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之大学生心得
梁家河读书心得1
读完《梁家河》,被习近平在艰苦环境下实干、奋进的精神触动,他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桩桩实事做起,为当地百姓谋幸福、谋发展,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969年1月,习近平迈出人生第一步,不到16岁的他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梁家河当农民。梁家河人住得很原始,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臭虫、老鼠,偶尔还有蝎子,甚至有蛇出没。梁家河也很贫困,有人一年四季只穿一套衣服。为了应对粮食短缺,人们一天早晚两顿吃稀的,中午吃顿干饭,但经常挨不到晚上睡觉腹内已空,挨饿是经常的事情,习近平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
面对逆境,面对艰难的环境,习近平没有退缩,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担粪、担麦把肩膀压得又红又肿,背上风吹日晒,皮脱了一层又一层。打坝造田时,习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开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习近平一直拼命干。
凭着坚强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精神,习近平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对此,习近平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2014年4月,我被组织派到了离市区约60公里的汉滨区流水镇学坊垭村驻村扶贫,当时不会做饭,一到晚上更是难熬。租住的民房经常有老鼠,白天我忙着,它休息,晚上我关灯睡觉,它就出来满屋子跑来跑去,让人睡不了。隔壁房东家有只小猫,胆子也小,任凭老鼠在屋子为非作歹,叫都不敢叫。后来没办法,睡觉的时候我把电脑开着,循环播放猫的叫声,刚开始老鼠还规矩,最后它发现只有叫声,就继续出来作威作福。后来只好把房子里所有的东西都搬出来,让它无藏身之处,这才消停下来。
从事驻村扶贫的五年,有过委屈,有过迷茫,有过彷徨,但面对群众的期盼和组织赋予的使命时,不敢有懈怠心理。尤其是今年,学坊垭社区要整村脱贫,要求很严,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我们只有学习不屈不挠的梁家河精神,以更加“严”和“实”的工作作风,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梁家河读书心得2
星期五这天一直哗哗的下着雨,我坐在窗户边用一个上午仔细的阅读着纪实文学《梁家河》。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通读全书,我深受感动和教育,当年在梁家河的窑洞里,十来岁的习近平点着自制的煤油灯读书、修身,汲取精神力量。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我尤其对这段话有很深的感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人自小就受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
看到这里,我合上书不禁在想,我们基层干部还没有治国和平天下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当今时代,知识总量成倍增长,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一旦放松了学习,就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主动广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自己身为普通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要根据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边学习、边思考,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业绩,努力把学习的收获体现到推动工作上。在博学广识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重点学习掌握那些与做好本职 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知识,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此外,还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科学技术、信息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把握新鲜事物,以学益智、以学修身,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生活情趣。具体到我所在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当前需要学习的知识就有很多,在时事政策学习方面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和党史国史教育,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在业务知识方面要认真开展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运用推广、学习掌握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政策等等;在岗位技能方面要提高公文写作、媒体应对、应急管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水平。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协作意识,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组织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说到底,作为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业务和岗位知识的培训, 都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标杆,立足本职岗位,提升工作水平,珍惜舞台,感恩时代,紧盯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推动养老保险经办事业高质量发展。
梁家河读书心得3
“1969年1 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探望乡亲,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讲到。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生活7年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对这里每一寸土地、每一位梁家河群众都饱含着深厚的情义。
4月份在“书记有话说”中我们阅读了《梁家河》这本书,书中作者以朴实细腻的语言、生动感人的情节、真挚的感情,让读者不仅领会到了总书记青春风采,而且汲取力量,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这本承载着梁家河“大学问”的书,受到了鼓舞后的作者、编辑们都在努力用心用情讲好梁家河的“大学问”。
16岁到22岁,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有活力朝气的黄金年龄段,是青年树立理想、定下志向的时候。是的,正是在这种时候,青年时期的习近平总书记迈出了他人生重要的一步,他远离了繁华的大都市北京决定来到陕北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梁家河村,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这七年中,习近平总书记与群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条件艰苦的农村,一天的时间大多都是要劳动的,习近平总书记从来不怕苦不怕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绝没有一点扭捏。高强度的劳动,高干家庭出身的习近平却不以为苦,反而认为艰难困苦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记忆最深刻的是,农历二三月,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好后生!”这都是梁家河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最诚恳、最真实的评价。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总是一有时间就去看书、去学习。梁家河群众眼里的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在忙里偷闲地看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那时候村里条件不好不通电,习近平常常点着煤油灯看书到深夜。煤油灯烟大,为凑近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了。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
习近平说:“后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七年的知青岁月造就了习近平的处事哲理,无事不成,处事不惊,克难而进。读了这本书之后,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每一个中国人艰苦奋斗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与信念;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思想,要坚持学习,更要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读书修身、追求真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如总书记所说:“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更要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心里时刻装着广大群众的伟大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梁家河读书心得4
最近,我读了《梁家河》一书,对总书记插队岁月有了了解,我认为总书记知青岁月处处体现着“埋身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 从最开始的北京知青到地地道道的农村娃再到大队支书;从最开始拿没有妇女高的工分到拿到壮劳力的工分再到熟练掌握农活技巧;从最开始一口普通话到学说陕北话再到一口标准的延川方言。
总书记以实际行动践行者怎样深入群众,践行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精神。作为一名刚从大学毕业考到乡镇的基层公务员,我更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事迹,时刻勉励自己。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总书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好学求知。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总书记总能挑灯夜战,读书到深夜,常常脸被煤油灯熏黑,连吐得痰都是黑的。为了借一本书,总书记步行十几里地。到四川学习沼气的时候,总书记还不忘把路边好的对联抄写来细细品味。
无论是政治、历史、文学,总书记广泛涉猎,刻苦钻研。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有“学不可以矣”的精神,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学习,要系统,全面掌握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要从周边人和事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总书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持不懈。
面对随娃赌气不当生产队长,“一次、两次······十次”总书记终于把随娃说动了。面对入团入党一次次受到挫折,总书记一次次拿起笔,一份一份,直到写到第十分,才获得批准。面对乡亲们不肯打淤地坝,总书记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作为一名青年基层干部,有时面对群众的不解和抵抗,我要细心、耐心做群众工作,仔细向群众讲解政策,用事例解释上级政策,用自己的真心打动群众,获取群众的理解。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总书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亲民爱民。面对灵娃一而再,再而三的冒失,总书记始终没有发火。不管乡亲们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总书记,他都会帮助。
村民王仁厚说:“近平讲话,能把人听憨了。”总书记始终能和群众走到一起,能够赢得群众的喜爱。对于我来说,在农村工作中,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我要积极向周边同事学习这种能力,用一颗真心对待群众,打动群众。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学总书记“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的踏实肯干。总书记任梁家河书记短短一年时间里,村级人不仅能吃饱穿暖,还可以用沼气做饭,有灌溉井,有铁业社,有缝纫社,有磨坊······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要饭的贫困村庄,现在变得红红火火。在农村工作中,我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的干事,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求,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刻苦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作用。
梁家河读书心得5
近日,我仔细研读了《梁家河》一书,并查阅了《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书中参考的资料。通过对相关书籍、文章的学习,系统了解了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七年的岁月经历,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和复兴民族的梦想。
《梁家河》通篇运用群众语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不同人物的鲜活形象,生动地还原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点点滴滴,读起来让人感觉眼前有画面、耳旁有声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间,同这里的父老乡亲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发展了延安精神,赋予了他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七年的艰苦岁月里,总书记将延安精神融入到实践中,实事求是、埋头苦干、大胆创新,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改善了这里的条件,并在实践中逐渐培育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崇高精神,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生活,谈四点体会: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196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主动申请到陕北农村插队,为总书记认识中国农村、了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所思所想以及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梁家河插队时,他并没有因为父亲的问题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是以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群众、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大视野,通过与农村、农民的接触,更为深切地意识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定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通过日常社会实践锻炼,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二、要有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挥洒了七年青春的地方,通过在基层与乡亲们同甘共苦,经受了磨难,锻造了意志,砥砺出坚强。面对梁家河艰难的生存条件,总书记没有选择退缩,而是继承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梁家河父老乡亲改产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出苦干实干、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在《沼气专业户》章节,为建好沼气池,总书记跑了四川5个地区的17个县,为了查看沼气池哪里漏气,用手一遍一遍的摸满是大粪的沼气池,为了能够让沼气池排气,被大粪喷了一脸,最终建成陕西首个沼气池,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言。基层虽然苦、虽然累,但能磨炼意志、增强才干,也大有可为。对于我来讲,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沉在基层、服务基层、造福基层。在思想上,要保持旺盛斗志,奋斗不息;在工作上,要不避困难,勇挑重担;在生活上,要吃苦耐劳,克勤克俭。
三、要有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每一个人都是有情怀的,一心为民的情怀最无私,最受人尊重。在《泪别梁家河》章节,总书记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也充分体现为民造福的初心。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根本立场,也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全区政法工作的带头人,我将扎实开展大调研,全面了解群众对政法工作及平安最真切的需求,发挥民智、借助民力,坚决打赢扫黑除恶和政法综治助力脱贫攻坚战,让群众带着满满的安全感迈入小康社会。
四、要苦干实干、担当有为。作为共产党人,不求当多大的官,只求为老百姓多做实实在在的事。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作为全区政法工作的负责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践行“五个扎实”、实现追赶超越为目标,坚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四大任务”,争创“平安鼎”、绘制平安地图、加强法治碑林和平安碑林建设,树立碑林政法品牌、打造碑林政法铁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