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
1、制定详细的教学常规手册,明确各项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步骤。
2、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鼓励教师分享最佳实践,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3、设立教学督导小组,对教学过程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制度落实。
4、建立教学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建议,调整和完善制度。
5、对于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全体教师遵守并提升教学质量。
6、定期进行教学常规的评估和修订,以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期望构建一个高效、公正、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2
一、早读时间,上早读课的老师要提前3分钟进入课室,做到全程指导,注重“读”的效果。(注:语文一、三;英语二、五、数;四、六)
二、每节课的预备铃终止时,任课老师应到课室门口,组织并指示学生作好课前准备。
三、课堂40分钟,任课老师要既管教又管导,责任包干。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应注意学生的精神状态,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要维持课堂纪律,对上课不认真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并对出勤、纪律情况进行登记。下课不提前、不拖堂。上、下午第一节课后要做课间操(班主任)、眼保健操(任课老师)要随场、随堂监督,做完操后才离开操场、课室。
四、周四下午第四节为例会、各科组活动时间;要按学校、教学处要求进行安排,各备课组要按计划进行活动。
五、要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全批全改。对学生做错了的题,视其情况可以灵活点评,但一定要讲效果。
六、坚持集体办公、备课制度。营造氛围开展集体研讨。研讨一周所教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学生实际(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典型例题(事例)、教法学法等。
七、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1节。每学期完成2节公开课,至少交一篇教学论文。
教师不得私下随意调课。调课需经教导处同意,并持有调课单方可。
集体备课制度
一、我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凡同年级有两位以上教师任课的学科均成立备课组,设组长一人,每周安排两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
二、备课组是本科组教学研究和实施学校教学计划及教研组工作计划的最基层的教学单位。
三、备课组每学期开始须制订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新课、复习课、单元测验的安排和每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的安排等)。
四、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年级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备课组长要组织好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要求:一要有准备的中心发言。二要有集体研讨。研讨一课(章、节)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关键、教材与学生实际(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典型例题(事例)以及教法等。三要按学校安排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考勤。
五、抓好对该学科优秀学生和中下学生的课外个别辅导。辅导要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定地点、定内容。
六、备课组和备课组长有帮助、培养本备课组的青年教师的责任。
七、做好单元测验、中段考试、期末考试的命题及试卷分析、评价工作。
八、组织好备课组内教师互相听课和对一些突出的教学问题研究。
九、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教师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科的课外(科技)活动。
十、组织备课组成员(或指派代表,或备课组长)参加本市的教研活动。
十一、每位老师要有研究课题及课外活动。
教导处办事程序
(20xx——20xx)
为了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井然有序,为了使老师们的工作更方便,特制定以下办事程序。
一、调课
私事一般不调课,公事调课需经校长批准通知教导处,于调课的前一天、当天报教导处,经教导主任、下达调课通知给有关老师和相关的班级、班主任。程序:校长(校长不在家教导主任)审批——教导处——通知有关教师、班级
二、停课
遇特殊情况(如竞赛辅导、参赛等)需个别学生、个别班级乃至全校停课时,老师须报教导处(教导处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校长),若校长同意停课,由(学校)教导处通知给有关老师和相关的班级等。
程序:报教导主任——校长——教导主任——教导员通知有关教师和班级等
三、文印
老师因教学需要而打印、复印、印刷的有关材料,至少提前一天交教导处并填写打印、复印、印刷审批表,待教导主任交校长批准批后交文印室。教导处一般不接受整本书籍的印刷要求。
程序:填单——校长审批——文印室
四、教参的定购
教学上需要的非教材订单上的教学参考书,由校长审批,购买的参考书、图书资料一律由教导主任注册、图书馆注册后才能借阅。
五、学生转学、休学
学生转学(转进和转出)、休学,均需由学生写出书面申请,经家长签名,然后交班主任、最后报校长审批,得到同意后,才能由学校办理有关转学、休学手续。
程序:学生、家长书面申请——班主任——校长——教导处、校长室。
六、教师获奖奖励
教师获教学方面(竞赛辅导、论文发表)的奖励,需将获奖证书交教导处,教导处保留复印件(存入该教师的业务档案中),并根据学校的奖励制度对该教师进行奖励。
程序:获奖证书交教导处——教导处造表——校长审批发奖
七、外出学习
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应凭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经教导主任同意后,再报校长审批。特殊情况由行政会议决定。
程序:教导主任——校长——行政会议
八、学生手册补办程序
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交班主任签意见后,再予以补办。
补办学生手册原则上只能一次。
教师备课要求
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习题,并做好集体备课六项要求。
备课
一、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备内容,就是要熟悉和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在备内容的时候,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钻研教材,应从全局到局部。应在熟悉所教年级整个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单元备课,分节讲授的方法。掌握教材,必须深刻理解教材,掌握住关键,抓住教材中的“注意点”。
二、备学生,明确教学难点、深广度和容量
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了解学生实际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批改作业,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课堂提问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等。
三、教法和学法,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教法的选择,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突出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并与教学的指导相结合。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学校设备实际,从争取最佳教学效果出发,精心设计最佳教学程序。
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有下面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突出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生动性、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要正确确定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时机。
2.精心考虑如何提出问题。备课时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发掘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矛盾,准确选择有针对性的问题,精心准备好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悬念,使他们疑惑、好奇,这样提出的问题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层层波澜,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感觉豁然开朗。
3.对同一个内容,不要多次单调重复。教师讲的东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是:讲新教材时,里面就包含着旧教材的内容;做新练习时,里面就包含着旧的练习。这样就可使学生总觉得是学习新的东西,保持着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每节课应该有足够的信息容量,但也不应开快车,赶进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上不吝惜时间,使他们深刻理解所获得的知识。为做到这些,就要求做好周密的教学时间计划安排。
4.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学习,在有效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
四、备教具,做好多种教学媒体的有效组合运用
教具是教学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要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单凭教师口讲,一根粉笔手写,往往达不到目的,而必须借助教具。常用的传统教具包括黑板、实物、模型、仪器、挂图、图表等。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如投影机、收录机、多媒体电脑,还有我校已建成的高标准的校园网等。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具,认真做好准备,熟悉它们的原理和操作,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观察、思考和分析。
关于电脑应用于备课和教学方面,大体包括下述的一些方面:教师自制或下载软件进行演示;教师自制或下载软件用于学生实验;学生自制软件,用于学生的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探索,或提供于教师教学之用;利用校园网,达到师生资源共享,同时为教学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五、备习题,进行精选、归类和配套
解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所以,备习题是教师备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选习题,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把本单元的习题和例题全部做一遍,掌握题目的深浅度和各种解法,然后确定题目中哪些作为课前预习题,哪些作为课堂提问或课堂练习用,哪些作为课堂举例,哪些作为课外作业,或作单元复习之用,都要统筹安排。选用例题应具有典型性,既能巩固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对解题方法起示范作用。教师对例题的讲解要规范,着重分析题意,步骤要清楚,书写和作图要工整,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对课本外的补充作业,也要进行精选、归类和配套。对批改课外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记下加以分析,及时在课堂上给予讲评和纠正。这些工作,都是教师备课必须认真做好的。
六、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制定好学年、学期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写好教案
在学年或学期开始,同年级备课组的教师,应在科组的指导下,在集体备课时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班级学生的主要分析、学年或学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单元教学的时数和进度(包括讲新课、实验、练习、复习、测验、考试等),以及活动课程的安排。
有些单元要连续几节课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对整个单元教学作通盘考虑,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分配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在制定好学年、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落实到每个课时,还必须写成教案。教案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教案的编写可细略恰当,对新教师来说,教案应写得适当详细些,各方面的问题要尽可能考虑和准备得周到些,有经验教师可写得适当简些。教学过程这一部分要反映出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特别要反映出所用的教学方法。对一些重要问题如何提出,如何启发,使用怎么样的语言,必须经过精心考虑后写在教案上。这些启发性的语言要求针对性强,用词简练,有吸引力,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是整个教案的精华。例题要有简要的解题步骤和结果。板书设计一项是为了加强板书、板画的计划性,更好发挥板书、板画的作用。写好教案后,还可以通过试讲来进一步熟练掌握这一课的教法,反复揣摩表达方式,使教学臻于完善。要努力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作业
一、正式作业量:原则上主科每科课外作业不超过30分钟。
二、精心设计作业,数量要适当,质量要高,具有启发性、代表性,梯度、密度合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
三、正式作业、课外作业、上课反馈测试题要全批改、有记录。
四、各科作业统一批改符号。
五、要培养学生自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学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要求教师建立“纠错本”。通过讲评、展出优秀作业,严格训练学生。
辅导
各任课教师都要坚持抓两头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认真抓好辅导。课外辅导重点抓“两头”促进后进生“过关”,鼓励优生“冒尖”,以求全班整体学习水平稳步前进。
注意组织班级优生和后进生结对子的辅导方式,充分调动班级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消除班级学习死角。
辅导要有辅导手册,记录辅导计划、辅导类型。
测试
一、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了解教与学的情况,改革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要重视测试。
二、要重视平时考查、课堂反馈测试,同年级同科要统一命题,份量要适中,要严把质量关,不准超课程标准、超教材,题型力求灵活多样。
三、每学期除由学校统一组织期中、期末考试外,科组还要组织竞赛、抽测等。
四、要重视考试后的质量分析,分析要科学,实事求是,要成文备案。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方法
(20xx-2012)
第一条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我校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界定的教学事故是指教学管理部门、教学后勤保障部门,教师、教辅及其它工作人员在教学、教学管理和教学后勤保障各环节中出现的过失或过错。根据造成损失的大小和不良后果情况,把教学事故分为:严重(Ⅰ)、较严重(Ⅱ)、一般(Ⅲ)三等。
教学事故认定
第三条对是否认定为教学事故和教学事故的级别,原则上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严重教学事故
1.教师在课堂上散布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或有不道德、淫秽的内容。
2.擅自停课,或无故缺课。
3.未按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舍弃(或拖下进度)学期课程内容1/4以上。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或在体育课中)因教师的错误指导或擅离职守,造成财产重大损失或学生严重伤亡事故。
5.有意或无意泄题(含试卷印刷、保管、交接下来过程中出现的泄题),评卷时故意提高或压低学生成绩。
6.未经教导处同意,让学生停课参加任何校内外活动。
7.实验管理人员不负责或管理不善,造成贵重实验仪器设备严重损坏,影响正常教学。
二、较严重教学事故
10.上课没有教案;或无相关的课件,材料。
11.上课时恶意辱骂或体罚学生。
12.教师上课携带手机并发出讯号,使用或接听手机,影响课堂教学。
13.考试试卷出现重大错误,甚至致使考试无法进行。
14.丢失试卷或学生成绩。
15.上课、监考迟到10分钟以上或提前10分钟以上下课。
16.教学设施维修不及时,造成无法正常进行教学。
17.因教师失误或擅离岗位,课堂上造成公共财产损失或使学生受到损伤。
18.按要求应有作业的课程,整个学期中未布置作业或学期未批改的作业占应批改的二分之一以上。
19.未办理有关手续,擅自调课或找人代课。
20.未将教学安排及时通知任课教师或学生,造成无教师或无学生上课,或教师、学生、教室上课冲突等情况,未及时处理。
21.考场安排、考试组织不当,造成影响正常考试10分钟以上(含10分钟)。
22.擅离监考岗位或监考不认真,对违反考试纪律现象置若罔闻,致使考试纪律混乱。
三、一般教学事故
23.教师穿背心,拖鞋,穿无袖衣、低胸衣服或坐着上课(体育课或其它有规定的特殊场所除外)。
24.考试试卷出现错误,致使要重印试卷或考试中要逐班更正。
25.未经批准,各次考试结束后,未按规定时间交学生成绩到教学处。
26.擅自向学生推销教材、参考书或辅导资料。
27.未经教导处同意,擅自更改教学计划或不完成教学计划。
28.已到上课时间(打第二次铃),教师还未到位或值班人员未打开教室或实验室。
29.已到早读或晚自习时间(打第二次铃),任课教师和晚值教师还未到位;课间操或升旗仪式正、副班主任和应到位的教师未按时到的。
30.未经教务处或有关部门同意,擅自使用教室或其它教学设施而影响正常教学。
31.不公平对待学生,以致课内与学生发生冲突。
32.课堂上经常不用普通话教学(英语课除外)。
第四条对已发生的教学事故要求本人主动到教学处进行书面报告;对于主动报告并有认识的老师将给予较轻或不予处罚。
第五条对已发生的教学事故或对是否为教学事故有疑问的,各级教学事故责任人和其所在部门领导应立即向教务处报告。其他发现人或知情人也可向教学主管部门报告。
第六条教务处将作好教学事故记录,并在事故认定后将教学事故通知单发至责任人所在部门。事故记录表应明确列出责任人(一人或多人),不得以部门集体代替。
第七条部门领导对本部门事故故意隐瞒者,或教学检查、管理人员对执勤、巡视中发现的事故拖延不报者,应列为责任人之一。
第八条对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教学事故由教务处受理,核实后于一周内认定;对有疑问和异议的教学事故、较严重和严重教学事故,由校长例会或行政例会研究讨论认定后,再作教学事故的处理。
第九条学校对认定的教学事故进行如下处理:
一、一学年内发生的一般教学事故每三次视为一次较严重教学事故;三次较严重教学事故视为一次严重事故。
二、对发生一般教学事故人员,由所在科组,处室在本单位内给予公开批评,本人应写出深刻检查并交教务处和人事处各一份备案,对发生较严重教学事故人员,年度考核等级不得评为优秀,一年内不得评聘高一级职称。
三、对发生严重教学事故人员,给予全校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年度考核等级为(基本称职、不称职),两年内不能参加职称评定。累计两次严重教学事故,将根据事故性质给予事故责任人取高职低聘或改聘等其他相应处罚并上报上级教育部门。
出现任何一次较严重(或累计相当于一次较严重)教学事故的人员,不能参加该年度先进个人评比;其所在部门若有一次严重(或累计相当于一次严重)教学事故不能参加先进科组评比。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3
1、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由学科组定期审查,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2、实施教师教学观摩和互评机制,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3、设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定期对教师授课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4、定期举办教师培训活动,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5、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如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增进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
6、加强教学资源的维护和更新,定期检查教学设备,及时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期望构建一个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推动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4
为实施有效的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制度宣贯: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理解制度内容,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要求。
2、培训提升:定期举办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3、监督检查:设立专门的教务部门,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与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4、反馈调整: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师生意见,对制度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
5、激励机制:设立教学奖励,表彰优秀教师,激励大家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5
一、课前准备
1、编制学期教学计划
⑴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必须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⑵通读全册教材和有关信息资料,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其所在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把握本册教材重点、难点的内在联系及下下册教材的知识衔接。
⑶按校历认真拟定学期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要特别重视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方案和教学改革试验等内容。
⑷编拟教学进度表(以周为单位制订教学进度表,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及单元、半期、期末复习及测评时间,并分科目按年级整理装订)。
2、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⑴教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之一,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要和学校、教师自身的特色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⑵学校应合理计划并充分发挥图书馆(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实现学校设施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⑶学校人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厂矿企业、社区、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⑷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中,要积极发掘师生的潜能,针对学生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和当地的文化、传统的优势,开发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作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
3、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为A、B、C三类
A类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⑴有全册、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⑵课时备课要有:
①教学内容。
②教学目标,即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来确定的具体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
④教具学具准备(含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的运用)。
⑤教学活动步骤(含每一个环节师生互动的具体内容)。
⑥作业与活动设计及课外延伸。
⑦随录一后记。所教学科要求做到每一课(或一单元)一后记。
注意点: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要注意积累有指导意义或推广价值的教学案例;各类课型必须全备,节数不得少于《教师教学用书》规定的课时数,不得机械抄袭教集或使用旧教案。有条件的学校要试行集体备课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的框架内根据师生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B类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⑴有全册、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⑵课时备课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学具准备(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活动的层次及主要步骤(简明、扼要、实用)、作业与活动设计、教学反思。
注意点:(同A类)
C类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⑴要把教学要求、教学要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反思旁注在教本上。
⑵在教本上圈划出关键语、小结语和重要内容。
⑶课后习题和练习均应填上答案或要点。
说明:
⑴担任同年级语文或数学教学的教师按A类要求,若还兼任其他科目的,兼任科目按C类要求。
⑵同时担任两个年级语文或数学教学的教师按B类要求,若还兼任其他科目的,兼任科目按C类要求。
⑶担任语数一个科目教学的专任教师,按A类要求。
⑷担任一个综合科目的专任教师,按A类要求;兼任多学科多年级的综合科教师,自选一个学科一个年级按A类要求,其余按C类要求。
二、课堂教学
4、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
学校要根据省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研究确定具有个性的课程计划,组织教师认真实施各类课程。活动类课程要坚持“四性”,做到“五有”:即坚持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原则,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场地、有指导教师,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实施。其指定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要重点抓好师资、课程资源和设备三项基本建设,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设定的基本框架规划好活动的基本类型、基本内容和具体活动方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质量。
5、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
教材是教师为了教育学生而在教育教学中利用的一种素材和手段。它包括标准的教科书、各类图书等书面印刷的教材,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及其他多媒体教材等。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领域,学校可以选用教学指导用书,搜集或组织教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为教师处理教材、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教学指导用书、教学资料只供教师使用。
6、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提供学生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空间与机会。
⑵要改革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灵活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等多种学习途径,力戒机械繁琐的练习或单调乏味的灌输。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情感体验,提高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⑶教师在课堂上要把目光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转移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遵循教学规律,注重因材施教,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⑷注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7、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⑴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不得擅自停课或随意调课,上课铃响后马下进教室,中途不得随意出入教室,不得拖课。
⑵教师进教室时要精神饱满,仪表端庄(男教师不得单穿背心短裤、穿拖鞋、卷裤腿、留长发;女教师不得穿袒胸、露背、露肚脐或闪光、透明的艳服和超短裙,不得披长发、化浓妆、佩戴耀眼装饰品);进教室前应关闭手机等个人通讯工具;在课堂内禁止抽烟、坐姿上课。
⑶在校园里师生一律讲普通话。教师语言要准确、生动、文明,教态自然、举止典雅,恰当运用激励性语言和态势表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书写力求规范工整,给学生起良好示范作用。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⑷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⑸教师要真心爱护学生,以自己的心灵塑造学生心灵,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
三、作业与辅导
8、作业布置与批改。
⑴作业管理要立足于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教师要根据每课时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做到一课(语文、自然等每课题,英语、美术等每课时)一练,布置作业要有弹性,可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来布置作业。作业遵循原则:较低层次学生起点低,应抓基础、多鼓励;中高层次学生有变化、要有综合、促发展,让每一层次学生都有收获与提高,都能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⑵作业形式、内容追求多样化,形式上活泼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如语文学科根据“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课前做准备)、实践性作业(如语文学科中的惧资料、课外阅读,数学学科中的社会调查、测量、统计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社会化,形成“立足课内、放眼课外、重在深化”的作业策略。
⑶作业布置要适量。革除机械重复的作业,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作业。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⑷要培养学生认真、按时、规范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求各年级学生用统一的作业本,统一的作业格式、统一的作业用笔,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及时缴交。一、二年级用铅笔,三年级开始用圆珠笔或钢笔书写,字迹要端正、作业要整洁。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6
一、检查机构:金沈小学教导处
二、检查时间:期初、期中、期末、平时
三、检查形式:教研组长月末定期普查、教导处随机抽查
四、校干分工:
数学教研组:夏国玉语文教研组:张和平教导主任:马文坤
每位分工校干应随堂听课10节以上,以检查课堂常规与课堂质量,抽查是否有私自调课现象,并作好总结再立会上通报公示。
五、检查内容与具体做法:
1、备课:(1)检查计划和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2)分项登记
(3)反馈纠正
(4)量化留档备查,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2、改作:(1)根据新课程理念,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2)认真检查,客观登记。
(3)及时反馈,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之处。
(4)量化留档备查,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3、上课:(1)了解听课
(2)推门听课
(3)教研听课
(4)量化留档,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4、辅导:(1)计划周详、切实可行。
(2)认真辅导,及时记录。
5、考试:(1)按照规定严格控制考试科目与次数。
(2)严肃考风,学生单人单座,教师对调监考和对调阅
(3)做好试卷分析并存档。
各项检查结果采用当面交流和全校公示相结合进行反馈,并与月末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7
1、制定详细的教学规范: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指南,明确每个环节的标准。
2、引入多元评价机制:除了传统的考试成绩,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3、定期培训与反馈: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同时收集学生、家长的反馈,持续优化制度。
4、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其教学热情,同时也应对不符合规定的教学行为进行纠正。
5、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投入资金更新教学设施,开发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8
为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过程最优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和《吉林省义务教育教学常规(试行)的通知》、《临江市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对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提出明确的行为指标:
一、备课
个人备课:
1、学习《标准》,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读领会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当地确定各单元和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3、了解学生: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班级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课型明确,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教学环节完整;教学过程实用;教学方法科学;教学后记字数不做规定,应尽量务实;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教案书写字迹工整。兼课教师,所教学科都必须认真备课,上课,但撰写教案时可有所侧重,一般以考试科目为备课重点,另一学科可备简案。在领导听课时要检查授课和教案是否一致。
集体备课:
1、教师集体备课主要是两个内容,一是单元备课;二是重点课备课。
单元备课:在每个单元(一组)教学进行之前,拟出一个单元(一组)的授课计划,目的是在于从整体出发,明确每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点。
单元授课计划一般包括:(1)领会本单元(组)编排目的与意图,确定单元(组)的教学目的与要求。(2)找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确定主次。(3)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通盘考虑在本单元(组)中应培养学生具有哪些能力和发展哪些智力。(4)安排授课时数。
重点课备课:是针对单元中的重点、难点的备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的程序和方法,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2、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做好资料的积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对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积极讨论;
(4)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5)经常性原则:每周活动一次,年级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本年级组相关学科教师。平时,同年级同学科老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二、上课
1、上课前要耐心细致地重温教材与教案,必须持教案及必备的教学用具进课堂,提前调试好多媒体设备。
2、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私自调课、换课,不得将部分学生擅自叫出进行补课等。
3、上课铃响,教师立即进入教室,督促、指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教师上课要站立,不能坐着上课。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不得随便把学生撵出课堂或停课训斥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也不得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4、课堂教学知识要传授正确。要做到“五为突出”: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六允许”: 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见允许讨论、争议;不明确的问题允许发问;允许给教师提意见和建议。要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精讲巧练,严禁满堂灌,讲满堂,看满堂,听满堂,不让学生训练。抓好每堂课的最佳时间,力争优质高效。
5、要优化训练,避免不动脑筋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能力,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去创造;突出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尽力体现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真正让优秀学生吃饱吃好,拔出尖子;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吃得进,消化好,不掉队,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学有所得。
6、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方法,多角度、多方面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激发兴趣,促进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愉快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成功教学法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7、教师课堂板书要注意照顾学生视力,做到工整、规范、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具有概括、启示作用。
8、教师应做到服装、服饰得体,课上仪态端庄、举止文明、教态亲切和蔼,使用普通话教学。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专职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上课。无特殊原因不允许终止学生上课,停课必须经教导处批准。
9、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对在课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课后要主动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如遇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再与班主任配合共同解决。
三、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教师在布置作业前,都要亲自研做一遍,掌握难易程度。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统一比做作业与自主作业。作业量适当。
2、指导学生“独立、按时、整洁、规范”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答的良好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书写字迹,解题格式,图表绘制等要提出规定性的要求,明确完成的标准,加强养成型训练。鼓励学生科学、自主、广泛地运用多种参考资料,培养发散思维,提倡一题多解。教育学生爱护本子,做到不卷角,不破损,从细微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批改反馈及时。学生的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本人及时、认真地逐一批改。批完后要组织学生修改,不准只批不改。作业本上不打“×”,错误的地方注明记号,写清原因,中低段在在原处订正,高段就近订正,订正后教师及时复批。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要重点地进行面批面改。对于活动类作业,教师应当及时给予检查和点评。
4、作业批改一律使用红笔。作业批改实行“优、良、差”或A、B、C等级制(年级自己统一),等级打在作业本右上角,日期写在边上。批改要及时,当天作业尽量当天批(除作文、日记外),优秀作业多给予星、花、粘贴等奖励。优秀作业,多展览交流,以资鼓励。
5作文批改,重视眉批(对文章的字、词、句、节等方面指出局部性的优缺点,要有启发性)和总批(综观全文,对文章的立意谋篇,用词造句,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方面作出的评价),批语要明白,具体,使学生一目了然,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来写评语,能受到应有的效果。重视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培养,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后指导学生根据评语进行修改,并要有复批。
6、各科作业本要求。
数学;口算本、习题本。语文:字词本,习题本。积累本。作文本(一二年级为写话本,三至六年级为作文本)其他学科:笔记本。指定的练习册要按作业要求进行批改。
四、辅导
辅导的主要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等。辅导要坚持以下原则:
1、注重差异,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完成保底型作业,查缺补漏,排除学习的障碍,提高学习成绩。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并做好辅导记录。
2、以个别辅导,分散辅导为主。对个别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采取答疑、补课、组织小组互助活动等形式进行。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统一解答。辅导要讲求实效,抓住辅导的最佳时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辅导效果。
五、评价
1、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效率为基本指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
2、教学评价的手段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观察、作业完成、教学测试等,前三项属于平时考查,由任课教师组织考核,教学测试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有学校统一组织。
3、做好试卷分析。教师要做好试卷分析,内容包括各知识点的通过率及差异情况,集中反映的问题及原因,解决问题的措施等等,作为自己下一步教学的指南。单元测试有教研组长主持分析会,教学领导参加,期中期末有教导处主持分析会。
六、学籍管理
(一)入学
1、一年级新生入学,按上级划定的本校招收范围内的时龄儿童入学,并按规定时间班里报名注册手续,新生按学校规定编班,不得挑选班级。
2、新生入学后,学校教导处批准取得学籍,编列正式学号。学生学号长期不变,休学一年后一律使用原学籍号。
3、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填写新生花名册,上报区教育局教育科审理。
(二)转学
1、学生因家长变动工作地区、家庭搬迁(户籍普更)或有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转学的,经学生家长(监护人)申请,学校审查后,按规定办理有关转学手续。
转入的学生有年部主任、年部组长负责,经过“语、数、英”三科的测试,合格者有学校批准到管理学籍的教师处办理转入手续,在教育局批准后,编入相应年级插班就读。
转出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年部主任汇报情况,有学校审查后,再到管理学籍的教师处办理转出手续。
毕业年级原则上不办理转学、借读手续。
(三)借读
个别学生确有特殊情况要求借读的,须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借读学校申请,取得同意后,经区教育行政监管部门审核,条例条件并办理有关手续,方准予借读。学校建立学籍时,必须注明是借读,并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和户口所在地。
(四)毕业
对受完国家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经考察达到小学毕业程度的,发给义务教育证书。
教导处将同教研组长一起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检测等工作情况,每次检查都要签字盖章,写清检查日期。根据检查结果量化出成绩,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规范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制定《东裕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科计划制定要求
1、计划项目齐全,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包括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六项。可以电子稿也可以手写(手写用黑色水笔书写,认真规范,字体为正楷或行楷)。
2、对教材分析要透彻,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把握要准确。
3、对学生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得力,即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4、时间分配恰当,内容具体,安排合理,年级段尽量统一教学进度,不要过快或过慢。
教师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学工作中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写好教案才能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信口开河,为把好这一关,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备课制度
1、所任教学科都要备课,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教案。[语文课除主体课文外,还包括口语交际及习作指导],备课要按照教师教学设计的格式,及时、规范,字迹工整、符合要求。
2、备课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3、环节齐全,内容具体,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
4、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
5、作业布置:语文学科要写明具体内容,数学学科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
6、每节课上完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写成课堂小结的式样。
7、不准少备、漏备,抄袭教案,教师按照备课的要求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借鉴报刊、杂志、网络中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
8、教师备课要做到超周备课,做到上课前重温教案,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案。
9、各任课教师向学校借阅的有关参考资料,于本学期结束时一并交教导处。
二、备课内容:
备课的教案包括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和复习计划。
1、学期教学计划具体内容包括:①学生情况分析;②全册教材简析;③全册教学目标以及全册教学重难点;④教学措施;⑤教学进度表。三年级开始的语文还必须包括学生习作计划。学期计划必须在开学前完成。
2、单元计划:形成单元整组教学的思路。认真研读单元教学内容,理解单元教学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单元教学计划写在单元备课前,内容包括:①单元内容分析;②单元名称;③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④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3、课时计划即每一节课的教学计划。
每一篇教案内容包括:①教学内容;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教学媒体;⑤教具准备;⑥教学过程;⑦作业练习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案必须按以上格式来写。(教学目标必须详细,与教学过程相一致。)
4、复习计划必须包括:①学生对掌握知识情况分析;②复习内容。语文分基础知识、语言积累、阅读、习作几部分;数学分计算、概念、应用题几部分;③各部分重难点及相应的复习措施;④各部分的典型教案及相关练习。复习计划要体现共性(同年级段可相对统一)与个性(针对班级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必须在进入全面复习的前二周完成。
三、具体要求:
1、四—六年级检查导学案(每张要有批注和反思),教科书上有二次备课痕迹。每单元要有一份精品导学案,写明设计意图、使用情况,同年级段同学科共同讨论完成,合作共享,一个年级段一份上交各备课组长。
2、一————三年级检查备课本(阅览室借阅的活页备课本,书上有批注和反思,要有学情分析),教科书上有二次备课痕迹,一单元至少有一篇种子课(同年级段同学科共同讨论完成,合作共享,一个年级段一份上交各备课组长。)检查时要打印出来,并在左上角注明:第几单元种子课。
3、综合组备专业课,手写或电子稿(打印出来),一单元一篇种子课。
4、教龄规定:三年内新教师必须手写备课,认真备好详案。
5、兼任音乐、体育、美术、生活与品德、科学等课的语文、数学、英语教
师可以分享专职技能教师电子稿教案,并在教课书中注明教学要点及简单的教学过程。
6、主课跨年级教学的要认真备好每一年级的课,可以采用一个年级详备,一个年级简备的方式。
备注:四——六年级英语由于学科本身特点,要求一单元一份精品导学案,并按“幸福课堂”模式上课,其他课仍然采用常规备课(电子稿上批注加反思);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和数学重在小组建设,让学生逐渐过渡和适应“幸福课堂”的模式,备课方式同英语。
四、备课检查
1、教导处对备课情况按教案是否规范,是否有教学反思,是否超周备课,上交是否及时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各科教案每学期普查3次(期初查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材分析、学期目标;期中和期末分别一次)。
2、教案要求一课时一案,严禁教师无教案上课。
3、备课检查由教导处牵头,分管领导及教研组长、段长共同参与评分(评分办法参照《本学年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考核评价表》)。
教师上课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确保按计划上足课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特制订以下上课管理制度:
1、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教学常规,不准无备课上课,不准随意调课,因外出培训确需调课,在向教导处提交请假申请时写明。
2、提前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教材、备课、教具的到位,衣着穿戴规范大方,注意情绪和心理状态的调节。
3、教师要在每节课前提前侯课,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串岗,不得提早下课,不得随意拖堂(延长5分钟及以上)。(上课2分钟前设预备铃声,广播播放经典诵读内容。)
4、每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分,要按正常的教学计划和适当的教学进度上课,不得随意改变教学内容或科目,要确保按期完成教学任务。
5、课堂上,教师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搞好组织教学,确保学生课堂上的安全。
(2)关爱、尊重学生,不得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文明卫生习惯。
(4)态度温和,不得动辄大喊大叫,训斥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
6、课堂上,教师的言行举止均要堪为学生表率,不得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做与课堂无关的事。
(1)课堂上不得使用通讯工具。
(2)不得坐着讲课(除测验、生病、孕妇外)。
(3)不得随意叫学生出教室为自己拿东西。
7、对于不在本班教室的上课要求:(如体育、音乐、电脑课等)
(1)体育教师不准穿皮鞋、穿裙子。
(2)任课教师必须提前组织所有学生有序地进入上课地点,确保准时上课。
(3)上课期间,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置于自己的监管之下,确保任何学生都不得离开上课地点,认真组织教学,不得放任自由。
(4)下课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排好队,有序地离开课堂。体育课应先集合再下课。
8、教师上课的管理责任:
如因教师的言行过激、管理不善或未尽职责,造成课堂纪律涣散,使学生身体或心理受到伤害,教师承担相应的责任;如造成社会影响恶劣或重大安全事故的将实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票否决制,并承担相关的各种责任。
作业批改制度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与布置作业,并保证作业质量与批改水平。
一、布置作业要求
1、各年级、各学科布置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典型性。
2、布置作业适量,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3、教师不得以多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4、一—~三年级不般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各年级每日包括各学科的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二、批改作业要求
1、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2、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出现的词语错误,学生可以在旁边或页眉、页脚处订正3遍。
3、日记每周至少1篇,命题日记和自由日记相结合,英语老师应鼓励学生每周一篇英语写话。
4、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无漏批、批错现象。不得一页一个勾,至少一大题一批。
5、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对的打“√”号,错的打“?”号,并给予评价,评语要具有激励性,要签批改时间。
6、批改之后要及时讲评,督促学生改正,改正之后的答案,老师要及时批改,符号也要进行修改,在“?”旁,用“√”代替。
7、学生作业本具体要求:作业本保持整洁,书写认真规范。英语三、四年级用铅笔书写,五、六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语文1—3年级用铅笔书写,4—6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订正统一用铅笔,不用修正带(液);数学1—3年级用铅笔书写,4—6年级用黑色水笔书写,订正统一用铅笔,不用修正带(液),4年级数学难题机动,可以用铅笔答题。
8、为提高作文批改的效益,语文教师要将批改重点放在草稿本上。草稿本要对错别字、病句、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批改,并规范使用作文批改符号。根据需要撰写眉批、尾批不少于3处。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草稿。放宽作文正稿的批改要求,只要求有星级,一句话的总评。但是作文中的错别字一定要批改并让学生订正。教导处作业本检查时将同时检查草稿本和作文正稿。
三、作业检查
作业由教导处每学期抽查2次,由教导处牵头,行政和教研组长共同检查、记录打分并及时反馈,作为教师岗位职责年度考核依据。
辅导学生制度
提高潜能生的学业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拔和培育尖子,可以为学校在各项比赛中争取荣誉,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辅差和培优工作。
1、必须热爱潜能生,正确对待潜能生,坚决反对厌恶、排斥、歧视、放弃潜能生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潜能生。
2、必须热情关怀、耐心辅导差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必须在授课、提问、设计练习、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上,照顾潜能生的实际。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潜能生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要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对待潜能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点滴优点和进步,要充分肯定。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和存在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纠正和辅导,引导他们不断改进。
5、要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更上一层楼。在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热情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对优秀生不能过于溺爱和迁就,不能滋长其骄傲情绪。
6、在教学和辅导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重视选拔培训尖子,提高他们参赛能力,为校争光。
7、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有培优补差记录,学期结束上交各教研组长。
教研活动制度
1、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两周组织一次教研组活动(语文组分设低段和高段)
2、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召集并主持活动,做好活动考勤记录,并及时向教导处汇报活动情况。教研组集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做统一要求,但必须与学科教学工作有密切关联,对本学科教学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培训,经常吸收信息,总结交流经验,撰写教学论文,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4、教师教学常规的规范化教育、检查、评比、教学计划的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教学工作总结,各个教学环节都要纳入学期考核。尤其要加强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这三个环节的检查评比。教研组要加强听课的组织与评议。
5、积极开展听课活动,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与评议。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得少于15节。
6、各教研组要组织本组老师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7、期末由教研组长执笔,写出教研总结。
8、培养年轻教师,提高年轻教师的业务素质。
9、教研组长负责好本组的考勤记录,出勤情况纳入教师年终的考核量化成绩中。
10、担任教研组或学校公开课教学的教师,年终考核量化给予适当加分(由教导处出示公开课证明单,校级1分,街道2分,区级3分,市级3分)。
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组织形式:
学校按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分为四大组: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以及研究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环节,主备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撰写适合本班的教案。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反思。课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备课时间:
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时间为:周二上午1、2两节课综合组;周二下午1、2两节课英语组;周四下午1、2两节课数学组;周五下午1、2两节课语文组。
四、注意事项:
1、备课组长要在开学前或在学期结束后,制定好活动计划。
2、备课活动中,各组要做好记录,所有形成资料都要注意收集并保存,完善后交教导处。
3、分管领导要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4、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实行点名制)
教师校内听课制度
课堂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心。教师教学水平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为了推动我校校本教研的进一步开展,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艺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听课制度如下:
一、听课量
1、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2、除教研活动外,由分管领导牵头,教研组长、段长参与对老师进行推门听课,提前1天通知上课教师。
二、听课要求
1、听课前了解研讨课的主题,带着问题做好听课前的准备。
2、听课本着学习的态度,要善于从中吸取别人的优点。
3、明确观察方向,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4、听课过程有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教学过程、板书、简评等,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听课后要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集体听课教研组长要认真组织评议。
5、听课时,听课教师要按时进入教室,听课中不评论,不中途离场(特殊情况例外)。
6、任课教师以本学科为主,鼓励跨学科听课,并注意吸收其他任课教师的长处。
7、青年教师要多听课。
8、电脑室为统一的准的听课教室,各教师要严格按照电脑教室的课时使用安排进入电脑室上课,其他教师可随时听课。
9、听课,原则上应该先自行调好自己的课,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三、听课类型
(一)推门听课制度
为了使进校工作一到三年的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激励他们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导处将组织行政管理人员、教研组长、部分教师进课堂听他们的课,了解常态下的教学情况,及时指出问题,进行指导。
1、教导处以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随堂听课。
2、课后教导处要组织听课教师讨论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二)互助听课制度
教研组内45周岁以上不上公开课,40—45周岁一学年上一次,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教研组的活动都应积极、准时参加,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
1、同年级的研究课同级同学科老师必须参加听课,大组的教研活动试教不少于2次,小组教研活动试教不少于1次,试教时,本组教师都要参与听课评课。
2、听课后必须进行同组内的研讨交流,并由同年级一位老师代表进行主评。其他老师要人人发言,互相取长补短。
3、鼓励同年级老师开展同题异教听课研讨。
4、学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获奖者)建议一学期至少开2节课,给其他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0
第一条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调课、串课、请他人代课,更不允许缺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提前下课,中途不离开课堂,下课不拖堂。不带孩子进教室上课,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严禁在教室内抽烟、酒后上课、上课时接打手机,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第二条 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学案(有条件的可设学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条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第四条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层递性强;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建构知识结构。
第五条 教学内容处理得当。引导学生围绕重点,理解和运用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和体验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抓住关键,揭示重点内容,分散化解难点内容,具体分析对比疑点,着力引导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第六条 教学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问,加强过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要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第七条 灵活合理的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好教学,努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多方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感受、准确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作出决策和选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与总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引导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时,教师要机敏地进行引导;不得在课堂上发脾气,不准讽刺侮辱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和将学生赶出课堂。
第八条 强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发现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反馈给家长或者班主任和学校,上课时要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让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杜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的现象发生,一旦课堂发生事故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以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上报学校教务处同意。
第九条 科学设计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利于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梯度性、思维性,精讲精练,及时矫正巩固。要科学安排学、讲、练的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和完成课堂达标课检测,精心选择布置课后练习题。
第十条 合理选择使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计算机、网络等教学媒体,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注重实效;演示、验证和探究实验教学,要组织有序,操作规范,指导及时,确保安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认真按教材要求完成;提倡师生自制教具,鼓励教师就地取材解决直观教具、标本不足等问题,努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教育,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及学生实践教学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一条 用普通话授课,教学语言规范、流畅、精练、准确、生动、文明、有激情、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第十二条 板书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讲课重点,布局结构合理,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严禁字迹潦草和写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
第十三条 教师在课堂上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举止适度,教态可亲;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真诚关爱,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杜绝发生教学事故;发现学生答问或练习错误要巧于指点、引导,发现学生握笔、写字、坐立姿势不正确等问题应及时纠正;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习惯;体育教师应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第十四条 课型把握得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课型的不同特点的把握:
(一)新授课:新授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复习(或激趣)导入→新知探究→讨论讲解→练习巩固→变式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在以上环节中要注意:复习应为导入服务;新知的探究要设计出能有效引导学生活动的问题;练习巩固要注重基础,围绕新知进行有效训练,要控制难度,能让学生品尝到求知和成功的喜悦。
(二)复习课:复习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专题集成→问题诊断→针对解惑→巩固提升。具体做法是,教师在阶段教学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集成、专题归类和脉络梳理,和学生交流之后,让学生做诊断练习,在批改诊断练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先呈现练习批改主要情况并点评,在讲评诊断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和用法;接着让学生做相应的的巩固练习,使其得到有效提升。
(三)讲评课:作业讲评或试卷讲评课一般应遵循的流程是:教师研读作业或试卷,研透其中内容,了解命题特点;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共性的典型错误,并分析错误生成原因;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课堂上必须要呈现错题统计数据,重点解决学生普遍集中的问题;选编针对性和巩固性练习。切忌不作错题统计,不分轻重,从头讲到脚。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1
1、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针对各项教学活动,制定具体的操作指南,使教师明确执行步骤。
2、定期评估与修订:每年对制度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3、培训与指导: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制度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4、监督与反馈:设立教学监督小组,定期检查教学实施情况,收集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5、激励与奖惩:设立教学优秀奖,表彰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同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适度处罚。
通过以上方案,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2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旨在确保教育质量的稳定提升,通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涵盖了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内容概述:
1、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明确各学科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适宜性。
2、课堂教学管理:规定教师的教课方式,强调课堂互动,鼓励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
3、学生评估与反馈: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促进学生自我改进。
4、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教师持续学习,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家校合作:推动家校沟通,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6、教学资源管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确保教学设施的正常使用,更新教学材料,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3
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每位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实施定期评估:每学期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包括学生学业成绩、教师教学反馈和家长满意度调查。
3、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4、强化家校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表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为学校提供坚实的基础,推动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行为指南,共同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教育环境。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4
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在有序、高效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此制度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细化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校的教育教学竞争力。
内容概述:
1、教学计划与备课:规定教师需提前制定详实的教学计划,并进行充分的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 课堂教学:强调课堂纪律,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互动性,鼓励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参与度。
3、学生评估:设定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4、教学反馈: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5、教师培训与发展: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如研讨会、工作坊,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6、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定期举办家长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15
二码头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旨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清晰的指导和规范,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它通过明确教师职责、学生学习要求以及教学管理流程,营造一个有序、高效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内容概述:
1、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包括备课、授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等方面的规定,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素养。
2、学生学习管理: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行为准则,强调课堂纪律、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教学资源管理:规定教材选用、教具使用、教学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流程,保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4、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公正、全面的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以持续改进教学效果。
5、家校沟通:强调家长参与教育的重要性,制定家校联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