人感受着来自华夏古老大地上的无穷魅力;读《诗经》,使人寻回那个还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和污染的自己。
诗经三百篇,每一篇里都有一个故事,都含有一腔最为真实的感情。或爱或恨,或喜或悲,化成了一个个字,一句句诗,展现着三千多年前的人们的生活。人活一世,不过百年,而《诗经》传承却经过了漫漫三千年,里面浸润的中华文化早已千锤百炼了,它就像一块无瑕的美玉,值得我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